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纯血龙族开始不当人 > 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平令

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平令

作者:秋见桃 返回目录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


却还有一句,也在险中丢。


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自古良言难劝,所以国战刚刚出现结束的苗头,便有商队从江南道出发,一路北上,携带着大量精美的苏杭锦绣和精美瓷器出境,边境商贸停滞月余,北莽权贵们不介意出一个略高的价格来满足需求。


走江帮,背靠十大豪阀中惟一残存的卢氏,自从卢升象进军兵部侍郎后,卢家就有了重整旗鼓的迹象,这使得走江帮在南方如鱼得水,就算过了广陵江,也是备受各方尊敬。


卢氏玄字号供奉亲自随行这支多达三百人的队伍,里面有一些外出游历的士子准备去看塞外风光,这是儒家门徒的固定环节,远行万里路。


在路过横水郡的时候,走江帮主去了趟上城区接回一位年纪尚轻的少年,老帮主寄信过来要求照顾,他还算放在心上。


卢氏供奉对此并未发表意见,他是二品剑客,早已周游半座江山,虽说一品神仙近几年有井喷的趋势,但还是极少数,以他的修为境界,走江湖绰绰有余,就算是四品武夫只要不横冲直撞,也很难发生意外。


三百余人的队伍继续出发,半路遇上了一伙云麾军的吃拿卡要,某人一言不发,换成是他,不扒两层皮绝不让走,东西两线都是军队如林,唯有中线这里贸易最昌盛。


“你们下次爱过不过。”


骑兵什长掂量了一下到手的钱袋子,策马带着袍泽离开,这些都是要层层孝敬上去的,云麾军组建四万步骑,朝廷调拨的粮草军械数量足够,但是差了一半应有的军饷,至于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不问可知。


这还是在皇帝关注蓟北大捷的情况下。


队伍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并未因为骑兵的出现陷入异常,走江帮既然敢出镜,又背靠豪阀,自然是有点本事的,不提玄字号供奉,帮主三品战力,帮众一百五十人,有三分之一穿戴着本该属于江南道甲士的铁甲,五十甲士全部配备弓弩。


“传闻在大秦王朝的时候民间私藏铠甲是死罪,更别说这种数目了。”


一名老者骑着马主动靠近某人,身边跟着一个怀中抱剑的中年男子。


“小友的面具为何只遮住上半张脸?”


“因为得吃东西。”江源敷衍着回答,随手翻了一页马背上的武道总录,罗汉金身虚影上的文字缓缓增加,体型一点点拔高。


老者:“……”


此言在理。


老者回头,中年男子聚线传音。


“我只能看出他是一个先天剑胚。”


“这是何意。”


“具体多有天赋看不出来,怪事。”


“一品?”


“只要他握住剑并且甘愿,很可能境界随意。”


“剑道真是玄妙啊。”


“不,单单他很奇怪而已。”


在宗门里被同辈视为闷葫芦的中年男子只在老者面前展示出了充足的耐心。


像是察觉到了对方的冷淡,老者思考半晌,远远见着书册上面的小人姿势,随即恍然大悟。


“小友,老夫这里有一本红袖招,传闻是那天下第十韩生宣的功夫秘籍,大内上乘武学,老夫今日见你有缘,与其蒙尘,不如相赠。”


中年男子面色如常,红袖招是圣地紫禁山庄的根本法门之一,炼成指玄秘术后,千万红线出似袖,最擅长切断天人感应,二十年前春秋一统,北凉王马踏江湖,紫禁山庄也就不复存在了,功夫秘籍一半进入听潮阁,一半存入皇宫大内,这本红袖招是唯有宦官能修炼。


江源当着两人的面,将这本古籍吃掉,只留下空无一字的封面。


老者:“……”


好胃口。


中年男子:“……”


果真奇怪。


“我非天象境。”江源平静道。


老者笑容略显尴尬,秘籍上有少许县令气运,本质算是馈赠,可高手拿到未免泄露“天机”。


“你是天象境。”江源又说道。


中年男子拔剑过半,结果却被老者伸手压了下去。


北莽五大宗门之一,棋剑乐府。


老者是大府主太平令。


中年男子本名孙少朴,剑府府主剑气近,因为太平令说北莽无剑,特意将名字改成了青黄不接的黄青。


这个宗门稍显奇特,以天下公认的621个词牌名命名,换而言之棋剑乐府最多621人,其中以六个词牌名最为珍贵,两者都是其中之一,这一代寒姑成为了北莽太子妃,而拓跋菩萨的长子拓跋气韵拿到了卜算子。


“小友这是何意。”太平令不解。


江源懒得回答这个问题,他出城后就在等劫衰的围杀,但现在看来与两人无关,太平令马上就要成为北莽帝师,不过未成之前,头颅不值钱,至于北莽和离阳或许会因此爆发真正的国战,他不仅没打算阻止,其实还想推波助澜。


“我教他一剑,你给一份儒道要义。”


一直不苟言笑的男子破天荒有些笑意。


太平令咋舌,整个北莽谁敢说教黄青一剑,纵然是那李淳罡,邓太阿也只是剑道剑术更高而已,根本立意却无高低。


江源用指甲在红袖招秘籍封面上划出一道白痕,又用牛尾刀斩去一角。


“剑主剑侍一念之差,第一位握剑之人又为何握剑,不过如此而已。”


黄青松开抱剑之手,抬起接住。


“怎么用。”


“快死的时候就知道了。”


另一边,太平令从随身包裹里取出了一本自己人生当中第一次抄写的儒家经典《论语》,与那张封面一样都是靠悟性才能有所收获。


一笔暂时看不出盈损的买卖很快完成。


三人继续骑马混在队伍里。


“小友为何配刀不配剑。”


“不想。”


太平令有些沉默,这家伙还真是难以沟通,但好像有句句在理。


黄青高高举起封面纸片,对着太阳依旧看不出什么,他承认某人的用剑天赋最起码远远超过自己,所以里面应该真有玄妙……吧。


江源骑在马背上左右翻书,在原世界线未来,徽山的轩辕敬城读书读出了一个陆地神仙,虽然因为儒家气运基本都在存世八百年的张扶摇那里,导致后世儒圣往往转瞬即逝,但不可否认这一条道途的奇异之处。


另外,西楚复国和太平令北上都比预计早了数年,这点值得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