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71章 安国公,帝师袁玄罡

第71章 安国公,帝师袁玄罡

作者:柏拉图定式 返回目录

此时此刻的帝京之中。


内阁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大臣们多身着绯色官袍,不少胸前纹着仙鹤,锦鸡,孔雀,明明是当朝执宰,却一个个争辩的脖子涨红。


“面对如此叛贼,岂能委曲求全,今日应了封赏,明日又要其他,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叛军又至矣!绝对不能开这个头!”


“是啊,这些武夫,岂有让他们满足的道理,欲望无穷无尽,就怕封赏只是个由头,谋反是真。更何况,这笔金额,不是个小数目,会让我大炎财政十分吃紧,眼下北地、西陲边务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如果不化解这股兵怨,越拖到后面,越不好处理,眼下圣上卧病不起,无法料理政事,不是起正面冲突的时候,若是将三皇子彻底逼反,那就不妙了。”


内阁总体分为主战派和求和派。


主战派认为,必须派重兵镇压,不能养虎为患,即使满足了对方,也有可能打水漂。而主和派以安抚为主,发文书慰问,化解军队的怨气,让对方失去谋反的阵脚,自然不攻自破。


“王大人,你觉得呢?”


一位内阁大臣扭头朝王和甫问道。


已经是文渊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王和甫微微沉吟,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看向了首座的一位眉发皆白,每一缕发丝都疏的一丝不苟的儒雅老者,笑道:


“王某愚钝,觉得此事需要思考再三,还是由首辅大人来定夺。”


将这个皮球踢给了首辅袁玄罡。


相对于那些争吵的大臣,袁玄罡反倒是安静的多,正襟危坐,端起袖子,看着他们吵,神情安然若素,好似见过不少大场面,这样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


王和甫之所以将皮球踢给他,也是因为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首辅身上,起最后拍板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层用意,袁玄罡乃当朝安国公,同时也是永安帝少年时期的老师,于是他还有一层帝师的身份,乃是名副其实的当朝第一重臣。


袁玄罡三十年首辅生涯,不骄不躁,从不站队,不参与诸皇子的斗争,对庙堂政事一直耐着性子冷眼旁观,只看只听,唯独不说,只听从圣上一人。


正是有着这样稳健的性子,才能一直久居首辅的位置。


众人这才想起,首辅还没有发表观点,一个个都安静下来。


袁玄罡见他们都聊的差不多了,都在等自己拍板,终于开口,语气淡然道:“圣上的意思,只有一个。”


“除。”


“除?”


不少大臣听到这个字,都是小声低喃。


“难道圣上也想除去三皇子?或者说,也是主战的?”


袁玄罡摇摇头,否决了这个说法,解释道:“不是大动干戈的除,而是温和的除。”


此言一出,很多大臣这才意识到。


圣上这是打算两手抓。


王和甫第一个轻笑道:“不愧是圣上,果然深思熟虑。”


闻言,袁玄罡看了一眼王和甫,露出一缕兴趣:“哦?难不成王大人已经想到了解决之法。”


王和甫点点头:“放任不管绝对不行,但管的太狠也不行,这些毕竟都是大炎精锐,肯定以招安为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解决军队的怨气,化解他们兵变的缘由,随后逐个击破,一个个拉拢,这样饶是这些武侯有天大本事,也没有了立足之地。”


此言一出,众人思路顿时清晰了起来。


先用封赏化解军队内部的怨气,让其不再是一块铁板,随后再派兵去镇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召回不少不愿参与宫变的将士,从内部化解矛盾,迫使三十万大军做出抉择,是叛是降。


如此一来,主动权就来到了朝廷这一边。


这算是主战和主和的一种结合,取了两家之长。


诸多大臣皆是看向王和甫,眼神复杂,心中暗骂真是条老狐狸。


好处都给他占了。


刚刚王和甫绝对已经想到了法子,但就是不说,而是先等首辅和圣上的意见,为的就是稳固自己在内阁的地位。


对方这是想争一把次辅的位置?


内阁之中,除了首辅,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次辅。


首辅要务繁忙,生病之际,那就由次辅顶替,算是一个备用的位置,相当于二把手。


果不其然,袁玄罡轻轻点头,算是肯定了王和甫的解决办法。


“王大人说的很好,跟圣上的意思大体差不多。”


“总结就是,以安为主,以除为辅。”


可是很快又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


“解决办法是找到了,以安为主,以除为辅。虽是辅助,但还是要有人带兵,这个人选,可不好找。”


这句话一下子又让内阁陷入了沉寂。


都陷入了思考。


带兵的人选,确实不好找。


最能打仗的一批人,大部分都已经派出去了。


七大侯府,大半都在三十万大军之中。


“不是还有一位武侯在帝京之中,没有出去吗。”


这时,王和甫微微一笑。


另一位吏部尚书试探道:“王大人说的人,是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将军吧。”


“不错。”


王和甫颔首。


“自从冥山一战之后,冠军侯就没有再带过兵。如今算下来,也有十几年时间,赋闲在家,娶妻生女。”


有大臣开始回忆数年前的战事。


冥山一战。


乃是大炎王朝对于北方魔国的主权之战,奠定了大炎对于魔国的优势地位,开始掌握主动权。


魔国只不过是大炎内部的称呼罢了,就像对于西蛮东夷的称呼一样,都属于蛮夷之类。


魔国原名大冥圣国,其他国家的人,都称之为大冥、圣冥,冥国。


冥山乃是大冥圣国的朝圣之地,冠军侯率领墨甲狼骑,以盖世武力,借道他国,偷了大冥老家,全歼敌军,自此功冠全军,大炎扩境千里。


那时圣上大喜,于是当场口头封侯,给了冠军侯这个称呼。


“自从冥山一战后,冠军侯就不曾过问军中事务,全部交给了他那个独女打理,想要他出马,恐怕是有点难了。”有内阁大臣如此评价。


当然也有大臣反对道:“七大侯府本就是叛乱的重灾之地,岂能再将精锐交给侯府的人?”


“难不成大人还有更合适的人选?”王和甫反问道。


袁玄罡淡淡道:“试一试吧。除了冠军侯府,其他侯府都互为连理,儿女亲家不计其数,只有霍家之女尚未出嫁,这次若是冠军侯愿意带兵,那率领的军队也会是麒麟铁骑,而非其他。”


听到这个消息,其他大臣这才松口气。


麒麟卫,乃是天子亲军。


每一位进入其中的军官和士卒,无不忠于大炎,并且要考校祖上三代,家中父母,所以不可能反叛。


......


另一边。


陆鸣渊在楼阁之上晒太阳,眼睁睁看着一队一队大臣结伴而行,晒完之后,他正打算原路返回清烛殿的时候。


恰好遇到了熟人,御前统领周凭福在带人巡查。


这一次,是周凭福先打的招呼。


“末将见过殿下。”


“殿下,您上次说的两个太监确实没清理干净,好在告知的及时,弥补了一番,清理的干干净净,多谢殿下的指点。”


周凭福发自内心拜道。


不是殿下,恐怕就要让这两个人蒙混过关了,若是让这种假太监混入宫中,那他职位不保。


“哪里哪里,随口一提的事。”


陆鸣渊听到这话,微笑回应,心中却是警惕了起来。


他感觉上次看到的两个太监,应该不是普通人。


一般程序走的好好的,怎么可能出现两个没阉干净的太监?


一定是有人买通了关系,然后企图送人到宫中。


至于进宫的目的,暂时不得而知。


此时。


周凭福看了一眼四周,对着陆鸣渊小声道:“经过殿下的提点,末将特意注意了这两个,发现他们好似经常在您的殿外晃悠值守。”


“哦?”


陆鸣渊蹙起了眉头,很快又松开。


他现在知道这两个家伙是来干什么的了。


是来监视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