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二十三节 看着……可好?

第二十三节 看着……可好?

作者:晨风天堂 返回目录

汴京城内外,皇庄不知道多少人被砍了脑袋,他们是太监,不用开封府、大理寺去审,宫内自审,砍了也就砍了。


宫内听闻也是血流成河。


蔡京兄弟家被封了,有禁军开始在简王府外巡逻……


这所有的事情,都是酒楼内聊天的话题。


唯有一人,不同。


曹昙一边在整理着梁莘给她讲的故事,一边思考着汴京城发生的这些事情。


她有一种感觉。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只手在操控着。


曹昙正思考着,女使灵儿来到她身边:“姑娘,有宫里的太监来送信。”


“宫里的?”


“确实是宫里的,服色、腰牌都没错。”


曹昙放下笔往外院走去。


来的就是梁忠,确定面前的就是曹昙之后,双手将信捧上,然后施礼,离开,什么也没说。


曹昙接过信,打开。


快速的读了一遍后,曹昙说道:“灵儿,叫二管家带着懂炭行的人出门,去接管一些店铺,告诉他们别穿曹家的衣服,马车上也把曹家的印记取掉,到了铺子,有宫里赵有福公公安排人的等候。”


“是,这就去。”灵儿小跑着去安排了。


曹昙把信烧掉,心中默默的在想,自己才对梁莘提及,汴京城炭铺有三家大商,今天蔡氏兄弟名下的铺子,简王府宠妾弟弟的铺面易手。那么整个汴京城,除了极少数穷苦街巷的几间不起眼的小炭铺之外,整个汴京城的炭铺,都在手。


梁莘!


曹昙此时认定了,汴京城内发生的这一切,幕后那只手,不是梁莘就是他爹梁师成。


够狠。


至于说到同情。


蔡家兄弟什么货色,曹昙提不起半点同情来。


至于简王……


曹昙是曹家人,曹家是出过皇后的。


赵家那些事,她懂。


竞争皇位失败的人,现在是数着日子过活,多活一天都是攒来的。


所以曹昙对简王的未来,已经看透。


无非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罢了。


次日,巳时初。


两个穿着便装的年轻人,悄悄的进了蔡家兄弟的府内。


赵佶、梁莘。


昨晚上一夜都在忙的梁忠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进蔡京府门之后,赵佶示意禁宫侍卫们退到远处,小声对梁莘说道:“昨晚上,大娘娘见到朱太妃,赵有福安排人去打探消息,大娘娘减了朱太妃的日常用度,申斥了简王不守本份,你怎么看?”


梁莘回答:“接下来,大娘娘若是召你训话,必是严厉的告诉你,要兄弟相亲,私底下却是会希望你整治简王,这件事情不会外传,大娘娘也不希望朝臣们参与,宫内的事情,让我爹去为你操心,而你面对朱太妃,四个字:奉礼尤谨。”


赵佶看了梁莘一眼:“说简单点。”


“谨慎掌握尺度与距离,莫让大娘娘不高兴。”


赵佶:“下次别绕文,说简单多好。不过,大娘娘为什么会不高兴?”


梁莘还真不知道怎么说了。


向太后选赵佶当皇帝,就是害怕选了简王,朱太妃地位再次提升,要知道先帝就是朱太妃的亲生儿子,但朱太妃却一直没得到太后的尊号。


这宫内的事情,相当复杂。


人心,也是相当的险恶。


梁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讲,在不触及宫内的情况下,还要让赵佶能够听懂。


还好,就在这时,见到梁莘到了,梁忠小跑着,捧着一只画卷就迎了上来。


看梁忠跑到近处,梁莘赶紧岔开了刚才的话题,问:


“这是发现什么了?”


“小的看不懂,但藏的很深。”


梁莘吩咐:“打开看看。”


这东西,其实是赵有福准备的,还是从宫里偷出来的,并且篡改了宫内的记录文书,若是被查出来,他可以推给那死掉的几个太监,说是他们偷的,卖给了蔡氏兄弟。


一打开,赵佶的眼神都变了。


“这,这,这是吴带当风。”


梁莘顺嘴接了一句:“从下到上,一笔画成。”


“错,是从上到下,一笔画成。让我好好看看,好好看看。”赵佶爱死这副画了,他要认真研究一下,是真迹,还是后人仿的。


梁莘在旁开始垫砖头:“赵乙,主君,我们父子有好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这家伙有好东西偷偷藏起来,不让你知道。是准备自己收藏,还是献给谁呢?”


赵佶脸皮抽了抽。


从那天米芾说蔡氏兄弟书画当世第一与第二,他就恨的牙根疼。


这会,让梁莘这么一说,再看这副越看越象是真迹的吴道子,蔡氏兄弟应该被乱杖打死。


此时,赵佶眼中就只有这副画了,刚才他问过梁莘什么,也忘记的一干二净。


梁莘给梁忠打眼色。


梁忠明白,小跑着去安排了。


没一会功夫,梁忠回来了,乖巧的站在梁莘旁边。


赵佶这边呢,终于研究明白了,用力的拍着桌子:“真迹,这是真迹。竟然被藏在这里,可恶,可恨。”


梁莘扶着赵佶:“这边。”


门外,此时跪了半院子的人。


梁莘指着其中一个红衣女子说道:“这是江南被贬的官员家眷,依规则应该入教坊,或是营中,为什么会在他家里呢,诗画双绝的一位女子。”


“还有那个粉衣的……”


赵佶脸越发的黑了。


梁莘介绍完,补了一句:“要不,宫内需要增加点宫女的,挺合适。”


赵佶脸上瞬间出现一丝喜色。


就凭赵佶这反应,梁莘不用等赵佶开口:“梁忠,还不立即去干活。”


梁忠招呼着一群小太监,让所有跪着的人起来,带着往外走。


赵佶这才小声说:“第四个,第六个,恩,第十一个……”梁莘面带笑意的示意梁忠听话办事。


人走空了,梁莘开始把赵佶往内院引:“好多书画,也不知真假,鉴赏鉴赏?”


“速去。”


赵有福的梁师成躲在很远的地方偷偷观察着。


看皇帝的反应,两人也是窃喜。


梁师成小声对赵有福说:“炭铺之事,每年三千贯给兄喝茶,再拿一千五百贯给小的们打赏。”


“好说,好说。”赵有福乐呵呵的应下。


至于大宅的原主人蔡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