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四十五章 远房表舅

第四十五章 远房表舅

作者:一息千念 返回目录

夏日夜晚,月辉映着繁星,柔和静谧。


院子里的榆树下,杨沛东把东厢房的吃饭桌子搬来了这里。


此时,上面摆放着小妹杨沛霞炒的菜。


酱焖鸡、红烧肉、地三鲜、葱爆肉,外加杨沛东喜欢吃的凉拌豆皮以及一个西葫芦蛋汤。


“妥了!今晚的菜齐了,三哥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小妹杨沛霞心满意足的解掉围裙,坐下来帮他倒了杯啤酒。


“嗯,吃着还行,不过也别骄傲,真想以后当大厨,且得学一阵子呢。”


杨沛东夹了块鸡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品尝了下,满意点头。


“吆嗬,兄妹俩伙食不错哈,有酒有肉,这丫头的厨艺看起来也挺像那么回事儿,得,你们吃着,我出去一趟。”


杨沛东跟小妹刚开始动筷子,东边的屋门推开,老宋头走了出来。


笑着打完招呼后,就要出门。


“我看你屋里灯也没开,还当你不在家呢,这个点儿应该还没吃饭呢吧?来来来,老宋头,如果没什么急事,干脆跟我们凑合着吃点得了!”


杨沛东叫住了他,笑着说道。


“嘿,就您家这饭食还算凑合的话,那这天底下能吃的东西可就不多了!”


老宋头转过身,一边摆手一边道:“不了不了,你们吃你们的,我出去随便兑付两口就得,蹭吃蹭喝那能像话嘛!”


“都一个院子住着了,哪儿来那么多讲究。”


杨沛东说着站起身,继续热情邀请老宋头坐下一块吃。


“那你等着,我回屋去拿酒!”


老宋头见推辞不过,快速返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不多时,便托着一小坛白酒回来了。


“这酒可有年头了,我是一直没舍得喝。”


他把酒坛往桌子上一放,当场打了开来,顿时酒香四溢。


“小杨,今儿个咱爷们难得好菜好酒,喝它个痛快!”


“尽兴就好,没必要过量。”


“来,我给你满上!”


“……”


有了老宋头加入,饭桌上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小妹杨沛霞吃饱后回了屋,杨沛东跟老宋头两人乘着如水夜色,一直聊到十点多这才散场。


第二天一大早。


杨沛东准时起床,去了柳叶胡同驮回来两百斤带壳干花生。


而老宋头今天也没出去遛弯,而是帮着忙活了起来。


清洗花生本就属于手头活儿,并不是什么出大力的累活,因此有了他的加入,干活效率明显加快了不少。


小妹吃过早饭去上班,比昨天提前了些时间,也不用那么急着赶路了。


杨沛东趁着花生浸泡期间,拉着老宋头一块吃了早饭。


等他第一锅水马上要烧开之际,母亲也来了。


接下来的煮制过程更加顺利、熟稔。


因为有着之前的老汤,只需再往里添加少量材料,煮制出来的五香花生就再次飘荡出了熟悉的诱人香味儿。


“行了沛东,我出门溜达去了,你走的时候记得锁门!”


两百斤干花生煮制完毕,老宋头倒背着手,晃晃悠悠的出门而去。


不多时。


李前进率先赶到。


一见面儿就递烟卷儿,满脸的亲切笑意。


“沛东,今儿个打底三百斤货,你要是加工的有多的,给我多匀点也没问题!”


“看来昨儿个去大栅栏那边钱没少挣,当天都卖光了?”


杨沛东有心了解下他的售卖情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那可不,傍晚前儿就全卖掉了,要不是知道那会儿你已经出去摆摊,我都想立马回来找你再进个百八十斤了。”


李前进满是自信的比划道。


“说吧,今天准备拿多少斤?”


杨沛东听完心里有了谱儿,笑吟吟问道。


“嗯……干脆直接给我来四个整的!大不了晚上回去晚点儿,应该问题不大!”


“听你的,你说了算!”


“……”


杨沛东欣然点头,开始捞出花生过称。


忙活了约么一刻钟,四百斤煮花生全都装到了李前进骑来的三轮车上。


“一百零八块整,沛东你点点。”


“嗯,刚好,不进屋喝口水了?”


“不了,大栅栏那边跟三岔口不一样,我得早点去占位子!”


“得,回见!”


“……”


李前进心满意足的骑着三轮车离开了院子。


杨沛东把钱收好,院子里的东西都归置了下,等着老麦头的到来。


“老三,咱好好的买卖,你分给他们拉出去挣钱,不是亏了么?”


母亲刘玉梅一边说一边又要去给他冲麦乳精。


杨沛东见状赶紧拦下了,耐心解释道:“亏不了!这叫批发分销,简单说就是来找我拿货的人越多,我就挣得越多。”


“行吧,反正你自个儿心里得有笔账,哎对了!那照你这么说,尤建民媳妇那边,是不是也能让她弟弟来找你拿货啊?”


母亲刘玉梅反应过来,连忙问道。


“现在还不行,等以后再说吧,你看咱现在一天差不多也只能加工这些,再多的话那就得请人了。


况且原材料这块也不太好弄,鸽子市的几个贩子我都问过,大部分都不能保证稳定供应,所以陈晓敏弟弟那边,你先别多说。”


杨沛东认真说道。


“这样啊,那我明白了。”


母亲刘玉梅微微沉吟,随后不确定的说道:“要说这带壳干花生,城里不好找的话,我倒是可以试着联系联系你一个表舅。


他家是密云那边的,以前听说好像大面积种过花生,咱找找他,兴许能帮上你的忙。”


“哦?那等空下来,我带你去一趟密云,找找那个表舅?”


杨沛东来了兴趣,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亲戚,在他接收的记忆里,翻了好半天都没那个表舅的印象了。


“先等你二哥结完婚吧,哎,这混账玩意真是最让我跟你爹操心!”


“昨天你们跟他摊牌了?二哥什么态度?”


“嗯,你爹也想通了,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母亲刘玉梅再次叹了口气,讲述了昨晚家里发生的情况。


父亲杨安德狠下心来,采纳了杨沛东的意见。


吃过晚饭,当着老大两口子把二哥杨沛军叫住,宣布了家里的决定。


女方父母要求的三转一响,父母愿意承担一半的费用,其余的让二哥跟他对象自己掏钱想办法。


而对于那间屋子,明言不可能答应女方提出的要求。


暂时二哥结婚,对象又要养胎,可以住在里面,但等生完孩子,以后具体怎么分配住的地方,到时候全家开会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