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28章 淮安王重回大众视野,京都争议,各方反应

第128章 淮安王重回大众视野,京都争议,各方反应

作者:柏拉图定式 返回目录

陆鸣渊认真的查看了大炎邸报的报道。


署名虽然有陆云卿,但主要出处写的是崇文王府和登闻鼓院联合发表。


陆云卿除了皇子的身份,还有一层读书人的身份在。


因为他曾凭借策论、经义、诗歌三样成绩问鼎了永安六十年的北方七州会元之位,如果不是主考官查看糊名,发现了此事,害怕皇子得状元产生较大影响,圣上会责怪他们监考查人无方,将此事禀报了圣上,这才没有让他继续参加殿试。


有人猜测,若是让八皇子继续殿试,很有可能是状元,毕竟他的成绩在七州之地,皆是第一。


状元之才这个名头,就是这么来的。


首先第一个标题来自登闻鼓院,今日鸣冤的人,赫然就是他,还将名字取的这般具有噱头,不知是谁授意。


登闻鼓院其中的一样职责,就是替天下万民伸冤,由大理寺复审,刑部通报,自有鼓院的君子儒士主持,以圣人之道复审,判定是否有罪。


有罪则照例处罚,无罪则禀告圣上,宣告无罪。


时不时就会有一桩大冤案,冒出来,被报道在邸报之上。


只不过今天鸣冤的主角是他,陆鸣渊。


陆鸣渊认为,这就是陆云卿的手笔。


登闻鼓院先将魔国妖女一案重新拿出来说了一通,指出了其中的诸多疑点,包括对六皇子的为人,还有妖女的修为实力,进行了十足的分析,指出了六皇子作案的不可能。


以及当初京城诸多高手大战,居然没有留住妖女,明灯司和三院修士简直就是在吃干饭,结论是:此案存疑,陆鸣渊可能是无辜的,背后有势力在掺和。


读书人说话没有一丝客气,公正直接,句句诛心。


第二个标题,关于佛祖舍利下落。


内阁本来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陆云卿这一报道,直接交代了舍利的下落,实际舍利已经被一股隐藏势力夺走,下落不明。


他与七皇子皆见证了此事,遭到了刺杀。


陆鸣渊一眼看出,陆云卿是在针对陆光景,针对无间阁。


将佛祖舍利丢失的锅扣在了晋王府头上,却没有言明,用神秘势力,隐藏势力这样的词汇概括。


本来这舍利是七皇子拿走的,现在晋王府完全是躺枪。


如果说前两个标题还不明显,那第三个标题绝对明显。


关于晋王府,你不知道的三两事。


包括对晋王府麾下的产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京城的帮派,青楼赌场,以及人口贩卖等晦涩产业。


将这一条报道在前两条之下,无疑是让人将晋王与无间党挂钩联想。


甚至最后,邸报还总结了一番。


京城出现了一个邪恶势力在针对大炎,不仅陷害了六皇子,还将大皇子,四皇子等人害死,取证正在进行,只是说了一个不负责的可能性,卖了一个关子。


三则标题报道看下来,陆鸣渊总结五个字。


针对晋王府。


陆云卿一党已经察觉到了晋王陆光景做的那些事情,并且开始了剧烈的反击。


第一次是在舍利之争上给了无间阁一个下马威,让琅琊王陆云万免遭其难。


第二次,是今天的这份大炎邸报。


企图将晋王府推上深渊高台,再重重的摔下来。


管你是真是假,帽子扣了再说。


手段十分高明,引起了帝京百姓的关注,有大量的吃瓜群众,甚至会引起朝廷的重视。


连锁反应就是三教背后势力都会察觉,分析其中的可能性。


无疑是将默默隐藏的陆光景剥光了,放在了舞台之上。


将此事搬到台面上,无间阁的人将无所遁藏,行动难度会更大,无法像之前那样为所欲为。


简单意骇,晋王和崇文王已经开始较劲交手。


只有一点,陆鸣渊不是很满意。


陆云卿为何执意要拉自己下水?


看着手中的邸报,陆鸣渊陷入了沉思之中。


唯一的解释是,对方希望自己跟七皇子一样,加入他那边的派系,一同对抗二皇子。


为了报答自己曾经的恩情,所以救他于苦海,就跟陆云万手持舍利遇刺一样。


可在陆鸣渊看来,完全是没必要的。


他不想淌这趟浑水。


也不想参与二皇子和八皇子的夺嫡之争。


“殿下看起来不是很开心?”


紫芸发现陆鸣渊的神情不太对劲。


她认为,殿下的口碑逆转绝对是一件好事。


殿下重获自由,并且无罪出宫,重新得到继承皇位的资格,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振奋的事情吗。


“怎么会。”


陆鸣渊勉强一笑。


实际上,他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认为,出宫太过危险,参与到二皇子和八皇子的斗争之中,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八皇子背后有圣人支持,可是二皇子又何尝没有?


齐行砚说过,传闻有一位天下棋手第十段的南周国师坐镇,也是一尊大佬。


不好招惹,他不愿参与,也不想参与。


老老实实的把命格集满,突破到武道十二境,这不好吗?


不呆在冷宫,「困龙于渊」如何能蜕变到第二阶段?


一旁的杨映婵看了新鲜出炉的大炎邸报后,狐疑问道:


“小叔,你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陆鸣渊轻轻一笑:“嫂嫂觉得呢?”


杨映婵的眸子里浮现出思忖。


若是淮安王是被冤枉的,那陆鸣渊他日也是潜力无限。


如果陆鸣渊当了皇帝,她是不是就不用在京城当人质了?


“我相信小叔。”


杨映婵现在对陆鸣渊的观感比之前好了一倍不止,前一段时间,两人基本天天晚上都要见面,读书闲聊,彼此已经极为熟悉,相互了解,让她在晚上没有那么乏味。


所以杨映婵内心还是相信陆鸣渊的为人。


陆鸣渊看着


望族王府。


一些家仆正在街道打扫。


平日没事的时候,偌大府邸也会显得有些冷清。


可就在此时,一道身影出现,速度极快。


“快。”


“快。”


“快快上报。”


“有事上报给宰相大人。”


人影出现,是兵部的官员,同时也是王府的族人,他骑着快马一路狂奔,进入王府之中。


“怎么回事?”


老管家听到声响,立马走出,眼神满是疑惑。


“淮安王殿下有赦免的机会了!”


“朝廷接受了登闻鼓院的请求,重新翻案!”


后者上气不接下气,还是把话说完了。


“殿下,赦免?”


“要翻案了?”


听到此话,老管家直接傻了。


这不可能吧。


但很快他反应过来,没有一点啰嗦,直接带人进屋去找。


书房内。


王和甫正在翻看一些遗留的折子,这些都是边境传来的消息,西北三州很不容乐观,魔障汹涌了很多,边境大量兵力减员,需要各大州郡的备用军队补上,其中要兵部的调度,多且杂。


此战他就说不该打,如今大败亏输,还要面临圣冥报复,骑虎难下。


他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此时。


一阵急促脚步声响起,老爷子不由抬起头来,望了过去。


管家身影出现,忍不住激动道:“家主,大喜事。”


“殿下遇赦,朝廷同意翻案调查!”


老管家出声,激动无比的道喜。


啪。


刹那间。


书房当中,王和甫手中的折子直接落在了案桌上。


他愣在原地,目光稍有那么几分呆滞。


“伱说什么?”


过了片刻,王和甫声音洪亮,再次询问了一遍。


老管家见自家老爷不敢相信,只能拉着兵部官员,让其解释。


“下官拜见尚书大人!”


“下官刚刚从刑部得到的消息,大理寺同意复审,由登闻鼓院监督,重新调查妖女一案,尚书大人,殿下重获自由有望了!”


兵部官员不愧是来自朝廷中央,没有任何废话,思路清晰,一句话将重点理清。


将手中邸报递上。


“好。”


“太好了。”


“极好!”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和甫身子忍不住颤抖,一连说了三句好。


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登闻鼓院有鸣冤资格,可朝廷未必答应,没有大理寺和刑部,这冤也申不了。


想联合多方官员,需要极大的能量。


他身为大炎宰相,自然可以做到朝登闻鼓院、大理寺和刑部施压。


但他不能,因为陆鸣渊是他外孙。


举贤不举亲。


帮急不帮亲。


皆是为了避嫌。


所以,是谁给了这么大的面子?


王和甫接过邸报,顿时恍然。


崇文王,陆云卿。


是当今如日中天的八皇子在背后帮忙。


怪不得。


昔日状元之才,已经成长为麒麟子,如今初显龙角狰狞,这番拉拢手段,当为明君。


王和甫深深感慨。


“总归是一件好事,渊儿无夺嫡之心,能出冷宫,做个富贵王爷,与陆云卿关系甚佳,能不被日后的崇文王猜忌,已经是极大极大的幻想。”


随着事件发酵。


淮安王陆鸣渊,大炎六皇子。


这个身份已经从大炎邸报上,再一次进入京城大众的视野。


佛祖舍利被偷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皇子被害,与佛祖舍利被偷,背后是同一批人,就是一件大事!


六皇子在百姓眼中,本来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


可重审消息的到来,实实在在让京城的百姓和读书人惊讶存疑。


一时之间,关于魔国妖女一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陆鸣渊风评不好,但并不意味着他外公风评不好,王家就是弱势势力,不意味着,冠军侯也是傻子,要把女儿嫁给六皇子。


正是因为这点,各种议论再次出现,部分百姓认为,陆鸣渊有可能是被冤枉了。


这就是议论,每一天都会变化。而且两面性严重,一定有好言,也一定会有恶语。


有不少人认为陆鸣渊罪有应得,不存在被陷害的可能,这些消息不过是有人在混淆视听。


即使复审,结果也是一样。


陆鸣渊这个人渣不应该得到赦免,希望鼓院的君子儒士能够明事理,不要包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