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七十九章 媒体的吹捧,学者的好奇,越是天才就越自信!

第七十九章 媒体的吹捧,学者的好奇,越是天才就越自信!

作者:不吃小南瓜 返回目录

系统任务的难度,可以用‘氪币数量’来评价。


B级任务,需要100到1000科研币。


A级任务,需要1000到10000科研币。


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论证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难度级别自然是非常高的,任务需求9000科研币也是在意料之中。


9000科研币,确实很多。


只靠系统给的‘保底工资’,每天增加一个科研币,完全靠氪金完成研究任务,需要长达25年时间。


“如果是自己进行研究,只在关键节点上使用科研币来寻找方向,肯定能够大大节省时间。”


“但是,再节省也要几年吧?”


张硕预估了一个时间。


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具体需要多少时间也不确定,也有一种可能是研究的方法复杂,而不是研究论证的过程复杂。


这是没有答案的。


他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放弃了任务,随后建立了弱化难度的任务——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解的正则性论证(难度评估:A)。】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6000。)


“放弃!”


再建立一个——


【研究项目名称:考虑间断奇点论证NS方程的光滑解(难度评估:A)。】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8000。)


“放弃!”


再建立一个——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的奇点问题研究(难度评估:A)。】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7000。)


“放弃……”


“——!”


他是想建立一個NS方向相关的分支性研究,可不管怎么样去进行描述,任务难度都非常高。


但是,仔细一想也很正常。


不管是‘正则性论证’、‘考虑奇点问题论证光滑解’,还是直接‘研究奇点问题’,都和解决NS方程问题相差不大。


NS方程问题的描述是‘论证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听起来非常的复杂,但可以用一句容易理解的话来形容——


“研究方程的强解问题。”


强解,也就是方程存在的、唯一的解。


NS方程实在是太复杂了,复杂到想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都很不容易。


这样的方程想要求解自然非常困难,要证明其解是存在的、唯一的,并且在规定条件下,解还有连续特性,自然就成了世界难题。


NS方程论证最大的阻碍就是可能存在‘奇点’。


比如,一条笔直的线。


如果不知道其函数表达,只是看到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是否在某个位置,会出现突然间的断点或转折。


这就是方程‘奇点’问题。


现在绝大部分NS方程光滑性的研究论证,都建立在‘假设不存在奇点’或者‘不考虑奇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所以论证‘奇点’问题,就解决了NS方程的大部分问题。


“这种研究肯定不行。”


张硕可没考虑要解决一个世界数学难题,尤其还是动辄需要几年、几十年的问题。


现在要做数学研究,也应该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又或者是擅长或感兴趣的方面。


比如,计算数学?


“对啊!”


“计算数学!”


他马上建立了一个新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的数值模拟算法(难度评估:B)。】


【进度:21.051%。】


(任务可提升至A级。)


(任务可取消,当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500。)


“任务可提升至A级,应该是因为计算结果存在精准度问题?”


“进度已达到21%……”


“之前的研究对NS方程也是有效的,只不过计算根本不会有明确的结果。”


张硕思考了一下,再看向任务顿时很满意。


这才是想要的研究。


数值模拟,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来求出近似解,所以研究也可以认为是‘NS方程近似解的通用算法’。


之前他研究过二阶偏微分方程的通用算法,其中的方法论内容对于NS方程计算近似解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只不过效果非常的小而已,但也让进度直接达到21%。


现在继续研究,下一步的思路都变得很清晰。


在想好了研究内容以后,张硕就干脆待在办公室里,默默的钻研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变暗才回过神,发现进度提升了‘0.4%’左右。


一个下午,提升0.4%。


如果研究没有阻碍,花费几个月时间也能够完成。


前提是,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专心去思考。


这么一想,难度也不低。


张硕摇了摇头,趁着最后时间去食堂吃了个饭。


等回到了宿舍里,他就见黄凯激动的迎过来,“张硕,你终于回来了!”


“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你太牛了!”


“你和那个欧洲人一起合作的研究,竟然能证明高能所cp组不可能发现cp破坏信号……”


张硕愣了一下,“连你都知道了?”


黄凯拍着胸部,自信的道,“那当然了,我可是时刻关注你的研究!”


“看,新闻!”


他说的拿出了手机,翻开了一页新闻递给张硕。


张硕愕然。


这才明白黄凯是怎么知道的。


他早出晚归,根本没有说过自己的研究。


在去高能所计算中心前,就连罗勇军、孙兴利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内媒体做报道了。


黄凯递过来的新闻报道,是对于核子组织数据中心发布信息的论述,直白来说,就是翻译转载。


这种正统的报道很难吸引人,根本没多少人能看得下去那些复杂的介绍。


张硕也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相关内容。


好多媒体的报道围绕他个人来进行,也有一些媒体则是谈起了研究对cp组的影响问题。


这就是倾向性的问题。


国内的报道和国外的风向是不一样的。


国外的报道倾向于突出阿戈斯蒂尼团队以及研究本身,国内的报道更倾向于围绕张硕,因为张硕是一个中国博士生。


一个国内在读博士生和一个国外著名的研究团队进行合作,本身就是吸引人的点。


《南江报》发布的内容就具有代表性,“张硕是苏东大学的在读博士。”


“阿戈斯蒂尼团队是核子组织重要的数据小组,他们特别来到苏东大学找张硕进行研究合作,说明张硕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级别。”


“这体现了苏东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


“张硕是特例,也不是特例。苏东大学的教育水平,已经在跨入了国际一流水准,学校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毕业生并选拔精英人才为教育宗旨。”


“在国际上,苏东大学……”


《南江报》围绕张硕和苏东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吹捧,也让倾向于东港大学的媒体看的有些郁闷。


他们觉得《南江报》的报道有误。


张硕在东港大学上的本科、读的硕士,读博的时候才去了苏东大学,然后就快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这样一追究,张硕明显是东港大学培养出来的。


但是,他们又没办法辩驳。


难道公开说,张硕是东港大学培养出来的,然后对东港大学的教育水平进行一顿吹捧?


到时候,网友肯定会翻旧账,又会谈到东港大学取消了张硕的硕士学位问题。


哪怕恢复了又怎么样呢?


这件事已经定死了。


东港大学就是取消了张硕的硕士学位,是因为网络舆论的压力才重新开启的调查。


所以,东港大学是培养了人才,再扼杀人才吗?


这些媒体只能继续郁闷着,然后找一个其他的切入点进行报道。


最好的切入点就是cp组。


“张硕和阿戈斯蒂尼团队合作进行的研究证明,cp组的实验不可能找到cp破坏信号。”


“也就是说,cp组无法达到想要的目标。”


“十几年的投入,十几亿的资金,cp组或许应该考虑暂停实验……”


一系列的报道引起众多舆论热议。


一般来说,学术领域的研究,放在大众舆论上很难引起波澜。


主要还是因为张硕。


之前张硕就成为了舆论主角,他的名字还和‘抄袭事件’联系在一起,并被深深印在很多人的心中。


现在又完成了一项研究,还是和国际著名的团队合作,并证明了另外一个团队的研究无效,其中每一个点都能引起舆论热议。


在众多的议论中,研究似乎已经被确定下来。


高能所物理中心赶忙进行辟谣,主要说的有两点,第一就是,张硕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证实。


第二是,cp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他们还进行了科普宣传,解释寻找重子cp信号的重要性,也提到cp组的国际级成果。


同时,也有一大堆的学者站出来做解释。


很多人才终于明白过来,是张硕完成的研究没有被确定。


如果张硕的研究被确定下来,就证实cp组无法发现重子cp信号,也就意味着cp组必定受到巨大影响。


反之,研究是错误的……


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张硕是和阿戈斯蒂尼团队合作进行的研究,没有花掉一分钱的经费,能怎么样?


很多人立刻看向了七月份要进行的高能物理会议--


ICHEP。


这或许是高能物理会议在普通人群体中受关注最多的一次。


甚至,还有一些媒体提前进行了申请,希望能够对会议进行采访和直播。


当然采访对象是张硕,最多再加一个阿戈斯蒂尼,或者是cp组的人。


其他学者完全没有看点。


直播,当然也针对张硕和阿戈斯蒂尼的合作报告,其他的报告做直播也不会有人感兴趣。


……


在报道传送到国内以后,学术界对于张硕的研究关注增加了很多。


重子cp信号的测定,是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cp组,是个大型团队。


其中牵扯的院士就有三个,两个已经处在半退休状态,还有一个就是直接负责人谭志明院士。


cp组的研究员有几十个。


其他的工作人员,包括设备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等有几百人规模。


cp国际合作组,也有超过一百名学者。


到现在为止,cp研究项目投入规模超过十个亿,后续准备追加的投入也超过两个亿。


如此多的人员,如此庞大的经费……


若是被证明无法找到重子cp信号,会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一大群人都想知道,研究有多大可能性通过会议审核。


他们实在太好奇了。


这时候,影响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如果研究是张硕单独完成的,到现在根本没有人会理会,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研究是正确的。


阿戈斯蒂尼是顶尖的数据专家,他的团队完成的研究就不一样了。


即便结果再疯狂也会有人相信。


这天,高晓红来到了计算机房,她是知道张硕在才过来的。


她站在张硕身边,面色复杂,“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反对我加入cp组了。”


她的心情确实很复杂。


本来以为……


结果证明自己想多了,但张硕总归是为了自己好。


她摇摇头,继续问道,“你觉得伱们的研究有多大概率是正确的?”说完补充一句,“好多人让我问你。”


她拿起手机,给张硕展示了一下群组聊天。


张硕直接听笑了。


他盯着高晓红,开口道,“晓红姐,你应该去问别人,如果让我说肯定是百分百。”


“我对于研究有十足的把握!”


高晓红顿时恍然,谁会对自己的研究没信心呢?


越是天才,就越自信!


“我们的报告肯定能通过审核,所以我最初就建议你不要加入cp组。”


张硕和高晓红又说了几句,就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研究是要一步步来的。


一个星期,进度提升了2.97%。


这个速度有些慢了。


张硕就感觉很慢,他有点怀念和罗勇军一起进行研究的感觉。


“或许,还是需要有人一起合作研究?”


“计算数学……”


他扭头看向罗勇军。


罗勇军表现的很焦躁,他根本坐不住,在房间里不断走来走去。


有时候,还停下来傻傻的笑上几声。


张硕看的有点懵,他有点担心的问道,“罗老师,你在干什么?”


“我这是激动啊……”


“激动?为什么?”


“你不知道?”


罗勇军快步走过来,双手用力撑在桌上,“《数学年刊》下一期要来了,我们的论文就要发表了!”


“不是明天吗?”


“只是明天了!”


“额~~~”


“明天就发表了!”


罗勇军又继续踱着步,然后坐下来试着保持平静,可很快就又站了起来,干脆朝着门外走,“我去一趟科技处,再找高明聊几句。”


“很管用!”


他走到门口,转过头露出洁白的牙齿,“每次和他聊几句,心情就能变得很平静。”


“额~~”


张硕愣了半天,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高主任,真是为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