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 第242章:调情慈安太后!屠杀海参崴!(盟主懵懂半生贺)

第242章:调情慈安太后!屠杀海参崴!(盟主懵懂半生贺)

作者:沉默的糕点 返回目录

(天天审核,我去修改。恭喜懵懂半生成为本书新盟主,谢谢您呀.)


面对这样的天下大乱,实在是人力无法阻止的。


而且历史上就是这种级别的大乱,而且足足延宕了好几年。


历史上这几年光造反的捻军,就足足几十万人,蔓延几省范围,还真多亏了僧格林沁统率几省之兵,用了两三年时间,击溃了十几万,收服了十几万。


当然,他最终也死在了剿捻的战场之上。


只不过相较于历史,眼下的这个局面更加复杂多变。


首先是多了俄国人这个最大的强敌。


另外就是因为中枢的变局和对立,致使拥有强大武力的湘军进入了旁观状态。


这段时间,六百里加急战报简直没有停过。


一个接着一个进入宫中。


整個皇宫,整个中枢,甚至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剧烈的动荡和惶恐。


这个局面,竟然是比发逆最强盛的时候,还要风雨飘摇。


几乎是短短时间内,半个国家都陷入了战乱了动荡之中。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一个个信使入宫,让人都麻木了,而且是惶恐地麻木。


很多人甚至有一种感觉,这……这大清是要亡了吗?


不过,另外一个重量级的噩耗还没有传来。


西北大乱。


这才是关乎中华民族的一个巨大危机。


但是这个遍地烽火的状态,已经足够把整个京城的人彻底吓蒙了。


于是,很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苏曳。


这天下局势,怎么崩坏得这么快啊?


去年先帝驾崩的时候,局面还好好的啊。


怎么忽然就崩坏了?


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江苏的军队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了?


这些发逆,这些捻军怎么忽然之间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攻陷了一个又一个州府?


是不是因为苏曳中枢的改革?


你的军事改革搞得人心惶惶,地方八旗,地方绿营也无心作战,天天都担心自己会被裁撤,如何有战斗力?


而且你裁掉八旗,就是动摇大清的根本。


江山根基动摇了,列祖列宗震怒,所以报应来了。


天下才瞬间陷入了动荡不安。


“苏曳裁掉八旗,就是动了我大清的龙脉,所以天下才瞬间大乱的。”


“要不然,早不乱,晚不乱,偏偏这个时候乱了。”


“大清这是要完啊。”


“有了苏曳这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大清这是要完了啊。”


一时间,舆论纷纷。


这都已经不需要传谣了,很多人本能他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成也迷信,毁也迷信。


当时苏曳死而复生是祥瑞,天降文武双曲星,匡扶大清朝来了。


很多人深信不疑。


现在苏曳裁撤八旗,动了大清的龙脉根基,所以天下大乱,大清危亡。


很多人依旧深信不疑。


………


“荒谬,可笑!”左宗棠冷笑道:“这天下大乱和苏相改革有什么关系?”


“这明明是英法联军攻破京城,先帝北逃,中枢权威受到巨大损害的后遗症。”


左宗棠说到根子上了,当然内在的原因更加复杂一些。而且这个后遗症新名词,还是从苏曳这边学取代。


清廷遭遇了大败,而且需要向列强进行大额的赔款,所以增强了横征暴敛。


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天下大乱。


就算没有苏曳,天下依旧会陷入大乱。


但其他人不看如果,他们只会做简单的推导。


诿过于人,也算是传统了。


田雨公道:“若不是大帅的九江经济实验区,若不是大帅和洋人的关系,朝廷的财政更加不堪,百姓只会被收刮得更厉害。”


崇恩道:“先帝驾崩,苏曳进入中枢,我们都觉得是接了一个烂摊子,但是究竟有多烂,当时看不出来。甚至我们当时还奇怪呢,先帝驾崩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天下有多么崩坏啊,现在算是看得清清楚楚了。”


咸丰皇帝死的时候,看上去确实还行。


捻军虽然依旧横行,但没有攻州掠府,发逆也好像被湘军死死压住,当时发逆的地盘几乎算是历史最小的时候。


发逆西征军赖文光部,也没有这么势大。


经过了一年的发酵之后,天下局势瞬间爆开了。


“曾国藩该杀。”田雨公嘶哑道:“若不是他松开了对发逆的压制,何至于如此崩坏?如果湘军依旧死死把发逆按在安庆,整个苏南何至于沦陷?”


“这滔天的洪水,就是他曾国藩放出来的。”


这某种程度上,也是田雨公的一叶障目。


历史上,湘军已经攻下安庆了,但是依旧天下大乱。


太平军和捻军依旧合流,依旧横扫了千里江山。


但是有一点能肯定,湘军的放纵,让这一切提前引爆了。


“但现在,朝廷中枢所有人都把这个责任推在苏相身上了。”田雨公道:“这种声音不仅在朝廷中枢,甚至在民间也这么认为。”


左宗棠道:“我现在终于知道,苏相为何在几个月前,当机立断推行军事改革,裁撤八旗了。真的就只有几个月的窗口期啊。”


可不是吗?


错过了这几个月的窗口期,接下来再想要裁撤八旗,至少要好几年后了。


到那个时候,才是千难万难。


“苏相,太后娘娘召见。”外面又传来了安德海的声音。


……………………


三希堂内。


叶赫那拉氏拿着手中的六百里加急,不断颤抖。


整整两份。


“樊城沦陷。”


“亳州沦陷。”


紧接着,外面又传来声音。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听到这个声音,叶赫那拉氏脸色煞白,他终于体会到当时咸丰皇帝的惶恐了。


片刻后,信使冲入了进来。


“启禀太后娘娘,黑龙江将军府急报,俄国军队开始攻打瑷珲城,请求朝廷派兵援救。”


其实,对于朝廷中枢而言。


另外一个最大的坏消息还在路上,捻军攻陷济南,而且正要攻打烟台。


山东首府的陷落,会给清廷中枢致命打击。


历史上,捻军攻打济南和烟台没有成功,被英法联军击败赶走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苏曳这个总理大臣的强硬,加上和英国关系的密切,使得英法联军不但从广州撤军,解散了三人委员会,甚至也没有在烟台大规模驻军。


如此一来,苏曳当然保住了主权。


但是……靠着山东地方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捻军,导致了济南的沦陷,烟台岌岌可危。


所以,也算得上是福兮祸所依。


“怎么一下子崩坏如此?怎么一下子就天下大乱了啊。“叶赫那拉氏颤抖道:“苏曳,这就是你说的天下大乱,百万大军乱战吗?”


苏曳道:“是的,太后娘娘。”


叶赫那拉氏道:“这完全是江山倾倒的架势啊,现在朝野之间都想把这个天下大乱的责任推到你身上了。”


“不,不仅仅是推到你身上,还想要推到我身上了。”


“人家不仅仅是想要把你赶下台,连同我也要赶下台了。”


“人家都说这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我们两人违逆天道,裁撤八旗导致的。“


“人家说不定现在就在酝酿政变,要把我们赶下台了。”


“而且指不定编排我什么罪名了,说我秽乱宫廷,激怒了祖宗。”


叶赫那拉氏冷艳的面孔充满了惶恐,双眼通红,很显然这几夜都寝食难安。


“苏曳,现在怎么办?”叶赫那拉氏问道。


苏曳道:“太后不要急,还不到火候。”


叶赫那拉氏颤抖道:“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到火候?人家马上就要对我们动手了,东边那个太后已经完全动摇了,人家满朝文武和东宫那边一联手,就能把我们彻底赶下来了。”


“罪名都是现成的!”


“我就问你,如果东宫那个太后真的扛不住现在这个局面,直接被说动了,下旨罢免你的职务,将我冷藏,伱能怎么办?难道发动兵变吗?”


“现在天下大乱,江山破碎,你如果发动兵变,那就是千夫所指了。”


“别看我平时说了算,关键时刻,东宫那边才说了算,她是正宫太后,而且有御赏印章,说不定先帝还给了她密旨,专门对付我的密旨。”


“只要她下定决心,我们就完了。”


苏曳轻轻搂住她,柔声道:“别怕,别怕,快了。”


叶赫那拉氏道:“什么时候?万一她忽然袭击,直接下旨怎么办?”


苏曳道:“不会的。”


“她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会召见我,和我彻底面谈一次的。”


……………………


对于两宫太后,满朝文武而言。


此时大清江山真的是风雨飘摇。


苏曳刚刚离开三希堂的时候,小太监桂儿上前道:“主人,莲太妃让您过去一趟。”


莲太妃,冰冰。


丽妃就已经是极其难得的美人了,而这位莲妃甚至是公认几十年来后宫第一美了。


两人自从一夜春风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了。


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她竟然主动要求苏曳去见她。


苏曳想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个时候,不太方便。”


桂儿道:“那我明白了。”


接着,桂儿去莲太妃那里说明情形。


当天下午,莲太妃就向东宫太后告假,想要回家省亲。


慈安太后觉得如此多事之秋,最好不要乱走,但她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甚至还赏赐了一些东西,然后莲太妃就带着几人出宫,回家去见了母亲。


又是老一套了。


…………


夜晚时分,莲太妃的母亲又秘密出现在苏曳家中了。


“苏曳,她让你回家一趟。”


苏曳又全身藏在黑色斗篷之中,进入兆布家。


莲太妃的母亲,又无比小心地在院子里面望风,内心直呼造孽。


刚刚进入房间。


一个火热的人儿就冲了进来。


“我打死你这个负心鬼,我咬死你这个混蛋。”


“苏曳,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东西,这都多少年了,也从来不来看我们娘俩一眼。”


“你看不上我也就罢了,你连你亲生儿子也看不上吗?”


然后,冰冰投在苏曳怀中大哭,一边哭一边打。


“我们宝宝现在都三岁了,你见过几次?你有抱过一次吗?”


苏曳轻轻将冰冰如玉似雪的躯体抱在怀中。


“你,怎么不穿衣衫?”苏曳问道。


“你不是爱看嘛。”冰冰道:“我比起三四年前如何?”


然后,冰冰后退一步,转了一个圈。


生下孩子后,她更加艳丽了。


身材更显丰腴,成熟了。


依旧雪白如玉,充满了弹力。


但是那种成熟的弹力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水蜜桃一咬下去,果汁喷溅,满口甜蜜。


但又不完全一样,她是充满弹性的,颤颤巍巍的。


东方女子像她这样的身材,实在罕见。


“更白了,更丰满了。”苏曳道。


“我也觉得,我所有银子都花在上面了。”冰冰道:“为了这个身子,你可知道我花了多少心力,多少银子啊。”


“我一天练半个时辰八段锦。”


苏曳道:“真的?”


“别小看人,不然我练给你看。”冰冰道。


接着,就在苏曳的面前,练起了八段锦。


不着寸缕的雪娃娃一般,成熟迷人的身体,在你面前练起了八段锦,就问抗不扛得住?


而且,她还把动作改良过。


更加大胆,更加放肆。


练着练着,八段锦就变成了九九六六。


就成了天雷勾地火。


叶赫那拉氏欲拒还迎,喜欢装腔作势。


但冰冰不一样,她从内到外都是火热大胆的。


而且还喜欢主动探寻。


还喜欢高呼。


外面她的母亲心惊肉跳。


我的姑奶奶,别喊了,别喊了。


你是唯恐别人听不见怎么地,虽然这个地方很隐秘,虽然周围都没有人。


但,万一被人听见了要命。


之前你冷冰冰的,倨傲得狠,怎么偷人之后,浪得这么狠啊?


……………………


不知道过了多久。


“就为吃饱这一口,还让我等三四年吗?”冰冰趴在苏曳胸膛上。


接着,她忽然道:“苏曳,你把我送回南方吧,送我去九江吧。”


“我们一起回南方,回九江。”


苏曳道:“怎么?害怕了?”


冰冰点头道:“你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想要害你。东边那个太后,每天都有不知道多少人去游说,说什么你动摇了龙脉使得天下大乱,请东宫太后匡扶社稷,直接下懿旨将你罢免,甚至……将西边那个太后也一起处理。”


苏曳道:“你怎么知道的?”


冰冰道:“我和东宫太后关系好,那些八旗大臣因为兆布的原因,也都防着我。但我经常去东宫太后那边,他们聊天的时候,我也就躲在后间。”


苏曳忽然道:“你就不想儿子坐上那个位置吗?”


冰冰艳绝的脸蛋微微一动,然后拼命摇头道:“我不想,我不想,那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舍得!”


这个女人,当时还野心勃勃。


还想着母凭子贵,结果到了现在,又完全变了。


所以她的野心是假野心,就是单纯的不服气加慕强。而现在儿子好不容易回到她身边,母性战胜了一切。


甚至她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苏曳带着她们娘俩离开京城回到九江,去过安生日子。


“你是不知道,咱们的小宝贝多聪明,多讨人喜欢。”冰冰依偎在苏曳怀中,柔声道:“你这个狠心的阿玛,也不去见他。”


接着,她忽然爬起来,光着朝外面走去。


“额涅,额涅……去把宝宝抱过来,让他阿玛瞧瞧,抱抱。”冰冰道。


冰冰母亲见到她有这样光着出来,道:“要点脸,你……你披上一件衣衫吧,也擦一擦吧,腿上都是……”


冰冰低头看了一眼,啐了一声。


接着她端过脸盆,上面已经倒满了清水,她坐了下来。


如雪的大臀盛放不下,直接从盆的两边溢出来。


她一边清洗,一边跟着苏曳说话。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往中间一划拉,擦拭干净了。


接着,用同一条毛巾帮助苏曳擦拭。


两个人都穿好了衣衫,外面传来冰冰母亲小心翼翼的声音道:“好了没。”


“好了。”


冰冰出去,直接将一个三岁左右的宝宝抱了进来。


她的眼神全部粘在宝宝身上,如同珍宝一般。


“看,我们宝宝漂亮吧。”冰冰显摆道:“爱新觉罗几百年也没有这样漂亮的男孩。”


苏曳小心翼翼地抱过来。


宝宝小手微微挣扎,朦胧间就要睁开眼睛。


冰冰赶紧上前轻拍道:“宝宝,继续睡,继续睡……”


宝宝听到母亲的声音,努力地想要睁开眼睛,但是睁不开又合上了,甜甜睡去,长长的睫毛覆盖在上面。


苏曳小心翼翼抱在怀中,在宝宝的额头上亲了一口。


“他现在还小,我怕他长大之后和你越来越像。”冰冰道:“那时候可怎么是好?”


……………


次日,朝堂之上。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山东巡抚奏报,捻军攻破济南,正在进犯烟台!”


“八旗和绿营,士气低落,皆无心作战。”


“山东全境,岌岌可危,请朝廷派兵支援。”


这个奏报,为何要加上一个八旗和绿营士气低落,无心作战?


指桑骂槐吗?


紧接着,又有一个六百里加急。


江苏巡抚李鸿章急报,太仓沦陷。


发逆两路大军,正在攻打松江府,上海岌岌可危,请朝廷支援。


这几个地方还没有商议完毕。


黑龙江将军的六百里加急战报,再一次进入宫内。


瑷珲城沦陷。


俄国军队,正式攻占瑷珲。


整个朝堂,死一般的寂静。


两宫太后,脸上没有任何血色。


这才垂帘听政多久?先帝驾崩才多久,这江山社稷就崩坏至此?


都说先帝昏庸,但他在位的时候,天下也不止于此啊。


大清朝的江山社稷,这是要完了吗?


全场所有人目光,都盯着苏曳。


苏相,这就是你入主中枢的结果。


这就是你裁撤八旗的后果啊。


自从你对八旗兵大屠杀之后,不管外交还是政务,都是你说了算,我们可都没有干涉啊。


结果呢?


这大清江山就快要完了。


慈安太后缓缓道:“苏曳,你现在怎么看,你还觉得不能和俄国人谈判吗?”


苏曳道:“是的,太后。”


慈安太后继续问道:“那,南边的战局呢?”


苏曳道:“臣愿意率军南下,前去剿灭发逆,收复河山。”


全场所有人竖起耳朵。


苏曳,你终于表态了吗?


天下大乱这么长时间,你终于肯表态了啊。


慈安太后道:“你要带多少军队?”


这句话,问到了核心。


现在整个京城,苏曳的军队占了大半,这部分军队你是不是要带走?是不是要南下剿逆?


苏曳道:“臣带三万六千人左右。”


肃顺出列道:“请问,是哪三万六千人?”


苏曳道:“天津兵站在练的帝国新式陆军,三万两千人,再从帝国新式陆军的第一师抽走四千人。”


所有人哗然。


天津兵站的那三个师?


那可才练了半年不到,还没有正式成军啊?


你就要全部带走,是何企图?


肃顺道:“苏曳大人,你在九江还有一万多新军对吗?”


苏曳道:“对,帝国陆军第二师镇守九江经济试验区。”


所有人都陷入了一个阴谋论。


天津那边三个师,只练兵不到半年时间,而且那里面有一万四左右的旗人,一万八汉人。


你这三万六带到南边,加上你在九江的一万多人。


总共四万多兵力,其中旗人只有一万四,而且还没有成军。


如果你苏曳在战场上做手脚,把这一万四旗人全部做了炮灰?


那怎么办?


帝国新式陆军这一万四千旗人,可是八旗的核心力量了。


如果你苏曳借机全部葬送了,那未来在中枢,我们八旗岂不是毫无力量了?


顿时,僧格林沁出列道:“启禀太后,奴才愿意率军南下平叛。”


胜保出列道:“启禀太后,奴才愿意率军南下平叛。”


郑亲王端华道:“启禀太后,奴才愿意去和俄国人谈判。”


顿时间!


两个不同的方案,出现在朝堂之上。


一种方案,苏曳率军南下平叛,对俄国人不谈判,依旧强势。


第二种方案,僧格林沁,胜保率军南下平叛,端华和俄国人谈判。


而后,所有人目光都望着两宫太后,等待她们的决策。


之前慈安太后基本上很少说话,都由慈禧太后做主。


而今天,她就积极得多,基本上都是她主动问话。


她毕竟是正宫太后,一旦她开口,西太后就主动闭嘴了。


慈安太后道:“苏曳,你率领三万六千军队南下平叛,其中大部分还没有成军。而你面对的敌人有多少?”


苏曳道:“如果是单纯江南战场的话,大概二十几万敌人。”


慈安太后道:“加上你九江的军队,大概四万人,要面对二三十万的敌军?”


苏曳道:“是。”


慈安太后道:“而且皖北,苏北的捻军随时可能南下,届时两股敌人可能合流?”


苏曳道:“对!”


慈安太后道:“届时你面临的敌人,可能是四五十万?”


苏曳道:“对。”


接下来,很多人的话都没有说透。


如果苏曳率军南下平叛,那十几二十万的湘军,可能就出工不出力。


但如果是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南下平叛,那湘军可能就会竭尽全力。


这中间差距就太大了。


朝廷中所有人都认为,湘军才是这一次南下作战的主力。


只有发挥湘军的主动性,才能打赢这一战,才能收复失地。


顿时,肃顺出列道:“奴才举荐僧格林沁和胜保,南下作战,收复失地,剿灭发逆。”


端华出列:“奴才附议。”


载垣出列:“奴才附议。”


绵愉出列:“奴才附议。”


众多文武百官纷纷出列:“臣附议!”


田雨公出列:“臣举荐苏曳,率军南下平叛,收复失地。”


崇恩出列:“臣举荐苏曳,率军南下平叛,收复失地。”


左宗棠出列:“臣举荐苏曳。”


相较而言,苏曳这边的人数就少得多了。


然后,所有人目光都望向了两宫太后。


叶赫那拉氏忽然道:“一直以来,苏曳百战百胜,哀家觉得没有不用他的道理。”


她其实一点都不想苏曳离开京城,更不想他南下平叛。


苏曳离京,她就寝食难安。


但苏曳坚持要率军南下平叛,她也只能支持。


自从上一次屠杀八旗兵,她为苏曳背书,两人就已经捆绑在一起了。所以在关键时刻,她就算不理解,也会坚决站在苏曳一方。


这也是他作为政治人物的魄力。


西太后表态了,接下来就看正宫太后的了。


上一次,东宫太后保留意见,两宫太后有了细微的裂痕。


那这一次呢?


如果慈安太后直接否了西太后的意思,那就是裂痕公开了。


而且她是正宫太后,某种程度上有乾纲独断的权力。


慈安太后内心的话,仿佛呼之而出,但最终道:“本宫,再权衡一二。”


她的性子终究软,哪怕有自己的意见,也不愿意和慈禧公开对抗,更不愿意当场闹翻。


…………


钟粹宫内。


肃顺、端华、载垣、载龄等人纷纷向慈安太后进言。


“太后娘娘,万万不可让苏曳率军南征,他想要南征可以,带着他自己的兵,带着张国梁和冯子材的兵南下,天津那边的陆军三个师还没有练好,万万不能让他带走。”


“陆军那三个师,有一半是我们旗人,那是我们的种子。如果被苏曳率军南下,全部葬送在南方战场上,我们八旗军队的种子可就彻底没了啊。”


“让僧格林沁,胜保率军南下才是最好的法子,这样曾国藩的湘军也能拼死配合。”


慈安太后道:“僧格林沁和胜保率军南下,可也是带天津那三万多没有练好的军队吗?”


端华道:“对。”


在他们看来,军队在战斗中才能更好掌握。


天津这三万多新练陆军,让谁带,说不定这支武装未来就归了谁。


“太后娘娘,让苏曳率军南下,有百害而无一利。”


“让僧王和胜保率军南下,才是稳妥之举。”


“您是东宫太后,可以直接下旨,让苏曳率领他自己的军队,北上抵御俄国人,他不是强硬到底吗。”


端华出列道:“太后娘娘,现在和俄国人谈判才是重中之重。一旦等到他们席卷整个辽东,我们的龙兴之地就丢了,到那个时候再谈判,就来不及了。”


“太后娘娘,那边是小姓,没有大局,也不太在意江山社稷。”肃顺道:“而您是钮祜禄,和大清的江山社稷休戚与共几百年了,如今江山社稷岌岌可危,这个关键时刻,您可得立住啊。您可千万不能辜负先帝的嘱托啊。”


这话其实有些倚老卖老了,完全用舅舅的身份在和慈安太后说话。


慈安太后道:“本宫知道了,知道了。”


然后,她微微后仰道:“你们先退下吧,我再做最后的思虑。”


肃顺道:“太后娘娘,江山社稷危在旦夕,真的拖不了太长时间了。”


慈安太后道:“明天,明天朝会之前,我一定拿定主意。”


顿时,几个宗室大臣跪下道:“太后娘娘圣明,奴才告退。”


面对如此危局,慈安太后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躲了。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毁在自己手中。


她终于要做最后的决定了。


而且很可能是和慈禧太后,和苏曳意志完全相反的决定。


整整思虑了良久,她忽然道:“来人,召苏曳觐见。”


就如同苏曳所说的那样,她性情软,不会搞突然袭击,再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也一定会和苏曳先通气。


半个时辰后,苏曳的声音传来:“臣苏曳,参见太后。”


慈安太后道:“进来。”


苏曳走了进来。


叶赫那拉氏清减了,但眼前慈安太后又何尝不是。


整个人瘦了一圈,不过整个脸蛋显得更加秀气迷人了。


“哀家才二十五岁,为何要把这等大事交到我的手中。”慈安太后带着泣声道:“但,又不得不管,祖宗的江山总不能毁在我手中吧。”


苏曳沉默。


慈安太后道:“苏曳,现在外面都在说你裁撤八旗,毁了大清的龙脉,这才天下大乱,说这一切都是你的责任,让本宫直接下懿旨彻底免了你的职务。还说先帝在位的时候,哪怕犯下这十分之一的罪过,也就立刻免了。”


“但是本宫不认同,这天下大乱的祸根,还是在英法联军杀入北京城,先帝北狩,使得朝廷威严受损。”


“你的军事改革是激化了这个矛盾,负有次要责任。”


苏曳没有说话,也没有和她分辨。


慈安太后继续道:“他们口口声声和哀家说,如果让你率军南下平叛,会把帝国新式陆军里面一万多旗人全部送去战场做了炮灰,彻底断送了旗人在陆军的种子,所以万万不能让你率领那三万多新式陆军南下平叛。”


“但是哀家不信,你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苏曳,哀家之前就和你说过,我们之间不搞权谋,有话直说。”慈安太后道:“我们也曾经有过非常愉快的经历对吗?所以哪怕你下手屠杀八旗兵,我心中很不痛快,也没有说什么。”


苏曳道:“太后娘娘性情高洁,高贵端方,臣非常敬佩。”


慈安太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幽幽道:“之前你和她对立得很,和本宫的关系更近一切。偏偏进入中枢之后,你和她一条心,和本宫越来越疏离了。”


苏曳也沉默了好一会儿道:“太后娘娘圣洁无双,臣虽仰慕无比,却……不敢亵渎,唯有心藏钦慕,不敢言语。”


啊?!


慈安太后脸蛋瞬间红透。


苏曳,你……你这是在调戏本宫?


还是……还是向哀家表白?


你有脸说这样的话?你和四姐之间的奸情,我可是清清楚楚。


“你,你胡说什么?”慈安太后低声叱责道:“我,我说的那些哈,也不是这些意思,你别想岔了。”


她是真的心思单纯,没有乱七八糟的想法。


苏曳道:“太后娘娘,是你逼臣说出心里话的,现在又来责怪于我。”


慈安太后道:“我,我哪里逼你说什么心里话了?”


“好了,好了。”慈安太后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话,都不要讲了。”


苏曳的这些话,让人坐立难安,又不好意思怪罪。


难道说你圣洁,我暗中钦慕还有错了?


慈安太后继续道:“第一件事,本宫已经决定了,让端华和俄国公使谈判,让俄国人退兵,祖宗的龙兴之地不能丢。”


苏曳道:“臣遵旨,但是臣也有一句话。”


慈安太后道:“你说。”


苏曳道:“不管他和俄国公使谈成了什么,我这个总理大臣都不认。而且对于俄国人,我另有打算,请太后娘娘不要多事。”


这话一出,慈安太后脸蛋惨白。


你,你苏曳第一次和我这么凶狠说话。


刚才还软绵绵地说什么钦慕我,仰慕我。


现在又恶狠狠地说让本宫不要多事?


慈安太后眼圈发红道:“本宫,连说都不能说了吗?”


苏曳道:“太后娘娘,外交是我的专业,您让端华等人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让我的努力付之流水。”


慈安太后道:“你这是在说我不要自作聪明吧。”


苏曳道:“臣没有这样讲。”


“好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走吧。”慈安太后道。


苏曳道:“臣告退。”


他走了之后,慈安太后依旧气得不行,脑子里面不断浮现苏曳那几句凶狠的言语,气得更加很了。


…………


当天下午!


俄国公使再一次进宫,向两宫太后发出了更大的战争恫吓。


“你们清廷的军队简直不堪一击,我们已经攻占了瑷珲城,如果你还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我们英勇无比的大军就会继续南下,占领整个黑龙江,甚至攻占你们的盛京!”


“真到那个时候,一切就都晚了。”


“而且现在想要让我们退兵,条件已经变了。”


“不但要彻底开放长江航道,罢免苏曳,彻底承认瑷珲条约。另外上一次你们分别给英法两国赔款八百万两银子,我们俄国也要!“


“这几个条件,如果不答应的话,战争就休想结束。”


战争恫吓之后,俄国公使扬长而去。


两宫太后再也忍不住,慈安太后直接下旨,派遣端华和俄国公使进行谈判。


………………


与此同时,海参崴。


经过了一两年的建设,这里已经初具规模了。


几个城堡,已经建成了一半。


它现在不但是一个军事基地,还是一个镇。


整个海参崴大约有两三千的驻军,还有上万名俄国民众。


这上万民众,大部分都是参与军事基地建造的石匠,伐木工人等等。


当然,还有大量的囚犯,被运到这里来做苦力。


现在沙俄对远东地区中国人大规模的屠杀还没有开始,但是驱逐和杀戮也一直都没有断过。


等几十年后,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


再往后的海参崴大屠杀。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是犯下累累惨案的。


临时哨所内。


一个沙俄的新兵正在埋怨。


“我们的运气太差,去攻打清国的差事,竟然轮不到我们这些新兵。”


“可不是吗?清国的那些军队如同鸭子一样弱小,但他们拥有海量的财富,而且他们的女人皮肤光滑如同丝绸一般。”


“那群老兵杀入清国之后,不知道抢劫了多少金银财宝,享用了多少清国的女人。”


“希望战争扩大之后,轮得到我们上场吧,到时候我就会让清国的女人知道,我们的大枪才是无敌的,清国的男人是何等的细小无能。”


“哈哈哈哈……”


而就在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士兵懒洋洋地朝着海面瞥去一眼。


基本上永远都是一个景色,没有任何变化的,这个地方,鬼都不来。


海面上甚至连渔船都很少见到。


但这不看不要紧,稍稍一看,顿时毛骨悚然。


这,这是幻觉吗?


他赶紧揉搓双眼。


不是幻觉,不是幻觉。


整个海面上,黑黑压压,不计其数的战船。


而且挂着的是骷髅的旗帜,这……这是海盗?


哪有这么大的海盗大军?


而且,这海盗大军竟然有这么大的战舰,这么多的火炮?


顿时间,这个哨兵赶紧吹响号角。


“呜呜呜呜……”号角声响起。


海参崴基地上的俄国军队开始集结。


海盗大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进入射程之后!


猛烈开火。


“轰轰轰轰……”


几百门火炮,同时开火。


沿海的军营,修建到一半的城堡,纷纷被炸得粉碎。


延绵好几里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火焰。


在这疯狂的轰炸中,尤根子爵开始率领海盗大军登陆。


无数凶残的海盗冲上陆地后,开始了疯狂的屠杀。


他们冲进任何建筑之内。


屠杀一切能够看得见的人。


更恐怖的是,他们会蹂躏看上去长得非常漂亮的人,哪怕是男人。


比如,这个懊悔没有去清国劫掠杀戮的新兵。


他长得过于秀气了,还有湛蓝的眼睛。


然后,就被七八个海盗同时看上了,其中有三个人是黑人。


顿时间,破碎的营房里面,传来他无比凄厉的惨叫声。


原来,他口中真正大枪是这样的。


真正的痛彻心扉啊。


杀,杀,杀,就是不断的杀。


整个海参崴基地,完全成为了地狱一般。


遍地都是尸体,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死在地上。


无数的海盗继续疯狂地追杀,因为有很多人四下逃散。


剩下一部分海盗杀累了,开始把屠戮的尸体堆叠起来。


“金字塔,把尸体堆成金字塔。”


“不,我觉得应该插在木桩上,然后绵延几十千米,这样才震撼,才符合我们传统”


海盗双方争论不休,于是决定一半用来堆成京观。


而另外一半,钉在木桩上,延绵几十里,表示震慑。


………


京城,傍晚时分,钟粹宫。


慈安太后气了大半天后,再一次召苏曳觐见。


觐见的时候,苏曳发现她眼睛是通红的,很显然哭过一段时间。


“苏曳,我已经派端华和俄方公使谈判了。”慈安道:“好了,这件事情不要再说了。”


“接下来,我要和你说更加重要的事情。”慈安太后道:“就是南下平叛一事。”


“那些旗人的王公大臣担心你会把新式陆军中的旗人当成炮灰去送死,这一点哀家是不信的。”慈安太后道:“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北边的俄国人两万人,南边的叛军有四五十万左右。”


“而现在地方八旗,地方绿营,都非常疲弊,士气低落。湘军那边有出工不出力。”


“朝廷若不派兵南下剿逆,那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可能都会沦陷。”


“到那个时候,半壁江山都没了。”


“如果让你率军南下,三万多军队中,有一半旗人不服你,会发生内耗,湘军那边不配合,继续出工不出力,到那个时候江山就危了。”


“让僧格林沁和胜保南下平叛,湘军会竭尽全力,最有可能平息叛乱。”


“所以,本宫想要让僧格林沁和胜保率领天津的那支新式陆军,加上蒙古骑兵,加上直隶的绿营,总共十万人,前往南方平叛。”


“苏曳你不想去平叛的话,就留在京城。如果你想要平叛的话,就率领你的军队南下。”


“你放心,就算僧格林沁和胜保赢了,你坐镇中枢也有功劳。”


“未来只免去你的总理大臣,剩下的陆军大臣,议政大臣都不动。”


“那些旗人大臣,就算再攻讦你,我不理会,他们就没有法子的。”


“好吗?”慈安太后温柔道。


上午,她气呼呼地赶走了苏曳。


傍晚时分,又召他进来,用哄人的口气。


可见她性情的柔软。


然后,她美丽的大眼睛,通红而又殷切地望着苏曳,等待着他的点头。


苏曳深深吸一口气,上前了几步。


“你,你要做什么?”慈安太后颤抖道。


苏曳在她面前,半蹲了下来。


这个姿态,顿时让慈安太后放松了下来。


但紧接着,她全身都全部紧绷起来。


因为苏曳直接握住她的一支雪嫩小手。


“你,你做什么?快放开,快放开……”慈安太后惊声道:“让人看见了,本宫还活不活了?”


叶赫那拉氏说这话的时候,半真半假,欲拒还迎。


但慈安太后说这话,就是真心的了,她心性纯洁,真的没有半点要越轨之心。


苏曳道:“太后娘娘,您是最圣洁,最高贵,最美丽的女子。”


“你不要说这样的胡话。”慈安太后道:“你现在就走,我当作什么都没有听见,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苏曳紧接着正色寒声道:“但与此同时,您又是最糟糕,最无知,最可怕的政治者!”


“都像太后娘娘您这样治国,大清就真的要亡了。”


……………………


注:各位恩公,月票榜颇心焦,请您出手相助,好不?糕点先磕为敬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