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 第286章:战争结束!班师回朝!万岁

第286章:战争结束!班师回朝!万岁

作者:沉默的糕点 返回目录

让两万军队就这么呆在岸边,也不撤退回军营防线之内,这当然是军事错误。


那么俄军的指挥部是怎么想的?


不外乎有两个原因,渡江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本营是既定战术,而且时间紧迫,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要放弃这个方案。所以要继续观察中国海军的动向,如果发现有机会渡江的话,那就会继续执行这个方案,届时就要争分夺秒,所以这两万军队当然没有必要撤回军营防线之内。


其二,鬼知道苏曳大军会绕过防线,前来夜袭啊。


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照明设施,实在是很难玩夜战的。


而且在夜间,军队多可能不是一个优势,反而是弊端。


夜间指挥太难,对组织度要求太高,军队越多,可能会越乱。


哪怕是苏曳的军队,在夜战训练方面,也不是很多。


但不管这样那样的原因,苏曳还是组织起了夜战。


而且,这也是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夜战。


“嗖嗖嗖嗖嗖……”


不计其数照明弹射向了天空,


黑龙江左岸的俄军在照明弹光芒之下,顿时见到了毛骨悚然的一幕。


不计其数的中国军队,密密麻麻的冲了上来。


“敌袭,敌袭!”


然后,两支军队疯狂地战斗在了一起。


很乱!


两支军队都很乱。


超过七万军队,在区区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作战。


短时间内,甚至陷入了敌我不分的地步。


但是很快,就分清楚了。


因为双方语言不一样。


两支军队的指挥系统,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双方开始了疯狂的开火。


俄军在火力上,是极其吃亏的。


因为,没有火炮。


而中国军队有大量的炮击炮,不过这个时候也很难非常精准的瞄准的,就只能朝着大概的目标炮击。


但就算这样,也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力。


因为,敌人就龟缩在那小片区域。


“包围,包围!”


“第一师,朝着东北方向前进。”


“天上的飞艇会指引你们的方向。”


“嗖嗖嗖嗖嗖嗖……”


照明弹,依旧疯狂地发射。


最精锐的第一师,跟着天上飞艇的方向,朝着东北方向狂奔。


此时,消灭多少敌人不重要,完成对俄军的包围圈最重要。


因为背后就是黑龙江,只需要包围一个半圆,这两万俄军就直接被包饺子了。


在黑夜中在,哪怕是精锐的第一师,也难免会有掉队的,在行军中受伤的。


这个时候,真的幸亏有天上的飞艇引路,指挥官只需要盯着天上探照灯,埋头往前狂奔。


也幸亏这里是大平原,换成西南地形,哪怕东南丘陵多水地形,也是要命的。


………………


西北部瑷珲城防线内,俄国远征军统帅得到了一个噩耗。


“中国军队饶过了我们的防线,去攻打我们在黑龙江左案的主力军队。”


“要不要去支援?”


远征军主帅道:“我们就在左岸,瑷珲城就在左岸啊。


接着,他飞奔来到地图面前。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在我们眼皮底下,绕到了东北方向去了,现在他们距离我们就不到两公里。”主帅惊骇道。


“是的,将军。”


远征军主帅道:“苏曳是疯了吗?这可是晚上,而且他很可能会腹背受敌啊。”


他在地图上画出了俄国两万主力在江边的位置,又画出了中国军队的位置,距离瑷珲城堡真的只有区区两公里不到。


之前中国军队这么保守,忽然之间竟然变得这么大胆了。


按照这个架势,前来突袭的中国军队,很可能会被两股俄军内外夹击。


但是……


瑷珲城防线的后面,又有中国军队。


这……这算是什么,甜甜圈吗?


一环套一环,包围和被包围吗?


“中国军队来了多少?”远征军主帅道。


“不知道啊,将军!”


远征军主帅来到城堡的最高处,拿着望远镜看向不到两千米之外的战场。


“嗖嗖嗖嗖嗖嗖……”伴随着无数的照明弹升空,他也看清楚了。


密密麻麻啊的中国军队,如同蚂蚁群一般快速地移动,正在构建包围圈。


不计其数。


至少超过三四万以上了。


要不要支援?


不支援的话,在岸边的两万俄军主力,很可能就会被彻底包围了。


支援的话,整个防线只有一万人,一旦脱离了防线,那后方中国军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直接突飞猛进,占领他们的防线了。


“天杀的中国飞艇,要不是他们在空中引路,中国军队肯定完不成包围圈的。”


“不支援,不能支援。”


“传令下去,岸边的我军主力,立刻想办法突围,想尽一切办法突围,返回防线。”


“所有火炮部队,瞄准江左岸的中国军队开火。”


下面的军官道:“将军,那个区域太小了,而且还在不断缩小之中,我军和中国军队,几乎完全纠缠在一起了,而且晚上看不见,一旦炮击的话,不但会杀伤中国军队,也会杀伤我国军队的。”


远征军主帅道:“不要管,不要管,根据你们的感觉,根据你们的专业,炮轰!”


“是!”


随着远征军主帅的命令,防线阵地内的火炮猛地开火。


“轰轰轰轰轰……”


晚上,无数的炮弹狠狠砸在前方的战场上。


在火光中,一个接着一个战士倒下。


中国军队指挥官大声吼道:“不要管火炮,不要躲避,继续前进,继续前行,根据天上飞艇的指引方向,完成包围圈。”


“第一师往东北方向,第九师往东南方向。”


“剩下两个师,维持原有方位,不断逼近。”


不计其数的中国军队,完全不算乱炸的炮弹,继续在军官的带领下,拼命狂奔。


“不要管是否脱离了伱们的连队,也不要管眼前的排长,班长是不是你们,就认准你们身边最近的军官,听从他的命令,跟着他的脚步。”


这绝对是中国军队的一场极限操作了。


在这种夜间狂奔之下,在疯狂的炮火之下,每个人都在狂奔,班,排,连等单位跑散了,完全是正常的。


但是不要管,不要理,就朝着一个方向跑,就赶到指定位置便是。


地面上的军队还不觉得,就只是拼命地狂奔。但是在空中负责指挥和引路的飞艇观察员,见到这一幕却是热血沸腾。


内心甚至想要高呼:苏曳王爷万岁。


中国军队万岁。


只有他们能够俯瞰全局,能够知道今天晚上这一切,是何等之了不起。


不管成功以否,这都是一个无比宝贵的经验。


这完全创造了奇迹。


这绝对是中国军队历史的第一次。


之前什么夜战之类的,都是《三国演义》的戏文。


在这种黑夜之中,五万大军竟然能够完成包围圈,何等之了不起?


何等之艰难。


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瑷珲城防线的俄国军队,甚至都不敢来支援。


仅仅一个多小时后!


中国的五万大军,完成对俄国两万主力的包围。


紧接着,开始收缩包围圈。


开始挤压俄国在江左岸的俄国军队。


包围圈不断缩小。


一边缩小包围圈,一边开火。


超过二百门炮击炮,不知疲倦地开火。


这个时候,更加显示出了迫击炮的优越性了。


这么短的距离,寻常火炮几乎是无法完成越过己方军队对敌攻击的。


但迫击炮弹却可以划过一道弯弯的弧线,精准地将炮弹砸入俄国军队阵列之中。


“轰轰轰轰……”


疯狂的密集的爆炸。


最最惨烈的一幕发生。


之前的炮击跑,落入战壕之内,每一枚炮弹杀伤人数终究是有限的。


而现在,这两万俄军被包围,被压缩,已经非常密集了。


俄军在白天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但是到了夜间,战斗力大大衰减。


更关键的是,他们要渡江北上,虽然是带着武器的,但是带的子弹确实不够的,所以伤亡越来越大。


“突围,突围,不计一切代价突围,杀回瑷珲城防线。”


俄国军官拼命地下达命令。


而后,被包围俄国军队再一次进行突围。


不计其数的俄国军队,疯狂地朝着东南这一个方向突围。


他们凶残,不畏死的特性,很快就被激发了出来。


前仆后继,一波接着一波,疯狂地冲锋。


中国军队在东南的包围圈,受到了最猛烈的冲击。


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其实犯了一个错误,最精锐的第一师被安排了去了东北部,但敌军没有从那里撤离。


第九师是太平军改编的,不是最精锐的,现在却面临最大的压力。


但是这种仓促的战斗,犯错是难免的。


就看双方谁犯的错误最小。


师长陈玉成看着自己的包围圈岌岌可危,顿时眼眶欲裂。


这一次出击,原本轮不到自己师的,是林启荣的那个师。但是他陈玉成去苏曳面前,拼命拍着胸脯请命,这才得到了机会。


要是自己第九师掉链子,让敌人突围逃回瑷珲城防线内。


那……那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在军中混?


“给我堆上去,堆上去。”


“不要怕死,不要怕死。”


“我们的战斗力,不如第一师的兄弟,但我们太平军兄弟出身,最不怕的就是死。”


“给我用身体往前挡,排长死了,连长上,团长死了,旅长上,我也上!”


两支军队的血性,凶残都爆发到了极致。


第九师是太平军最精锐的力量改编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怕死。


俄军前仆后继,疯狂地突围。


中国军队第九师,用血肉之躯,拼命地往上顶。


哪里脆弱,就往哪里顶。


双方都毫不畏死。


双方都杀红了眼睛。


双方的军队,都不断地倒地毙命。


很快,尸体就堆积如山。


但,这种短距离,没有任何防御阵地的情形下,比的就是火力,就是勇敢。


双方的战斗素质,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么近的距离,枪法准不准,也不重要了。


甚至互相的配合,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就是不断地开火,不断对往上堆人命。


第九师的勇敢,不亚于俄军。


火力超过俄军,因为几乎全员装备连珠步枪。


还有一个大杀器。


手雷。


这不算什么秘密武器,但是在之前的战斗中,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而现在,双方短兵相接。


第九师的手雷,雨点一般投掷出去,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就这样,最凶残的一战,一直这样持续,持续,持续。


俄国军队不知疲倦,如同恐怖的潮水一般,一遍又一遍冲击第九师的防线。


第九师负责的包围圈,一开始岌岌可危,仿佛随时都会被攻破。


同在包围圈的另外两个师,已经派遣了军队前来支援。


但是随着战斗的深入,第九师的包围圈,反而越来越稳固了。


在这种最血腥的战斗中,反而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优势。


其实,单纯战斗力素质,第九师是不如俄军精锐的。


但不知道为何,在这种特殊环境内,就是占据了上风。


付出了无比巨大的伤亡之后,随着第九师负责的包围圈越来越稳固,俄军发现自己数量越来越少,发现自己肯定是无法突围了。


而且,第九师这边在激战,另外三个师的中国军队丝毫没有停留,依旧在不断缩小包围圈,依旧在不断地开火。


俄军指挥官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一场夜战,中国军队完成包围圈之后,优势太大了。


迫击炮优势,步枪火力优势。


最关键的是空中飞艇,还有照明弹等等带来的视野优势。


在这样下去的话,他们这两万俄军主力真的会全军覆灭的。


而包围圈小到极致后,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就能进行全覆盖了。


现在只有一个选择了,剩下的军队开始登船,撤回到江面之上,然后全速北上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本营。


至于中国海军是不是会追杀过来,完全顾不上了。


“登船,登船。”


随着一声令下。


俄国军队不顾冰冷的江水,拼命地往江面上的几百艘船游去,爬去。


这几百艘船,做多也就是能运载一万人而已。


在这种慌乱之中,越来越多的俄军逃到江面的船上,满载一艘,就立刻出发一艘。


所以,越来越多的俄国运兵船离开这片江面,朝着近百里之外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本营而去。


“不要管江面上逃窜的敌军,专心负责击杀岸上的敌人。”


中国军队一遍又一遍地下令。


所有迫击炮,也不要试图去攻击江面上的船只,这种黑暗环境下,命中率太低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俄军通过黑龙江逃窜了。


而岸边的俄军,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中国军队的包围圈,也越来越小。


最终!


包围圈小到了极致。


仅有的两千多名俄军,被包围在一个小角落之内。


但是,江面上所有的船只,都已经离开了。


大约有近万名俄军士兵,逃上了这艘船,逃往了布拉戈维申斯克。


岸边上这两千多名残存的俄军,依旧不愿意投降,但是他们的子弹已经打完了。


他们纷纷装上了刺刀,要和中国军队进行白刃战。


但是,谁跟你打白刃战?


你子弹打完了,我们可没有打完。


中国军队,不断近逼,不断开火。


这支俄国残军不断后退,背后就是冰冷刺骨的江水。


但是,他们纷纷跳入江水之中。


“扑通,扑通,扑通……”


他们试图游到江对岸去。


这段江面也没有多宽,也只有五百米左右。


但……已经很恐怖了。


尤其在这冰冷的环境下,江水湍急,黑暗之中,看不清楚方向,游了一段距离后,就彻底迷失了。


极度的严寒之下,很快就失去了力气。


一个个沉入冰冷的江水之中。


只有少数一些俄军,盯着对岸的方向拼命游动。


但……就在这个时候。


江面上忽然出现了无数的光柱。


这,这是中国舰队的探照灯。


徐有壬和尤根伯爵,率领着舰队杀来了。


几百米宽的江面,在这支舰队面前是显得拥挤的。


这也是舰队不敢冒险进入战斗水域的原因,区区几百米的江面,大白天来了,完全就是火炮的靶子而已。


此时,瑷珲城的防线的火炮已经开火了,对着江面开火。


徐有壬大声下令:“不要管江面上的敌军,舰队全速前进,全速前进。”


就这样,几十艘战舰用最快的速度,穿过这段危险水域,穿过敌人的炮火。


“嗡嗡嗡嗡……”空中的几艘飞艇,沿着江面一直往北,为舰队指路。


而前方十几里的江面上,密密麻麻都是俄国的运兵船,近万名士兵,几百艘船只,正在全速逃窜,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这些船,速度实在太慢了。


大部分都是风帆动力,这如何行?


中国军队的军舰,又有风帆,还有蒸汽机动力。


短短不到两个小时后,整个舰队就追上了几百艘俄国的运兵船。


“轰轰轰轰……”几十艘战舰上的火炮,开始疯狂地开火。


开始了疯狂的猎杀。


几百艘俄国的运兵船,一艘接着一艘被摧毁了。


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剩下的俄国运兵船,在浅滩的地面开始重新登陆,试图逃回到陆地之上。


因为运兵船太多了,俄军太多了。


越来越多的俄军,成功逃到了陆地,拼命地朝着北边逃跑。


而与此同时,中国陆军的第一师也在狂奔,朝着北边的方向狂奔。


刚才左岸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是结果注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急行军北上。


因为,断定海军无法在江面上完成对俄军的全面击杀,肯定会有大量的俄军逃到陆地上。所以最精锐的第一师,需要完成接下来的战斗目标。


在飞艇的引路下,近乎疯狂地急行军。


所以,在大规模俄军逃回到陆地上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军队第一师追上的时候。


战斗,再一次爆发。


只不过,此时逃窜的俄军,已经失去了组织度了,甚至弹药也没有多少了。


而且,士气也几乎毁了。


先是遭遇了包围战,而后又遇到了江面上的屠杀,此时只想着逃跑。


中国军队不断追杀,追杀。


……


天亮了!


枪声继续响起,但是已经非常稀疏了。


中国军队第一师,在上百里的东北平原上,疯狂追杀着最后逃窜的俄军。


但……不管如何。


这两万俄军主力,已经可以算是全军覆灭了。


这一场夜战,前所未有之大胜。


在海军和陆军的配合下,完成了两万人的歼灭战。


但是,中国军队的统帅部,根本来不及庆祝!


几乎天刚刚开始亮,新的战斗就爆发了。


如今的俄军,就剩下一万人在瑷珲城防线了。


苏曳还有近四万军队,完全是以逸待劳的。


朝阳升起的时候,这四万军队就开始行动了。


但,不是直接强攻这个防线,而是进行包围。


昨夜参加突袭的军队,第一师依旧在北边猎杀,剩下的三个师,稍稍休息之后,也立刻要加入包围之中。


超过七万的中国军队,对一万俄军防线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包围。


紧接着,中国的海军完成了战斗任务之后,开始南下,在足够安全的距离内,将炮口对准了瑷珲城。


………………


瑷珲城内!


俄国远征军主帅和东西伯利亚的总督,静静无言。


两人站在最高处,望着外面。


天亮了,看清楚了。


中国军队依旧在狂奔,依旧在完成大包围圈。


天上的飞艇,依旧在空中引路。


“接下来,欧洲必须要大规模制造飞艇,我国也要大规模制造飞艇,否则真的是太被动了。”远征军主帅道。


东西伯利亚总督叹息一声道:“这一战,输了。”


远征军主帅双眼通红,近乎麻木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


是啊,输了!


如果从宣战开始算的话,这一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多。


如果从双方真正开打算的话,也整整打了半年。


现在,结果出来了。


竟然输得这么惨。


“我们都回不去圣彼得堡了。”远征军主帅道:“回去,大概也会被捕吧。”


“无法想象,这一场战败的消息传到欧洲之后,会引发何等之轰动。”


“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击败外国军队,为何偏偏是我们?就算它要崛起,为何偏偏是踩着我们的脑袋崛起的?”


东西伯利亚总督道:“将军,还是考虑接下来的问题吧,要不要投降。”


是啊。


要不要投降?


赢,肯定是赢不了了。


但是选择死战到底,成全军人的荣耀。


还是选择投降活命。


“谈吧,谈判停战吧。”


………………


接下来,俄国派来了使者,谈判停战条件。


俄方的条件是,中国军队打开包围圈,放俄国军队离开。


而俄国军队,愿意放弃火炮,集体撤出中国的境内,返回布拉戈维申斯克。


双反停战。


真是天大的玩笑。


苏曳从来都没有承认瑷珲条约和《清俄北京条约》。


所以,所谓的布拉戈维申斯克也根本不是俄国的土地,而是中国的海兰泡。


苏曳的条件,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全部俘虏。


双方一边谈判,中国军队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停顿,依旧在完善包围圈。


而此时,南方的土地上。


不计其数的马车,牛车,源源不断地北上。


运来了不计其数的弹药,粮食和补给物资。


中国方面,完全没有结束战争的意思。


而双方注定是谈不拢的。


俄国人最后给出的条件是,一万俄军愿意撤出争议领土。


也就是说,他们不坚持撤退到海兰泡了,而是直接撤退到西伯利亚。


然后,东西伯利亚总督愿意和苏曳签署停战协定。


苏曳,依旧拒绝。


他的条件依旧没有变,俄国军队无条件投降,全部被俘虏。


最终,谈判失败!


两日之后,得到充分补给的中国军队,再一次发动了进攻。


………………


见鬼的是,这一次中国军队又打得很保守了,尽量减少己方军队的伤亡。


一点都不冒进。


那天晚上,苏曳你打得这么冒险,这么疯狂。


结果现在,又这么保守。


在这种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哪怕是打得如此保守,推进速度也非常快。


俄国军队的阵地,不断丢失。


中国军队,不断推进。


双方的火力,已经悬殊到了极致。


几日之后!


俄军的外围阵地,几乎全部丢了。


仅剩的军队,全部龟缩在瑷珲城内。


这座城市已经修建了一百多年了,有坚固的城墙,周长两千五百米,最高处的魁星楼二十米左右。


此时,城内的俄军只有五千左右。


苏曳来到阵前,用望远镜看着这座城池。


“王爷,俄军主帅非常顽固,依旧不愿意投降,大概是想着我们投鼠忌器吧,这是我们在北边最大的城池,一旦摧毁了,想要重建的难度太高了。”


苏曳缓缓道:“奕山。”


前黑龙江将军奕山出列,跪下道:“奴才在。”


苏曳微微皱眉,你是爱新觉罗,面对我这个外姓郡王,自称什么奴才?


瑷珲条约,就是此人在瑷珲城内和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签署的。


“你觉得瑷珲城毁掉了,可惜吗?”苏曳问道。


“不可惜。”奕山道:“只要有王爷在,只要英勇的军队在,我们就不需要瑷珲城,我们的军队到哪里,长城就在哪里。海兰泡往北,往北,往北,都是我们的防线。”


“区区一个瑷珲城,完全不足惜。”


苏曳一声叹息。


这个回答,听上去何等之威风,何等之英明圣武,何等之勇敢睿智。


哪里像是奕山说出口的啊。


但也不妨碍他签下了《广州条约》、《瑷珲条约》等丧权辱国之条约。


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苏曳缓缓道:“既然不投降,那就不降吧!”


“攻打瑷珲城,哪怕打成废墟,打成瓦砾,夷为平地,也要全歼俄军!”


苏曳一声令下。


顿时,用最快的速度传遍全军。


然后,总攻开始。


不计其数的炮火,疯狂砸在瑷珲城上。


疯狂的火力覆盖。


仅仅几个时辰后。


“轰轰轰……”一阵巨响。


瑷珲城的城墙,直接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苏曳军队依旧不骄不躁,稳稳推进。


不断压缩战线,占领了阵地之后,大军才大规模进城。


几乎没有给俄军任何机会。


城内的俄军,试图进行巷战,试图依靠城内的建筑顽固据守,给中国军队带来更大的伤亡。


但是,在这种情形下,谁给你打巷战。


这么小的城池,完全用炮火洗地。


一栋一栋建筑,直接被炮弹炸成了废墟。


一片一片被夷平。


躲在里面的俄国军队,也不必出来了,直接被埋葬在里面便是。


在这疯狂的炮火洗礼下。


整个瑷珲城内几乎所有的建筑,全部沦为废墟。


最终,只有一栋建筑孤零零地耸立着。


魁星楼。


几百名俄军,无比拥挤地躲在里面。


东西伯利亚总督,远征军主帅,都在里面。


中国军队,将这栋建筑包围得水泄不通。


几十门重炮,也全部瞄准了这栋建筑。


十几艘飞艇,飞到很低的位置,将一桶一桶的东西,直接砸下来。


“砰,砰,砰。”


是石油!


没有提炼过,最原始的石油。


一直砸,一直砸。


几十桶,几百桶,超过十万斤的石油,砸在魁星楼的外墙。


整栋建筑,都被彻底染黑了,黏糊糊的石油,流淌在每一处地方。


“开火!”随着一声令下。


“嗖嗖嗖嗖……”


几十枚炮弹,瞄准了魁星楼猛地射击。


“轰轰轰轰……”


冲天的火焰,猛地燃烧。


二十米的魁星楼,如同巨大的火炬一般,疯狂燃烧。


这是石油,燃烧之后,会有不计其数的毒气。


冲天的黑烟。


这些浓烟,毒气,无孔不入。


建筑内的几百名俄军,痛苦地哀嚎。


远征军主帅高呼道:“不要出去,不要投降。”


但是……


他们终究是人。


东西伯利亚总督忍不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拼命地往前冲。


“我投降,我愿意投降。”


“我是东西伯利亚总督,快救我,快救我,我无法呼吸了,眼睛看不见了。”


接下来,是远征军主帅。


幸存的俄军,拼命地逃出来。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逃出来,活生生被浓烟呛死。


………………


两刻钟后!


俄国远征军主帅,东西伯利亚总督凄惨无比地被押到苏曳的面前。


“苏曳王爷,请给我们足够的礼遇。”


他们的话没有说完,后面的士兵猛地一踢,直接将他们按着跪在地上。


苏曳缓缓道:“如果你们是正常投降的,那我会给你们礼遇。”


“但现在你们是被俘虏的,甚至是战犯。”


“我会给你们一定的待遇,但别奢望太高。”


“另外,对于你们接下来的命运,也不要抱有太高的奢望,因为我们会用法律审判你们,会把你们送上军事法庭。”


……………………


至此,俄国六万远征军,几乎全军覆灭了。


战争,应该算是结束了。


但,苏曳没有宣布战争结束。


仅仅只做了两日的休整,接着下令军队渡江北上,进攻海兰泡,进攻俄国人在东西伯利亚的大本营。


陈玉成道:“大帅,要不要留人?”


因为此时海兰泡内出了少量的俄国军队后,大部分都是平民和工匠。


苏曳摇头道:“不留人,除了女人和小孩,全部杀光。”


陈玉成无比兴奋道:“是!”


接着,他兴致勃勃就要出去,领兵去执行对海兰泡的军事任务。


苏曳道:“你不要去,让王天扬和林启荣去。”


陈玉成道:“为啥啊?”


苏曳道:“你凶性已经够了,杀心太重了,不能继续增加你的戾气。”


苏曳算是良苦用心了,陈玉成此人未来想要走上更高的位置,心性还是要打磨。


他凶性有余,正气不足。


作为一个主帅,所谓杀戮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不能因此而振奋,嗜杀成瘾。


…………………


次日!


中国军队潮水一般涌入了海兰泡。


仅仅一日之后!


战斗结束。


除了女人和小孩,这座城市的人空了。


算是为历史上海兰泡屠杀的死难者报仇雪恨了。


接着,徐有壬和尤根伯爵接到了新命令,他们带着一个旅的军队,前往海参崴。


战斗任务:收复海参崴。


彻底占领海参崴基地。


作战方式和海兰泡一样,除了女人和小孩,寸草不生。


“是!”


趁着还没有封冻,中国海军带着几千陆军,去执行海参崴任务。


拿下了海兰泡之后,中国军队依旧没有停止脚步,趁着最严寒的冬天还没有到来之前,继续北上,东进。


继续消灭剩余所有的俄军基地,堡垒,村庄。


等等等等。


总之,就是要将瑷珲条约,清俄北京条约所丢掉的领土,全部军事夺回。


消灭这大几十万平方公里上,所看到的一切俄国人。


………………


冬天来临了。


大雪洋洋洒洒而下。


中国军队,依旧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进行最后的击杀。


黑龙江也已经冰封了。


中国舰队也在最后时间内,脱离了这片冰封之海,南下返回天津港。


一个旅的中国军队,带着足够的粮食和补给,杀入了海参崴。


占领海参崴。


对那里的俄国工匠,进行了再一次的毁灭性攻击。


确保,这片基地上再也没有俄国人。


……………………


海兰泡城内。


“喝不惯,喝不惯!”


苏曳和僧格林沁等人喝着伏特加。


僧格林沁蛮喜欢,但苏曳实在是喝不习惯。


“王爷,本朝前所未有之大胜啊。”


“几百年以来,对外战争之最大胜利啊。”


旁边一个满洲师长道:“对外战争之最大胜利,不是对准噶尔的灭国之战吗?”


僧格林沁狠狠拍了一下他的脑袋道:“没有学问,就少说话。和准噶尔那一战,是内战,内战懂吗?”


那个满洲师长道:“是内战吗?”


其实算是对外的灭国之战,但是说它是内战,那就是内战。


僧格林沁道:“再说灭准噶尔那一战,要说艰难,肯定是艰难的。但要论胜利之辉煌,不如我们这一战。”


“列强的六万大军,近乎全军覆灭。”


“如此辉煌之大胜,想都不敢想。”


苏曳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僧格林沁举杯,一饮而尽后,又摇头道:“真难喝,太难喝了。”


僧格林沁道:“王爷,这一战至少能换来三年的和平吧。”


苏曳道:“对,至少三年,失去了海兰泡,沙俄失去了最大的基地。想要再一次发动战争,需要很长时间了。”


“这三年内,我们要扩建海兰泡,扩建瑷珲城,扩建海参崴。”


“确保下一场战争,俄国人不管是来十万,还是二十万大军,我们都能打赢。”


“这几年内,我们要完成近百万的移民,使得关外这最肥沃的土地,不再这般荒无人烟。”


“这一战,我们收复了所有的失地。而下一战,我们要拿下整个东西伯利亚。”


僧格林沁举杯道:“我愿以王爷一起,完成这个宏图大业。”


与此同时!


不计其数的军队,穿着厚厚的棉衣,浩浩荡荡地南下。


接下来,至少好几年的和平期。


大部分就不需要驻守在这苦寒之地了,留下一个师就够了。


七八万大军,延绵几十里,班师回朝。


尽管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天寒地冻。


但是这几万大军,依旧热火朝廷。


唱着军歌,响彻云霄。


这一刻,再也没有什么汉人,满洲人,蒙古人之分。


再也没有什么八旗军队,太平军,绿营军队出身之分。


只有中国军队。


大家都是兄弟,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忽然,有人大声高呼:“王爷万岁,万岁,万岁!”


顿时,很多人一愕,这个口号,是不是不适合啊。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齐声高呼:“王爷万岁。”


而强国会的成员赶紧在后面接着大喊道:“中国军队万岁。”


“中国人民万岁!”


尽管这些词汇,都很新。


但,有人带头了,而且这个口号显得如此热血沸腾。


那么,几万人就一起齐声高呼。


“王爷万岁,中国军队万岁,中国人民万岁!”


………………


注:万字更新送上,稍稍求一下月票,免得名次太难看哈,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