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 第55章 行走间的破绽,泰隆帝的期待!

第55章 行走间的破绽,泰隆帝的期待!

作者:沉默的不言 返回目录

如果白胡子海盗团抢劫大乾海军的灵晶船,是无意的。


他们在抢劫之前,并不知道对面是大乾海军运输船。


那么一切好说。


杨安只需要找到白胡子海盗团背后的势力,跟他们打声招呼。


相信他们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海盗团跟一个未来的大乾亲王作对,会第一时间将白胡子海盗团的所有人全都捆好,打包好的送到他面前,让他处理。


这么一来。


杨安的封王考核任务,也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完成。


人情世故嘛!


他也懂。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降低自己在封王考核中的评价和评分?


杨安根本就不担心。


毕竟政治的艺术在于妥协。


杨安就不相信大乾天子,以及大乾宗人府里的那些皇室亲王郡王们,会不知道这么做才是最快,最省力,最政治的处理办法。


能够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当然,这也是因为白胡子海盗团的背后势力,有足够的实力让杨安,或者大乾朝廷这么做。


你若换个实力弱点的。


杨安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個问题,直接就会对白胡子海盗团动手,甚至有可能的话,他也不介意顺手将白胡子海盗团背后的势力给灭掉,借此来达到利益最大化。


可惜,在杨安的推测中。


白胡子海盗团背后的势力,应该是魔六道中的血魄宗,一个传承数万年,实力和底蕴都深不可测的魔宗圣地。


这样一个魔宗圣地,绝非现在的杨安能够抗衡。


杨安也不觉得大乾朝廷和大乾皇室,会为了自己对血魄宗动手。


九宗六道,天下十二世家。


这些神州顶级势力,真要那么容易拔除。


朝廷早就将他们彻底铲除了,哪还会留到现在。


所以杨安并不觉得,泰隆帝给自己出这么一个考核任务,是想让自己挑起朝廷同血魄宗的争斗,找个理由对血魄宗出手。


因此,只要血魄宗将白胡子海盗团交出来,让自己顺利完成封王考核,杨安也不会继续深查下去。


毕竟他的封王任务是剿灭白胡子海盗团,而不是剿灭血魄宗。


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


你好,我好,大家好。


无疑是最好的。


而等到自己实力能够无视血魄宗,乃至是九宗六道,天下十二世家时?


那么不好意思。


我不吃牛肉。


可惜,现在不是杨安要不要为难血魄宗。


而是血魄宗要不要为难他。


如果白胡子海盗团抢劫大乾海军的灵晶船是有意的。


是因为有受到血魄宗高层人员指使。


那么这次的封王考核任务,对杨安来说,就不是一般的麻烦了。


到时候,杨安所需要面对的,恐怕就不仅仅是白胡子海盗团了,还有血魄宗这一魔宗圣地的暗中阻挠。


同时,白胡子海盗团袭击大乾海军,也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说不得这里面还会有更深层次含义。


“应该不至于吧!?”


“只是一个皇子封王考核,需要跟九宗六道对上?”


“这肯定是不能。”


杨安摇头,在心里自我安慰道:“最大的可能,也不过是朝廷同血魄宗的一个底层小小交锋,而不是让自己带人跟血魄宗大打出手,死斗到底。”


“所以我完全没必要自己吓唬自己。”


只是一个皇子成年的封王考核罢了。


怎么可能让他带人跟血魄宗大打出手。


肯定是他想的太多了。


…………


宣政殿!


“如何?”


“你觉得十三皇子能否坐镇海洲之地?”


沈千秋刚刚宣旨返回,便听到泰隆帝的询问。


此次泰隆帝之所以让沈千秋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前往乾东九院宣旨,也有带着其他目的的,为的就是让沈千秋暗中观察下杨安的真实情况。


不是泰隆帝怀疑什么。


而是他想要确定下自己这个儿子,能不能担得起海洲封王的担子。


如果杨安真的不错。


泰隆帝不介意册封自己这个儿子为海王,代自己管理海洲,乃至是南洋之地。


但如果杨安的武道修为、性格和能力,并不足以坐镇海洲。


那么泰隆帝就不得不考虑,要不要在杨安这一次的封王考核中给他添加点难度,让他放弃海洲封王了。


沈千秋听到泰隆帝询问,稍作沉思,随后斟酌道:“启禀陛下,依奴才之见,十三殿下完全能替陛下坐镇海洲。”


“哦?”泰隆帝听到这个回答,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问道:“为何这么说?”


沈千秋有些犹豫道:“回陛下,虽然十三殿下隐瞒的很好,但奴才依旧觉察到了十三殿下的武道修为并不是刚刚突破先天境界那么简单。”


“并且……”


沈千秋说到这里,十分肯定道:“并且,奴才敢肯定,十三殿下除了修炼【青帝长生法】外,一定还有修炼某种强大的炼体功法。”


“强大炼体功法吗?”


泰隆帝听到这里,若有所思。


沈千秋却是无比肯定道:“不错,就是炼体功法,虽然十三殿下有通过某种秘法封锁了体内气血,但他在行走间,却是露出了一丝破绽。”


“奴才通过聆听十三殿下的走路声音,发现十三殿下的身体重量远远超过了普通先天武者。”


“这代表着十三殿下的炼体境界已经达到了极深地步。”


“奴才怀疑,十三殿下的炼体修行已经到了传说中的金刚不坏境界,金肌玉骨,血如汞浆,绝非是虚妄。”


作为一尊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师。


并且还是一名老牌的武道一品大宗师。


沈千秋的经验何其丰富。


哪怕杨安有通过秘法隐藏自己的真实修为境界,却也让他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异常之处。


尤其,沈千秋作为泰隆帝的贴身太监,早早就练就了一双有着超凡听力的耳朵。


他不仅能在相隔数百米远的距离听到人的脚步声,还能从各种脚步声中推测出具体人数,乃至是来人的身形重量,武道修为境界等。


这样的超凡听力。


并非是沈千秋天赋异禀,而是锻炼和琢磨的久了,唯‘耳’熟尔。


“肉身金刚不坏,金肌玉骨,血如汞浆。”


泰隆帝听完沈千秋讲述,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莫名笑意,道:“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仅凭这一点,在心思方面,就已经不比老大他们几个差了。”


“朕很期待,自己这个儿子,又将会给朕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