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二十一章 佐料配方

第二十一章 佐料配方

作者:一息千念 返回目录

父亲杨安德一时沉默,片刻后这才说道:“这么得吧,老二的婚事要紧,毕竟人家女方那边拖不起。


嗯,咱们家尽快把婚事办了,然后让他们小两口住另外一间,老大,你跟你媳妇搬过来这屋,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去外面看有没有出租房子的。”


“哈!这就对了嘛!”


二哥杨沛军大感畅快,夸张的挥动了下胳膊。


而大哥大嫂两口子,则脸色难看起来。


“回屋,睡觉!”


大嫂丢下一句,阴沉着脸起身就朝外走。


当走到屋门口见大哥杨沛国没有跟上来,气的转身喊道:“走啊,还杵那儿干嘛,赶紧回去收拾收拾,过两天好给人家腾地方!”


大哥脸色也不好看,沉默的朝父母看了眼,起身走出了屋子。


“你这个周末去买几块木板,在那间屋里做个隔断,这大夏天的,那么多人睡一块儿,我可受不了!”


大嫂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气恼意味。


显然,是打算在杨沛东睡的这间屋里单独隔出一块地方,作为他们两口子睡觉的房间。


“这不胡闹么,屋里拢共就这么大点地方,要是再隔开的话,那成什么了?”


母亲刘玉梅听到外面的说话声,不由得翻白眼,“还有,真那样整的话,让老三怎么睡?都结婚一年多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三哥,这事儿你不能同意,不然房间一隔开,你真的没睡觉的地方了!”


小妹杨沛霞推了下杨沛东,也连忙焦急提醒道。


“老三,你大嫂就是说气话,甭搭理她!”


父亲此时皱眉宽慰了句,又拿起了桌子上的烟袋锅。


“哎呀,少抽点吧,看看整的屋里这个呛,给我!”


母亲走过去夺下了父亲的烟袋锅,转身给放到了窗户边上。


而此时的二哥杨沛军看上去则很是兴奋,端起旁边的茶缸子连续喝了几大口,走到自己床边把布帘一拉,躺床上睡觉去了。


杨沛东神色淡定,穿到这个年代,家里就这么个居住情况,再怎么吵吵,这两间屋子也不会变大,只会引得邻居们笑话。


因此他早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等找到合适的房子,搬出去住。


直接选择不掺和家里头的烂事儿。


好在这几天买卖上还算顺利,如今又联系好了姜师傅,顶多再坚持几天,就有足够的钱跟精力去踅摸房子了。


时间不早,全家人都开始陆续上床睡觉。


小妹杨沛霞已经习惯了帮他搬开八仙桌,又摆好两条板凳,杨沛东去外面把床板搬进来搭在上面,从挂布帘的铁丝上放下蚊帐,也躺下睡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杨沛东早早出门,先去柳叶胡同找了冯大勇,驮回来订好的八十斤带壳干花生。


然后匆匆喝了碗小米红薯粥,准备赶去山东饭馆。


“三哥,我今天闲着了,这些花生怎么弄啊,你告诉我,我在家帮你先干起来。”


小妹杨沛霞今天没了山东饭馆的临时工,在饭棚帮母亲忙活完后,指了指驮回来的带壳花生,朝杨沛东说道。


“成,我现在出去办点事儿,你问咱妈吧,让她告诉你。对了,告诉咱妈,今天不用全都泡上,留出个二三十斤,明天再说。”


杨沛东点点头,嘱咐完后骑上自行车出门而去。


时间不长,就来到了山东饭馆。


这次他没有在外面等着,而是停好自行车,直接走进了饭馆里。


早上的饭馆依旧买卖红火,到处飘荡着诱人香味儿,人影幢幢,声音嘈杂。


“同志,今儿个吃点什么?”


柜台后方的工作人员见杨沛东走近,一边整理着单子一边习惯性的问道。


“你好,我想找一下后厨的姜师傅,哦,我是他朋友,跟他说点事儿。”


“姜师傅啊,成,你搁门外面等着,我让人帮你去喊。”


工作人员说完,朝四下张望了眼,很快朝一个服务员说道:“小王,有人找姜师傅,你去告诉一声,就说人在门口等着呢!”


“得嘞!”


服务员应答下来,手里端着一摞空碗朝后厨走去。


不多时。


姜师傅掀开门帘出来了,远远见到杨沛东,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小杨,早上吃了么,没吃的话干脆在我们这儿对付一口得了。”


姜师傅把头上帽子摘下来当扇子扇着,客气笑道。


“我在家吃过了,这个点儿来找你,不耽误你工作吧?”


杨沛东回应,手上拿出了烟卷儿。


等姜师傅走出饭馆,递了过去。


“唔,别客气,店里有规定,上着班不能抽烟,呐,这个你收好,晚上来我家一趟吧。”


“得嘞,姜师傅下班回去让家里别准备晚饭了,我买好带过来。”


“那哪儿行啊,来我家做客……”


“在我这儿没那么多讲究,这回你得听我的,下次吧,下次再去你家,我就擎等着吃现成的还不行嘛。”


“嗐,你这忒客气了。”


“……”


杨沛东在饭馆门口跟姜师傅简单聊了几句,便装好配料清单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他回到家后,跟小妹杨沛霞还有母亲一起,把六十多斤带壳干花生都清洗干净,浸泡在了水桶中。


饭棚里烧上一锅热水,开始了煮制工作。


杨沛霞第一次参与,干活的劲头特足,干什么都觉得新鲜。


有她的加入,上午要去售卖的五香花生很快就煮好了。


“三哥,出摊卖货我就不帮你了,说实话真挺难为情的。”


看到杨沛东把两桶花生放进了车后座架子中,打算出门,杨沛霞有些歉意的解释道。


“怎么,觉得出摊很丢人?”


杨沛东笑着看了她一眼,一边去水井旁洗手一边继续说道:


“我跟你说啊沛霞,如果你能拉得下脸,摆个摊儿做小买卖,绝对比你干临时工强多了!”


小妹人不错,不过观念还有待改变。


杨沛东倒也理解,毕竟姑娘家家的出去摆摊,要是让姐们或是熟人看到,会觉得脸上挂不住。


这年头人们的观念里,私下买卖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干这个,因为就在前几年,这还是妥妥的投机倒把行为,属于严重的犯错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