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251章 佛像新概念

第251章 佛像新概念

作者:地摊上的拖鞋 返回目录

假红山玉的事情,张扬能做的,其实也就是问问丁强。


他就是沈洋玲口中的“人脉”。


羊城拍卖会结束的时候,丁强特意发消息跟张扬汇报过一次。


当时他说,他在公司里混得风生水起、左拥右抱。


已经能和那个自以为是的辛总监,正面抗衡一下了。


现在刚好检验下,他是不是真有嘴上说的这么牛。


张扬估计,最多三天时间,佳士得香江秋拍“十七连”流拍的事,就会在拍卖圈子里传个遍。


到时候那些无意中参与了这件事儿的人,比如海外工作室的那几个人,肯定会自觉的封口。


趁现在还没完全传开,提前去打听,还有机会知道真相。


不过沈洋玲的事,在张扬看来只是小事,甚至没有第三天的拍卖会重要。


最后一场拍卖——佛教艺术精品拍卖。


虽然也有佛头、佛手那些一看就很刑的文物,但几件东西无一例外,都在过去十年内,参加过其他场次的拍卖。


换句话说:它们在来佳士得之前,就已经洗白了。


所以最后一天的拍卖,张扬是专程来看热闹、学技术的。


这场也确实和另外几场不一样,有自己的主题,叫【妙相圆明】。


张扬看着邀请函上四个烫金的大字,还有蝇头小楷写着的部分《楞严经》的经文、来解释这四个字的来历。


心里暗道:学到了。


想拍卖会多挣钱,就得像这样,把格调提上去。


像澡堂一样发号牌来拍卖的时代,马上就要过去了。


现代的拍卖会,要让每个竞拍者花钱,花得舒服。


最后一天,张扬也再次回到了熟悉的VIP席。


相比于前天,这次身边多了一个熟人,上次递了名片的胖老哥,兰老板。


看到他,张扬并不意外。


佳士得开佛教艺术精品的专场,就是专门给他这样的富商准备的。


这些有钱人,因为在挣钱的过程中,什么腌臜事都见识过了,所以不知道该信什么。


最后往往选择了门槛最低的宗教。


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兰老板同时还开着一家艺术品公司,所以他来这里,应该还有做兼职,倒腾佛像出去卖的意思。


两人打过招呼过后,就静等着拍卖开始了。


第一件拍品:【北魏皇兴元年(467)铜佛立像】


年代能这么准确,是因为佛像的底座上,刻着“皇兴元年八月十八日,弟子姚景造”的字样。


回到佛像本身,开脸一般、体态一般、纹饰一般、品相一般……


总之是水准很一般的青铜佛像。


看得出来,这个叫姚景的古人,手活儿并不好。


起拍价15万?


张扬觉得,能拍出25万就算多了。


但现场竞价的火热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只用了三分钟,报价就超过了30万,而且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疯了?都疯了!


连张扬身边的兰老板都举了三次牌子。


价格一路飙升到了50万。


张扬心想:至于么?


北魏的佛像虽然被称为“华夏最美佛像”,但更多的应该是指以云冈石窟为首的那些石雕吧。


这件手作佛像,很一般啊!


以北魏对佛像的推崇,这类私铸的佛像,存量不会太小。


无非是在地下还没被人们发现而已。


所以当竞拍结束,以62万的价格成交后,张扬小声采访了一下身边的兰老板:


“这件佛像,到底好在哪儿啊?”


“张大师你不知道吗?”


兰老板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张扬:


“这佛像它笑了啊!”


“笑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哭的佛像吧。”


“北魏、佛像、笑容,这可是【最美东方微笑】……”


兰老板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扬听到关键词,马上想明白了。


这是在卖概念呢!


现场这些竞拍者,毫无疑问都接受了“北魏佛像的笑,是最美的东方微笑”这个概念,并奉之为圭臬。


都最美了,价格高一点也无可厚非吧。


“这戏看的,没点相关的知识还真看不明白。”张扬自嘲道。


还好他很快就找到了规律:


凡是让兰老板激动地连连举牌的宝贝,那肯定就有说法。


比如“唐代最好的造像”,是各类菩萨像;


比如“最值得收藏的唐卡”,是清代的御制缂丝唐卡;


再比如现在这件起拍价1500万的【辽代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坐像】,号称是“最美水月观音像”……


“张大师,帮我看看这件观音像,应该没问题吧?”


兰老板一边报价,一边请张扬帮忙看看。


“如果佳士得的资料是对的,那这就是件传世珍品。”


张扬哑然一笑。


看得出来,兰老板只是单纯的紧张。


拍卖行给出的这件水月观音坐像的资料,证明这是正儿八经的流传有序的文物。


最早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卢芹斋的古董商贩卖出国的。


同时和这件一起出国的、另外一件水月观音像,被纳尔逊博物馆买下,现在成了他们的镇馆之宝。


一尊观音像单独一个展厅的那种。


而“最美水月观音像”的名头,就是这个纳尔逊博物馆宣传出来的。


现在看样子,已经被行内人认可了。


最终3010万的成交价,也对得起这个名头。


但这么高的成交价,并不是这次拍卖会的“标王”。


真正压轴的宝贝,是一件【十四世纪(藏传)鎏金铜嵌银释迦牟尼佛坐像】。


最后的成交价高达五千万。


这次,兰老板都看不懂了,歪着头问张扬:


“这件东西这么值钱吗?元代的佛像,是最珍贵的释迦牟尼像?”


好像不搭上一个“最”字,就不配卖高价。


“从文物价值上看,确实挺珍贵的。”张扬沉声解释道。


这尊释迦牟尼佛坐像,除了鎏金保存状况很好外,最大的特点,是他的长相明明是藏传佛教的风格,身上穿的却是百衲衣。


百衲衣是少部分汉传佛教僧人才会穿的衣服。


这可以算是,元末明初那段时间,汉传佛教文化“反攻”藏传佛教文化的实例。


前后也就十几年时间,像这样品相的元代佛像,肯定很罕见。


“罕见吗?可我手里,就有一件这样的佛像啊!”兰老板疑惑的说道。


“也穿着百衲衣吗?”张扬问。


“是啊,我一直以为是袈裟呢。”


“张大师明天去帮忙看看?”兰老板提议道。


“还等什么明天啊。”张扬催促道:“就今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