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个年轻人太了不起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个年轻人太了不起了!

作者:不吃小南瓜 返回目录

“理论框架包容性太强了,四大力代入都会被框在其中。”


“这会是个四大力统一的理论框架!”


“它的数学构造,已经完美到不能不支持的程度。它一定会存在、一定是存在的!”


冯如晖盯着白板上的内容,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激动。


严明认可的点头,“从来没有见过,看来就是张硕自己研究的。”


“了不起!”


“真是太了不起了!”


他们谈内容的时候,周围有不少人都听着,最开始感觉还很正常,但到最后表现的甚至有些狂热,就让人无法共情了。


主要是,其他人看不懂、不了解。


曹孟波忽然开口道,“我也没太听懂,但不管什么实验方向,我们计算中心都相信张硕教授。”


他认真看着其他人,“张硕教授就是能行!看看我们的算法,偏差分析,在完成之前谁相信呢?”


“没人相信,想都想不到!”


“这种算法有什么理论支持吗?有其他人说起过吗?所以不管什么实验方向,我们都支持!”


曹孟波似乎是在搞个人崇拜,但却非常有说服力。


很多科研领域都是要相信‘人’,而不是相信什么理论、什么报告。


任何研究都是人来完成的。


有些项目申请报告上说的天花乱坠,好像拨了经费就能够有大成果,但大部分时候,经费都是一去不复返。


有些项目申请只是一提,申请马上就通过了,因为申请人是可信的。


只要申请人是可信的,没有理论支持也可以去转方向,研究就依旧能够有发现。


另外,大部分新方向的物理研究都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而张硕能够自己去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并得到被严明、冯如晖教授肯定,其实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很多人都这么想,包括高洪利、石秋玲、徐建明,甚至是所长吴建宁。


其中肯定不包括谭志明,cp组就是谭志明的心血,他希望cp组顺着原来的方向研究,而不是去改造设备去做其他实验。


他朝周围人开口道,“自己塑造的理论,又能有什么说服力?”


“做实验研究,自己创造一個理论?这是在按照剧本过家家吗?”


“这种理论有国际认可吗?”


“理论完善吗?”


“他把实验项目当成了什么!”


严明和谭志明间隔两排,他听罢顿时不满道,“实验研究还需要完善的理论支持?谭院士,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吧?”


“高能物理领域,哪一个理论是完善的?粒子标准模型完善了,我们还需要做实验吗?”


谭志明没想到严明会当面反驳自己,他马上恼怒回道,“粒子标准模型并不完善,但国际上是认可的。”


严明马上反问道,“所以你们的实验研究只能模仿国外?国际认可,你们就做,国际不认可就不做?”


“这样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


谭志明又要说什么,严明没有给机会,而是直接道,“任何理论只要没有被实验否定,就是可能存在的。”


“这是理论物理的基本规则!”


“我专业研究弦理论,我认为张硕教授塑造的理论框架很完美,甚至从基础来说,包容性还要高于弦理论。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谭院士,如果你觉得不妥,可以从学术上进行反驳!”


“要么,你拿出更好的理论,证明你所想的研究方向才是正确的!”


谭志明被说的脸色通红。


严明说的很直白,他的意思就是,你觉得不对就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反驳。


如果能找到理论上的漏洞,或者想出一个更能有说服力的内容,大家自然会听你的。


谭志明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


学术上进行反驳?


他是做实验物理研究的学者,怎么去反驳一个物理理论?


更别说,他根本没听懂!


这并不奇怪。


现场能听懂内容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主要是因为理论物理需要的基础知识太多,只要有一个领域没涉及到,可能就会听不懂了。


谭志明当然也知道理论物理有多‘学术’,他也为张硕能自己塑造一个理论框架感到震惊。


但是,他还是无法接受。


他咬牙看了一眼严明,又转过头瞪了一眼张硕,用一拍桌子起身走出了会议厅。


接下来,就到了投票阶段。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因为是记名投票,根本就不会有人再投反对票。


那些能听懂的人,都和严明是一个想法,听不懂的……连听都听不懂,还反对?


故意的?


最终,cp组新实验方向以全票通过。


……


会后。


严明和冯如晖将张硕围住了。


两人伱一言我一语,向张硕发起了连珠炮似的提问,“张硕教授,你这个框架是怎么构建起来的?”


“那个列式,真是太精彩了!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好像四大力都能代入其中,对吧?如果再进一步,可能会是个统一的理论啊!”


“那可能会是个类似于弦理论的理论……对了,它叫源点论?”


“不错的名字!”


“……”


张硕对严明和冯如晖的反应并不意外。


那一行列式,就是大名鼎鼎的利普洛斯-帕米尔方程,诠释了粒子实验中电磁能量损耗以及力场混乱之间的关系,方程的延伸则是利普洛斯-帕米尔基础规范场。


利普洛斯-帕米尔方程的影响力的意义,可以和扬-米尔斯方程以及规范理论做类比。


杨-米尔斯方程以及规范理论到底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莫里-盖尔曼以杨-米尔斯定理为基础,创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量子概念,不久后,他就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以杨-米尔斯定理为主要依据,将电磁与弱力进行了微观上的统一,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某种意义上来说,杨-米尔斯方程以及规范理论可以和相对论相提并论。


利普洛斯-帕米尔方程的影响力也很大。


好多物理学家以此为基础研究出了全新的物理理论,‘源点论’只是其中之一,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


张硕只是拿出了方程的弱化表达,以及一部分基础规范理论的内容,就已经能够得到足够多的赞叹。


他解释了一些内容。


严明则是认真道,“张硕教授,你可以把这些整理发表,足以投稿顶尖的理论物理期刊,相信会有不少人为之赞叹。”


张硕点头道,“我正考虑这么做。之前只是觉得没有实验支持,空有框架。”


“框架已经够了!”


冯如晖道,“任何理论都是从框架开始的。等你发表了,我也顺着这个框架方向进行拓展研究。”


“那肯定很有意思!”


“真是期待……”


冯如晖把张硕说的都有些期待了。


若是以框架的形式发表内容,肯定会有不少人希望能‘填充内容’。


这些研究会和前世一样吗?


吴建宁和赵春华一起走了过来,他们分别和张硕握手。


吴建宁笑道,“我们一直希望cp组能够重新找到方向,现在终于找好了。”


“这下研究可以继续,我们也很期待你们的实验新方向。”


赵春华则是道,“今天的报告太精彩了,我完全没有想到,你能自己塑造一个理论框架,真是了不起!”


几人说着一起走出会议厅。


楼梯口处,谭志明远远的看着,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感伤,他一直觉得张硕加入cp组,并决定转变实验方向会有很多人反对。


结果和他想的不一样。


没人反对!


谭志明仔细想想,觉得自己卸任cp组负责人是个最大的错误,支持自己的人都在cp组,他离开了还有谁会支持自己呢?


于飞都支持张硕!


高能所,仿佛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处……


……


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邱成文正在办公室里正和老朋友聊着天,也顺带问起了物理中心的会议问题。


他邀请张硕来数学科研中心参观,就一直关注张硕的行程,也知道他会去高能所物理中心做实验报告。


那是确定cp组研究方向的报告。


现在和他聊天的老朋友,就是今天的外部评审之一,水木大学的丁俊教授。


丁俊当即就说起了会议的事情,“张硕,这个年轻人太了不起了!”


“在会议之前,我们还在说cp组的新方向没有理论支持,很难通过,你肯定想不到发生了什么……”


“张硕,他竟然自己塑造了一个理论框架,我没有太听懂,但是严明的评价很高!”


“结果,全体投了赞成票。”


“我也投了赞成票,反正感觉很厉害……”


邱成文愣愣的听着,赶忙道,“你仔细说说,什么理论框架?”


他心里太惊讶了。


这种事情,越是了解才会越惊讶。


纯数学和理论物理处在学术金字塔的最顶端,是真正属于天才的领域。


‘数学家看不起物理学家’,但绝对不会看不起‘理论物理学家’,理论物理,都可以算作数学的分支学科。


理论物理,门槛实在太高了。


即便只是做基础的研究,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沉淀。


理论物理要用到的数学,包括微积分、数学物理方法、群论、变分法、希尔伯特空间、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贝塞尔函数、狄拉克δ函数、格林函数、范数、积分方程、数论在物理逆问题中的应用和任意维空间的基本方程,等等。


这个学科涉及到的数学领域广泛而深入,不是一般人有资格研究的。


国内,更难。


国内大部分理论物理方向的学者研究的都是粒子标准模型,又或者主方向是量子物理,理论物理只是附带的研究。


严明这种专业从事弦理论方向的学者是非常稀少的。


这主要是环境因素影响。


理论物理比纯数学还难,纯数学还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理论物理能研究什么呢?


弦理论?


解释十一维度空间?


维度宇宙?


好多学者都把纯粹的理论物理当成是‘玄学’看待,想要申请研究经费就太难太难了。


弦理论,也有大量国外学者研究,想出成果也很难。


如果是找独特的研究方向,就像是谭志明说的话——国际认可吗?


邱成文思考的摇摇头,他也对于张硕自己塑造个理论框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了不起啊!”


“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他正想着的时候,助理王凯忽然冲了进来,嘴里喊着,“丘院士,大事,大事!”


“怎么了?”


邱成文惊的站了起来。


王凯深吸一口气,伸出两根手指道,“《数学新进展》,新一期,两篇论文!”


“都是张硕教授发的,都是NS方程方法论的研究!”


“一篇是拆分转化、一篇是离散分析!”


“再加上之前的计算模拟……”


“好多人都说,张硕教授已经完成了NS方程数值模拟的全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