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 第187章:最后决战!苏曳致命一击!

第187章:最后决战!苏曳致命一击!

作者:沉默的糕点 返回目录

皇帝听闻之后,顿时大喜。


这些年,他也隐隐听到传闻,说他什么旦旦而伐,身体早已经亏空,再也不得子嗣了。


当然没有人敢明着这么说,但是在暗地里,传什么的都有。


皇帝的心理压力也一直很大。


而且自从懿贵妃和丽妃诞下一子一女之后,后宫内再也没有消息了。


如今终于传来好消息了。


证明他这个皇帝雄风依旧。


果然是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来啊。


洋夷那边,马上就要退兵了。


淮安那边,捻匪久攻不下。


江北大营虽然不能动,但是江苏布政使王有龄,却已经召集了几千兵马,准备开赴淮安了。


此人虽然只是布政使,上头有巡抚,但是做事果断,上头有两江总督何桂清的支持,所以已经掌管了江苏大权。


而江苏巡抚赵德辙,基本上不太管事,也不挡他的路。


所以淮安之围马上就要解了,漕运也很快会恢复。


刹那间,压在皇帝头上的泰山,仿佛彻底松懈了。


顿时,皇帝放下御笔,朝着后宫走去。


莲嫔此时满心复杂。


那一天晚上,她满心愤慨,加上喝醉酒的原因,胆大包天,做了那事情。


过后想想,就仿佛一场梦一般。


如今,真的怀有身孕了。


她脑子里面顿时响起了苏曳的话。


你不怀孕,还不会有危险。一旦怀孕了,倒是真的会面临各种风险了。


皇后已经亲自来看过她了,也表现出了雀跃之情,不似作伪。


懿贵妃也来探望过她了,态度很亲热,但是却让莲嫔心中忐忑。


很快皇帝来了。


“好样的,好样啊……”皇帝大喜道:“你是有功之臣。”


看到皇帝这笑容满面的脸,莲嫔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面总是想起当时的那一幕。


皇帝朝他怒吼他,你活该。


打死那个贱婢。


甚至那扭曲的面孔,她得记得清清楚楚。


脑子里面百转千折,莲嫔立刻换上笑容,捂住了肚子。


为母则刚。


现在苏曳那边自身难保了,她唯有靠自己了。


孩子,为了伱,额涅也要厉害起来。


…………………………


与此同时,九江。


小太监桂儿道:“少爷,我和您的关系,原本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就算知道了,其实在宫内也没有传出什么巨大的风波。”


接着,桂儿陷入了思考,继续道:“但是懿贵妃那段时间,好像感受到危险。”


“接下来,就完全是桂儿自己的猜测了。”


苏曳道:“你说。”


桂儿道:“现在懿贵妃经常代皇上批阅奏折,风头很劲,甚至有些事情,都帮皇上拿主意了。肃顺非常敌视,甚至屡次跟皇上说,懿贵妃只怕以后会成为祸害,希望皇上慎重。”


“但是皇上那边情绪很复杂,他对肃顺非常器重,言听计从。但是对懿贵妃,也是又爱又恨,却也没有什么动静。”


“现在朝廷和主子您不对付,懿贵妃心中非常忐忑不安,唯恐她和您的关系被人揭开,给她带来祸事。”


“而肃顺和杜翰那边,已经查到我曾经是您的书童。所以他们大概想要借机攻击懿贵妃,但是又投鼠忌器,不敢真的下手。”


他们当然不敢。


你敢攻击懿贵妃和苏曳曾经有私情?


那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术。


苏曳道:“皇帝这次把你和增禄一起派来,显然是知道了你和我的关系了,这是谁说的?”


桂儿沉默了一会儿道:“这是懿贵妃主动向皇帝说的。”


“说我当时被乞丐抓走,行了阉腐之术,咱家想要巴结宫中的生意,所以把我送入宫中做了太监,跟在了懿贵妃的身边。”桂儿道:“尽管当时皇上不知道,但懿贵妃担心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更被动,所以主动向皇帝坦白了,然后就把我调开了,安德海成为了她的心腹太监。”


然后,皇帝觉得增禄的分量不够,也把桂儿推出来了。


当时太平军说要无差别攻击清廷的钦差,所以派这两人来,很大程度上是送死。


所以,桂儿心中的失落和难受,可想而知。


在他心中,苏曳第一,懿贵妃第二,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


结果,却落到这般田地。


苏曳揉了揉他脑袋道:“这样也好,你就别回去了,留在这里帮我做事。”


桂儿顿时大喜。


在他心中,只有呆在苏曳身边,那才是家。


接着,他又道:“可是,我不是呆在宫中,对主子的用处最大吗?”


苏曳道:“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杀回京城,届时你就是宫里排名有数的大太监了。”


……………………


苏曳设宴款待增禄。


“苏曳阿哥,啥也别说了,您要是看得起咱,从今以后咱们就是卖过命的兄弟。”增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淮安大战,他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想明白。


但是他知道一点,苏曳没有选择牺牲他洗白自己。


他区区一个太监,一个被皇帝厌弃的太监,明明没有价值的,但苏曳依旧保了他的性命。


这就是最大的情意。


皇上那边没有情意,但苏曳阿哥却有。


苏曳道:“老兄,这趟回去,打算怎么着?”


增禄道:“阿哥,咱没什么见识,但是见的多了,也听得多了。现在真的为您担心,眼下这一关您真的很难过。”


“皇上那边是最没有耐心的,只要洋夷一退兵,他就会对您动手了。”


“届时,您怎么办?”


“一旦抗旨不遵,那就是逆臣了。”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老兄放心。哪怕最差的事情发生,我也能保住权力不失。”


增禄道:“阿哥,您要是有动作,马上就要动手。根据我的推测,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的事情了,洋夷就会退兵了。”


“至于我增禄。”


增禄沉默了一会儿道:“我被皇帝厌弃了,这一次回去,不知道会安排什么差事,或许会被踢到犄角旮旯去了,但是也不打紧,咱在宫里徒子徒孙很多,耳目众多,至少能够为阿哥打探消息,关键时刻,要办个事情,也未必做不到。”


苏曳没有说话,就只是敬了一杯酒。


…………………………


南昌!


朝廷密使果然如同预料的那样来了。


“胡大人,朝廷派我来,就是想要向您打听一下,江西巡抚苏曳作为如何啊?”


胡林翼道:“好得很啊,整个江西上下,提起巡抚大人,没有不敬佩的。”


朝廷密使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朝廷密使道:“如果朝廷对苏曳大人另有重用,要调走他。胡林翼大人能不能顶上来,能不能控制住赣镇绿营,能不能稳住江西不乱?”


在朝廷看来,失去了朝廷作为靠山,苏曳根本就不是胡林翼的对手了。


苏曳才有多少军队?


胡林翼手中,可是有两万湘军。


只要胡林翼愿意,朝廷罢免苏曳之后,胡林翼瞬间就能掌握局面。


苏曳就算想要挣扎,在胡林翼的两万大军下,也起不了什么风浪。


换成其他时候,胡林翼会非常心动,甚至迫不及待。


把苏曳赶走,他接任江西巡抚,湘军掌控整个江西,岂不美哉。


但是,他提前和曾国藩、甚至骆秉章等湘军大佬,都已经提前通气了。


冷眼旁观。


中立!


赶走了苏曳,湘军固然掌握了江西。


但是曾国藩有一些话没有明说,苏曳和朝廷中枢之间的抗争,某种意义上,获利者不仅仅是他自己。


另有更大的受益者,就是他们湘军。


一旦苏曳成功了,那湘军控制的几个省份,也能更加脱离朝廷中枢的掌控了。


这不是曾国藩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吗?


所以,苏曳不是为了自己战斗,甚至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湘军而战斗啊。


想通了这个大利益后。


整个湘军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朝廷密使道:“胡大人,我问您话呢。”


胡林翼做了最后的思考,然后缓缓道:“胡某没有这个本事,江西离不开苏曳大人,胡某这个布政使都做的战战兢兢,巡抚之位,不敢奢望。”


朝廷密使脸色微微一变道:“胡大人,这是十万火急的时候,没有功夫都圈子,也没有功夫说一些虚伪之话。”


胡林翼一字一句道:“我没有虚言,胡某才低德浅,不堪重任。”


朝廷密使冷道:“胡大人,那我可就把这句话回报朝廷了。”


胡林翼道:“当然。”


………………………………


同样在武昌。


曾国藩也迎接了朝廷的密使。


“天使要问我,那曾某就实话实说。”曾国藩道:“苏曳这个江西巡抚,看似不管事,只盯着他九江的那些工厂。但江西恢复得很好,很有无为而治的味道。虽然我和他关系不睦,但是我觉得他做的不错。”


朝廷密使道:“曾大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朝廷如果对苏曳另有重用,胡林翼担任江西巡抚,可还合适?”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诱饵了。


让胡林翼上位,换取曾国藩支持罢免苏曳。


朝廷罢免苏曳,还需要曾国藩的同意吗?


明面上不需要。


但是暗地里,需要。


因为朝廷担心,苏曳万一抗旨不尊,狗急跳墙,他手中可是有兵的。


虽然不多,仅仅只有几千人。


但是战斗力很强。


真到了最坏的局面,需要曾国藩的湘军进行威逼。


甚至,不需要真的开打。


只需要曾国藩和胡林翼,把湘军调到九江附近,就可以镇压态势。


就可以避免苏曳狗急跳墙。


曾国藩淡淡道:“我指挥不了胡林翼,这要问他自己。”


朝廷密使道:“万一,九江生了一些乱子,比如发生了哗变之事,曾大人可有义务出兵弹压的。”


曾国藩声音转冷,道:“九江不会生乱,更加不会出现什么哗变之事。”


朝廷密使道:“韦俊是发逆降将,手中可是有兵的,万一他出现哗变,曾大人可会出兵镇压?”


朝廷密使当然不能说苏曳的军队要哗变之类的话。


在朝廷看来,就算要哗变,也肯定是以降将韦俊哗变的名义,把九江变成独立王国,用发逆军队的名义,苏曳继续掌握九江。


这是杜翰推断出来最坏的局面。


他觉得,苏曳肯定不会公开造反,甚至不会公开抗旨。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韦俊哗变,让九江易帜。


而这个时候,曾国藩的湘军南北夹击,轻而易举可以拿下。


曾国藩一字一句道:“就算发逆降将韦俊哗变,那苏曳作为江西巡抚,也能镇压,用不着我湖北出兵。”


朝廷密使还要再说话。


曾国藩道:“好了,言尽于此。另外请转告杜翰大人,转告肃顺大人,他们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


然后,曾国藩直接端茶送客。


密使心中大恨。


之前湘军巴结肃中堂,巴结杜翰大人,何等迫切。


屡次送上巨额贿赂。


现在如今,竟然抖起来。


就单纯这一点,湘军也应该感激苏曳,若不是他顶在前面,湘军哪有这等好日子?


所以,曾国藩打仗本事不论,政治眼光是极高的。


这个时候,立刻有极高的默契,本能地同枝连气,不会在背后拆台。


…………………………


朝廷密使在胡林翼和曾国藩那边碰了钉子。


但是在江南大营这边,却得到巨大的收获。


两江总督何桂清、江南大营主帅和春表示,一定会服从朝廷的旨意。


朝廷密使道:“现在看来,王世清的新军还是没有脱离苏曳的掌控。苏曳在九江没有多少军队,不足为惧。唯独王世清这三千新军是心腹大患。”


“朝廷罢免苏曳的时候,你们的责任只有一个,阻止王世清新军返回九江。”


“不需要打赢,更不需要你们歼灭,只要阻止他回九江为苏曳所用,就算你们立了大功。”


江南大营主帅和春道:“这件事情,应该江北大营托明阿来做吧。”


朝廷密使道:“托明阿那边,也有他的职责。你们江南江北两个大营联手,将王世清新军困在扬州,应该轻而易举。”


“苏曳新军战斗力虽强,但是在长江航道上,再强的战斗力也发挥不出来。你们的水师力量,应该远超苏曳新军。”


“现在朝廷需要你们一个肯定的答复,能不能做?”


江南大营主帅和春朝着两江总督何桂清望去一眼。


两江总督何桂清道:“苏曳行径,嚣张跋扈,不是逆臣,甚似逆臣,我等完全赞同朝廷的英明决策和。”


“如果苏曳狗急跳墙,江苏的军队,江南大营的军队,九华山大营的军队,一定为朝廷镇压之。”


江南大营主帅和春道:“请回京禀报皇上,关键时刻,我江南大营也定为国分忧!”


…………………………


至于江北大营托明阿,当然又迎来了朝廷的密使。


这次的言语,就非常直白了。


朝廷罢免苏曳时刻,需要你江北大营的军队盯着王世清新军,绝对不能他回九江。


一旦他们打算回九江,那不惜用军事手段镇压。


托明阿当然唯唯诺诺答应。


但是他的内心,已经比任何时候都惶恐了。


他感觉到苏曳和朝廷斗法,最有可能被挤死的那个人,就是自己啊。


反正,他这边也答应,那边也答应。


真到了关键时刻。


他一怂到底就是了。


我努力过了,但没有挡住王世清,又有什么办法?


…………………………


六合城内!


王天扬一天问几遍,道:“总兵大人,大帅那边有命令过来了?有说什么时候让我们回九江吗?”


王世清摇头道:“没有!”


此时王世清的心中,受到了巨大无比的煎熬。


一边,他效忠苏曳。


另一边,他也做不到和朝廷翻脸。


而苏曳一直照顾他的情绪,上一次没有让钦使和他见面,没有让王世清公开抗旨。


这一点,王世清非常感激。


但是,整个新军上下,都能感受到这股山雨欲来的气氛了。


所以,很多人都来说,想要赶回九江。


保卫大帅,保卫九江。


终于,苏曳的密使林厉来了。


王世清颤抖道:“是不是大帅有命令,让我们回九江?”


林厉冷冷道:“王世清,有些话,我说得直接一些,你别生气。我知道你一定会服从大帅的命令,但是也绝对不愿意和朝廷翻脸,你觉得皇帝对你有恩。”


“你最怕的事情,就是大帅让你率军回九江。等到朝廷罢免大帅的旨意一来,新军哗变,你王世清该何去何从。”


“到时候,你只怕是只有辞去所有官职一条路。因为你既不愿意违抗大帅,也不愿意违抗朝廷命令。”


“甚至万般无奈之下,你王世清只能选择自尽。”


“你放心,我不会说你愚忠之类的话。”


“大帅让我转告你一句话,你担心的局面不会发生。”


“新军不必返回九江。”


“皇帝不会考虑你王世清的心境,随口两句就会逼死你,但大帅不会。”


然后,林厉直接转身离开。


带着他的教化官,再一次深入新军内部,做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工作。


………………………………


九江!


沈葆桢道:“大帅,曾国藩来信,胡林翼来信。”


“朝廷密使都已经拜访过他们了,相信也去了江北大营,江南大营,江苏巡抚,甚至安徽巡抚,浙江巡抚那边也派人去了。”


“这是要唱十面埋伏,要对我们布下天罗地网啊。”


“不过,这张网关键只有四个地方,江北大营,江南大营,曾国藩,胡林翼。”


“江北大营托明阿,唯唯诺诺。唯一会响应朝廷的,只有江南大营和两江总督何桂清。”


“现在我们要发动最后一击吗?”


是啊?现在要发动吗?


一旦发动,那就是决战。


但是,现在其实决战的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


首先,巴厦礼还没有带着武装船队回来,苏曳水师太弱,掌控不了长江航道。


其次!


天京那边,条件也不成熟。


一旦苏曳发动最后攻击。


那就是有进无退了,就再无挽回了。


可是不发动的话,皇帝那边耐心耗尽了,只要洋人一退兵,他就会立刻下旨罢免苏曳。


届时,苏曳是抗旨?


还是如何?


所以,一定要在皇帝下旨之前发动最后攻击。


上一次利用捻军攻打淮安,勉强还有一些控制力。


而这一次一旦发动,那整个局势会演变得很大,稍稍一不小心,就会变形。


就会失控。


李岐道:“大人,洪大人来报,十万火急!”


苏曳道:“进!”


片刻后。


洪人离进入道:“天京那边,不顺利。”


“林启荣、曾天养愿意配合我们的计划。但是陈玉成,李秀成不屑,一力主张攻打皖北。林绍章犹豫,洪仁达,洪仁发两兄弟收受我们巨额贿赂后,愿意推动。”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阻碍在石达开!”


苏曳皱眉,石达开这个时候跳出来。


洪人离道:“石达开同意展开军事行动,但是他不同意林启荣和曾天养主导这次行动,他要自己作为主帅,主导这一次的行动。”


苏曳道:“明白了,石达开在天京被林启荣、曾天养、陈玉成、李秀成等人联手压制,感觉到不妙了,依旧想要出走了,想要借机拿到东征大权。”


洪人离道:“现在局面就僵在那里了,天京近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唯独主帅定不下来,林启荣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拿不下这个主帅之位。”


“林启荣和曾天养做不了东征主帅,那接下来的局面,我们就很难控制。”


“若不让石达开做这个东征主帅,那我们的行动,就无法开展,无法完成这致命一击!”


苏曳闭上眼睛。


一切和计划中,不太一样。


时机也不成熟。


但,时间不等人了。


不过,让石达开做这个东征主帅,或许更好。至于陈玉成和李秀成要去打皖北?那更好!


能够让苏曳这一招绝杀,更加完美。


只不过,到时候只怕会假戏真做,付出的代价也要大许多。


足足思考了好一会儿,苏曳道:“行,就让给石达开吧。”


“我们,顺水推舟!”


洪人离道:“意思就是,开战行动?”


“最后一击,开启?”


苏曳道:“对!”


他忍不住一声叹息,虽然用巨大的利益勾住了洪仁达,洪仁发,并且和林启荣、曾天养是盟友。


但苏曳对天京决策层的影响力,还是有限。


但,完全够了!


“是!”洪人离立刻出发,再一次离开九江,前往天京!


………………………………


几日之后!


天京内部的斗争,到了白日化的地步。


陈玉成,李秀成坚决主张,应该收复皖北。


这二人是新贵,手中军队不多,而皖北有很多捻军,他们主张攻打皖北,一是为了解天京之围,二是为了收服捻军为自己所用,壮大自己的实力。


林启荣、曾天养坚决应该东征,先打江南大营,然后破常州,打苏州,这片区域最富裕,收获最大。


而此时的石达开,也坚决认为应该东征,目标苏南和浙江。


双方争夺这个东征主帅,热火朝天。


谁也不退让,双方又势均力敌,天王洪秀全也举棋不定。


然而……


忽然有一天。


林启荣和曾天养,直接退让。


同意东征,也同意让石达开作为东征主帅。


陈玉成和李秀成,收复皖北的战略,也得到了全面的支持!


原本争斗不已的天京高层,瞬间完成了一致!


军队,早已经集结完毕了。


就等着天京高层内部的斗争结束。


次日!


石达开率领大军,猛地从天京杀出,扑向了江南大营。


号称十万大军!


陈玉成,李秀成率领几万大军,渡江北上。


杀向安徽!


顿时间,天崩地裂!


几日之后!


太平军再一次攻破江南大营。朝廷耗费无数银子,再一次组建起来的江南大营,再一次被攻破。


和春兵败!


而这一次,太平军就没有适可而止了。


一路追杀!


和春退入九华山大营。


很快,九华山大营被攻破。


和春退入丹阳城。


很快,丹阳城破。


太平军势如破竹。


江南大营主帅和春再也支撑不住,他率领残军和和两江总督何桂清合兵,逃亡常州。


石达开率领大军,也没有停留,直接杀向了常州!


几万大军,将常州包围得水泄不通。


两江总督何桂清、江南大营主帅和春,瑟瑟发抖!


一旦攻破常州,接下来苏州就不保。


苏州一旦不保。


那上海就危险。


清廷的财税核心,就在这几个城市。


一旦被太平军攻破,整个财政就会崩溃。


而陈玉成和李秀成,在皖北打得更狠,更凶猛。


连战连捷,清廷在安徽的州府,纷纷沦陷。


捻军纷纷归附,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军队,越打越多。


这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整整沉寂了一两年的南方战场。


瞬间炸开!


苏曳这一招打出去,真就叫亢龙无悔。


因为,接下来局势会演变到何等地步,就要完全看他的本事了。


而在这个时候!


好消息传来。


巴厦礼带着船队回来了,还雇佣了一支以武装商船为名义的小型舰队。


至此!


长江航道,落入苏曳手中。


…………………………………………


注:第二更送上,月票榜最终在52名,但依旧感谢大家,叩谢!


下一个月继续努力,十二点之后,大家记得把保底月票投给我好吗?拜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