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210章 金麟幼龙,太子气象,凝龙魂,塑龙骨!

第210章 金麟幼龙,太子气象,凝龙魂,塑龙骨!

作者:柏拉图定式 返回目录

“为国立言?”


“陆鸣渊有这么大的本事?”


“嘶我没有听错吧?陆鸣渊居然要为国立言?”


“古今往来,为自身立言者常见,为国立言者?闻所未闻,这是要做什么?”


“为自身立言者,为圣人所为,国之立言者,确实没有出现过。”


随着陆鸣渊的声音响起,无数人震撼不已。


如若今日是陆鸣渊立言,说些什么激昂热血之言,他们绝对不会说什么,也不会有如此震撼,只当是得到太子之位,心花怒放、奔走相告之语了。


可陆鸣渊现在要做的事情。


是要为国家立言。


这是什么概念?


满朝文武都不敢为国家立言,天下这么多读书人,德高望重者也不少吧?


谁敢说为国家立言?自己都没有立言成圣,还为国家立言?


可他陆鸣渊就敢。


不但敢,而且还凝聚出了如此可怕的气运异象。


皇宫北门。


陆鸣渊踏出了冷宫之后,踏出了皇宫第一步,第一次呼吸到皇宫之外的空气,他深吸一口气。


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自由。


我只是想快乐的活着,这有什么错。


你们为什么要逼我!


什么太子.


什么和亲.


都是狗屁。


等我熬到第十三境武圣,大炎自然而然,就是自己说的算。


父皇,您在背后的所作所为,儿子今天记下了。


只可惜,老天爷没有给自己这样的机会。


一道卓尔不凡的身影,踏出皇宫,身边有三位各有千秋的侍女拱卫,一袭深红太子蟒服,玉带环腰的陆鸣渊,双手负手,龙冠屹立,身姿显眼,脸上尽是意气风发。


他目似星辰,双目炯炯有神,貌如神祇,气质宛若谪仙。


只不过他没有静止不动,而是高声而出:


“大炎既得天命之前,自十国而起,上承大周,下开盛世,太祖立国,救苍生万民于水火之中。”


“大炎之魂不可磨灭。”


“边境长城之耻不可忘却。”


“近日,孤闻圣冥有和亲之举,自问祖宗,大炎太祖以来七代帝王,未尝有和亲之举。陆鸣渊一介纨绔,不知国体,不知军务,但知荣辱。遂后辈不才,望大炎太祖在天之灵,显于此世铸我中土之魂。”


“大炎国言,第一条。”


“不和亲!”


陆鸣渊此言一出,一旁的三位侍女帮忙传令,对着帝京传音。


声音顿时传遍整个皇城。


雷池道院。


慈航仙子隋玉清,望着这一切,眼神当中满是震撼。


前些日子,她从云清禾的口中,知道了陆鸣渊因为和亲之事,产生了心结。


六皇子似乎并不想这么早出宫。


但是因为大冥女帝的缘故。


点明了要他入赘。


以及太子之位的早早确立,都造成了陆鸣渊如今的左右为难。


所以她算了一卦。


卦象却很复杂。


或许,这就是玉清祖师口中的困难?


她希望能让陆鸣渊走出困境,只是在她看来,陆鸣渊这个困境,还是比较难的,想要解开,需要一定的时间。


却不曾想到陆鸣渊没有选择妥协,没有和亲,也没有得了太子之位,就白白受着,而是打破规矩,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国立言。


隋玉清或多或少,猜到了陆鸣渊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了自保。


如果不这样做,或许他真的只能被内阁所摆布,入赘魔国,保全大炎江山的稳固,成为当今圣上的牺牲品。


毕竟大炎之中,不看好他的人,可太多了。


这是她无法想象的困难。


面对和亲这件事情,隋玉清也想过很久,如果是她,会怎么办,但是都没有半点办法,她也认为和亲不妥,可她找不到办法去解决这件事情。


只能保持沉默。


身份越高,地位越高,所思考的事情就越多,一时的热血,一时的意气,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尤其是自己,也已经不是少女了。


成熟的心迹已经让她考虑很多事情,有了顾虑。


可陆鸣渊做到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他打破了规矩。


想利用太子之位,告诉天下人所有人。


他不可能去入赘和亲!


内阁之中。


听着陆鸣渊的声音,首辅袁玄罡陷入了沉默。


今日陆鸣渊为国立言,如若成功,将会给朝堂带来巨大的变化。


他身为圣上的爪牙,自然清楚陆鸣渊的现在身上的力量有多强,周围遍布诸多势力的布局,对于圣上来说,或许不足以畏惧。


可对他来说,却如履薄冰。


他是推进和亲的幕后推手之一。


圣上的默许,其实是不想背负万千百姓的辱骂,这个骂名,只能由他来背。


他在首辅这个位置,唯一的作用,就是如此。


这個淮安王,若是入主东宫,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能会找他算账?


不知道。


他沉默了,心中瞬间盘算了无数事情。


可此时此刻。


大炎京都。


所有人痴痴呆呆地看向陆鸣渊。


“不和亲!”


此言震耳欲聋。


满朝群臣不敢说的话,他陆鸣渊敢!


北门出口。


两旁百姓在高楼之处,痴痴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大炎王朝这次和亲,让他们感到压抑,感到愤怒。


作为一直以来的宿敌大冥圣国,居然要大炎未来太子入赘,这本身就是丢人现眼的事情。


但很多百姓其实心里知道,朝廷既然这样选择必然有朝廷的想法。


他们这种平民百姓也没什么好说的,议论两句,谩骂两句,也就算了,而后陆鸣渊作新一代大炎太子,为国立言,第一条便是不和亲,这让他们无比的激动。


给人魔国入赘和亲,固然是和平的表现。


但这何尝又不是给人一种示弱表现?


大炎王朝所面临的困境,就在这里。永安帝知道若和亲。百姓不答应,必然民怨四起,大炎子民都会怪罪他,认为他和亲丢人。


所以才不说话,将影响力降低到最低。


可如若不和亲,边境骚乱,百姓提心吊胆,住在京城的百姓,感受不到那种恐慌。


可住在边境的百姓,却知道这有多恐怖,每到深夜听到有阴风呼啸,妖魔入境的声音,就吓得浑身发抖全村人不敢睡好一个安稳觉。


就怕圣冥来人,烧杀抢掠,尸骨无存。


所以为了百姓,首辅都宁可背负骂名,可若问他心中甘不甘心,他自然也是不甘心的。


只是这一切都没有任何办法。


而眼下。


陆鸣渊的出现,打破了一切僵局。


首辅袁玄罡用灵识望着这一切。


那皇宫远处,陆鸣渊光芒万丈,他看似喝醉酒了,可却给人一种世人皆醉他独醒的感觉。


另一道头角狰狞的金麟巨龙冉冉生起,虽然幼小,可已然成形,汇聚在陆鸣渊的身上。


陆鸣渊神情平静,再度开口:


“不赔款!”


大炎王朝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年前,某帝王被俘虏到北方去的,也从未向外赔款,战败则修生养息,赔款之事,丢人现眼。


“不割地!”


这片土地,只有内斗割据的损失,没有送给敌国异邦的道理,此乃耻辱,不让一土一城,否则不为泱泱上国。


这就是陆鸣渊的真正目的。


给予大炎百姓一个信心。


自己这位太子,站在他们的那一边。


肯定是大炎的尊严,高于一切,胜于一切。


“不称臣!”


大炎王朝是上国,无论面对任何王朝,自今日起不可称臣,大炎的臣子高于一切。


大炎的子民也高于一切。


声音在耳边久久不能消失。


传遍京都每个人耳中。


陆鸣渊现在为国立言。


倘若当真立下国言,大炎国运将会增强,自己非凡的太子气象也赫然成形。


皇宫门口,随着声音的扩散,已经出现了许多人。


大家都想知道,这位新上位的太子,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子。


居然能说出这样的国言。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陆鸣渊心如止水。


他今日所言,既是为大炎所言,也是为自己心中不平所言。


一个国家。


即便遇到任何问题也绝对不能以和亲来解决。


这并非是意气之争,而是国运之争。


大炎王朝不需要和亲,也不需要靠牺牲自己,来换取和平。


和亲的好处是边境太平,但并非民心所愿。


然而这几日的思考,陆鸣渊找到了打破眼前困境的点。


既能不被太子之位限制,又能摆脱和亲宿命。


如卦象所言。


为国立言。


既然大家不敢戳破这层窗户纸。


那就让他来吧。


他什么也不怕。


有种就把他的太子之位收回去。


如果这种情况下,父皇还能把入赘魔国,他答应,天下百姓也不答应!


太子气象逐渐形成,金麟幼龙逐渐变大。


塑造龙魂,借助大炎国运铸龙骨,让他身上凝聚的异象栩栩如生。


陆鸣渊的每一句话,没有去夸赞大炎王朝,而是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勾住生活在这片土地人们的悲愤。


三百多年前,大炎太祖出世,一介布衣,横扫中土诸多王朝,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以武立国,定鼎天命。


而今大炎王朝居然要以和亲来换取太平?


这岂不是耻辱?


国有国骨为上国。


人有傲骨为君子!


何为不和亲?


堂堂中土泱泱天命大国,岂能靠女子和亲来平息战乱?


陆鸣渊看到眼前的人越来越多,说出最后两句真言: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当这十个字出现这一刻,大炎皇宫祖庙当中,一束光芒冲天而起,整个祖庙震颤。


无数人将目光看去。


这一刻,即便是永安帝也坐不住了,他露出惊愕之色望着祖庙。


此时祖庙上空,光芒璀璨夺目不已,那是一道人影。


一个身穿布衣的天子。


大炎太祖。


布衣天子。


没有奢华的龙袍,也没有高高在上的目光,一切都显得很平凡,可就是这般的极致平凡,却拯救了一个国家。


平推了十大王朝。


这便是大炎太祖。


不愧大帝之名。


“拜见太祖!”


这一刻,皇宫当中,永安帝直接跪了下来,朝着大炎王朝的太祖宗拜去。


此乃大炎王朝的创立者。


谁敢不尊?


皇帝一跪,皇宫内所有人立刻跪下,臣子也好,妃子也罢,太监侍女全部跪下,不敢直视这位太祖。


陆鸣渊简简单单十个字,将大炎太祖召唤而出,这等伟力,也唯独儒道才能做到。


随着大炎太祖的出现,京都百姓也纷纷跪拜下来,没有人不尊重这位太祖。


大炎没有张口闭口奴才一般的跪拜礼。


可面对这位皇帝人们是由心的跪下,因为这位皇帝他爱民如子,他是真正将百姓放在心上。


嫉恶如仇。


他曾颁布律法持大炎律本者,可入京告状,所有官员不得阻拦。


有百姓这般做被官员拦截,甚至牵扯到一位王爷。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以卵击石,想要击败一位王爷这可能吗?


这不可能。


古往今来,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屁民而已。


但结果呢?


太祖知晓此事后,雷霆大怒,所有阻拦官员全部处于极刑,至于这名犯事的王爷更是满门抄斩。


这就是太祖所做的事情。


他视民为子,虽然有一些人谩骂他想要抹黑他可结果呢?


百姓的眼睛雪亮,他们知道太祖所作所为,他们尊重太祖。


太祖驾崩,举国悲伤,家家户户都挂起白布,是真正的爱戴。


如今太祖出现,虽然世人知道这位太祖,不是真正的太祖,而是他的精神。


可人们依旧跪下发自内心的敬重。


而当这两句话出现后。


皇帝镇守国门,君王宁死不屈,绝不苟活,已然真正成为了大炎国言。


这是皇帝意志。


大炎意志。


更是陆鸣渊前世最钦佩的国家意志。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纵然凄凉。


可骨气在。


输在天意,并非输在民心。


陆鸣渊有感而发,他将心中的想法写出来。


为自己塑造龙骨,何尝不是为大炎塑骨。


塑国家之骨。


感染无数百姓。


而五句真言一出,瞬间引来哗然一片。


无数人们望着这一幕,他们内心遭到巨大的冲击。


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本来打算睡了,看到群友和大家的催更,趁着余温和手感,还是码完吧。


今天凌晨发了,那白天就没了,先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