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香火即流量,我乃网络仙君 > 第22章 积怨成祸

第22章 积怨成祸

作者:大兜虫 返回目录

在满心忐忑中,聂台踏入天庵地宫。


因为未得传召,他只能和一众阴魂仙家规规矩矩站在大堂外,恭候随时可能的召见,心中更是反复排练着觐见台词。


对于此番觐见,他颇有几分自信。


别看他只有日游之境,却天生本命神通【闻香识物】,对于阴间各类金石药材,有着超人一等的辨识能力。


这令他常常能够沙里掏金。


关于这一点,他从未与人提起,旁人也只是当他独具慧眼。


现在他决定毛遂自荐,展露锋芒。


互联网是他见过最诡诞,也最实用的祈神术,有县君背书之下,顾伯公必然如日方升前程似锦。


正所谓: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此时若能拜入顾伯公门下,以后少不了他一个从龙之功。


“哒哒哒……”


一阵细微脚步声,打断了聂台的浮想联翩,循声望去,便见卜善生已然退出大堂。


他心中一喜,下意识整理一下衣衫,准备觐见顾伯公。


不想,卜善生却一脸喜色的走过来,朗声宣布:


“承蒙顾伯公垂青,诸位姓名已列堂单,从今以后,诸位便是顾伯公的人,还望诸位戒骄戒躁,勿忘伯公福泽之恩。”


“喏!”


众阴魂仙家纷纷拱手致礼。


“诸位且随我来。”


卜善生点了点头,随即招呼众人离开。


聂台愣住了。


这、这就结束了。


“善生,顾伯公不再召见我等?”聂台下意识追问道。


“承蒙顾伯公信任,他老人家已经将立堂口之事,全权交予我来处理,自然也就无需再召见尔等。”


卜善生顿了顿,又道:


“对了,我等既立堂口,就得按照规矩办事,以后莫要随便称呼。”


聂台闻言脚步顿时一僵。


他看着卜善生有些陌生的背影,半晌忍住退出念头,一咬牙跟了过去。


……


……


“有趣,这是权力使人性异化?还是在建立威信?”


以己土神通,观察卜善生的顾云礼,一脸若有所思。


对于卜善生,他根本谈不上信任。


之所以让他全权负责出马堂口,不仅是因为无人可用,更是因为出马堂口对他本就可有可无。


之所以还要讨要封堂单,除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之外,也是想借此培养嫡系人马。


当然,这些只是他随手落下的闲棋。


成与不成都无所谓。


在这个将天地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个人实力才是关键。


因此顾云礼略一观察,便收回目光,默默吞吐香火修行起来。


修行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然而对于执掌数据道意的顾云礼来说,修行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期待。


因为他能看到每一分努力所带来的进步,哪怕微弱到小数点之后,依旧给他极大激励。


在他默默修行中,通灵之境修炼进度,也在坚定不移的缓缓提升。


修行无岁月,悟道不知年。


在顾云礼醉心修炼之时,互联网也在砍一刀的裂变下,肆意传播。


最初,没人在意这场传播。


这不过是一场显圣的惊叹,一次随手相助的香火,一场人情世故的往来,一次沟通远在县城的子女。


直到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互联网之时,很多人才恍然发现,生活似乎在一夜之间多了一抹异色。


乡民愚钝,会使用互联网的人依旧很少。


很多人甚至仅仅其当做神灵膜拜。


毕竟焚香即显圣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十分廉价,但也总好过请香之后,无动于衷的神灵吧?


乡民尚且如此,识文断字之人在知道互联网之后,更是彻底沉迷其中。


通讯之能尚在其次。


习惯了慢节奏生活的他们,也没那么多紧急信息交流。


然而社区功能,却令本就娱乐匮乏的识字群体,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信息爆炸。


睡前一炷香,熬到明月光。


很多帖子,明明就是无聊灌水,但依旧令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偶尔分享身边趣事,便引来无数围观,这种关注感,叫人莫名兴奋,甚至不惜编造各种故事,也要吸引大家的关注。


更有人在此寻到了志同道合之辈。


偌大社区,俨然成了“香火瓦子”,叫人恋恋不舍。


如此更别提修行版块所带来的修行热潮。


雍县甚至已经有人公开叫卖《拜斗星沉录》!


不过,当社区上有人大骂,此乃假货之后,这些二道贩子的生意,基本也就跌到了谷底。


尤其是一些试图走捷径之人,在买书之后,怎么也修炼不出名堂时,顿时气得破口大骂,直言假货云云。


行动力强的,甚至找到二道贩子暴揍一顿!


根本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没天赋。


一个个为了保证功法安全,只能咬牙找人砍一刀。


死气沉沉的雍县,俨然在互联网的搅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殊不知,当民间一片欢呼雀跃时;


各大土地、山神、河神,直接气红了眼,可谓怨气冲天。


他们香火本来就少。


经过互联网这一翻搜刮,直接跌到谷底。


不少村民,为了省下供香,甚至直接克扣“家神”香火。


更有甚者,不再供奉家神,直接将其送入阴庙之中,而后将云礼神像请入家中。


引得无数毛神恨得牙根直痒痒,恨不得杀上天庵村,将顾云礼拖出土地庙剥皮吃肉,挫骨扬灰!


正所谓,积怨成祸。


一时间,偌大雍县犹如火药桶般,岌岌可危。


……


……


变革的潮水裹挟着无数个体滚滚向前。


有人在潮水中窒息;


也有人拼命爬上浪尖,想要做那弄潮儿。


经过十余日的长途跋涉,赵存远终于抵达流云观山脚下。


流云观,建于云锦山麓,占地千亩有余,一望无际的农田,绵延至视野尽头。翠涛如海的山林,遮住流云观的奢华,几点脊饰翼角点缀其间,更显神秘。


赵存远看着远处的山门,脸色潮红,呼吸急促。


身体在这一刻,仿佛凭空生出几分气力,催促着他快些拜入山门。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曾经弃他如敝履的道人们的惊讶表情!!!


前往流云观的路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大多都是过来上香祈福的信众。


赵存远混迹其中,不显山不显水。


不过,当他迈入正堂,准备购置香火之时,一名庙祝走了过来。


“道友瞧着面生,敢问此来何事?”


赵存远闻言满心激动,更为得意。


不愧是流云观,一眼便看出他是修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