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从仙武归来的长生者! > 第三十七章 老族长

第三十七章 老族长

作者:捕梦小游子 返回目录

入秋后。


余国泰的身体就每况日下,连续发烧了十几天,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用了十里八乡最好大夫开的药方也不见效。


今晨。


他突有好转。


吵着要到村里看一看。


余青海只好扶着老父出门。


余国泰走在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土地上。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每一个角落里都洒满了回忆。


恍惚之间。


他看到了儿时奔跑的自己。


以及一个个曾经走过却逝去的身影。


当余国泰走到高处,颤巍巍拄着手杖,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眼前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有不少村民趁着阳光,正在院子里晾晒谷子。


村中的谷仓满了。


是多年没有过的情况。


人们脸上有了血色、不再如往昔那般面黄肌瘦,有的人穿上了新衣,有的人脚踏新布鞋,孩子们去私塾一路打打闹闹,他们的眼睛里仿佛都有了光。


平凡的日常。


却是看不腻。


怎么都看不腻。


只想再多看几眼!


“这半年村子变化真大……”


“是啊,苦日子过得太久,好多年没看到这样的画面了。”


“祠堂已开始翻修了,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好!”


二十年没有修缮的余家祠堂。


此刻正在紧罗密布的翻新,虽然还没有完工,但已经能看出气派。


余青海:“余晓贤侄也太慷慨了,一下捐了2000元,为村子翻新祠堂,挖水井修村路,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余国泰满脸欣慰。


可是又觉悲从中来。


“我当了三十年族长,太多族人饿死病死,太多孩子被迫卖掉,太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飘扬出海讨生活。”


他说话间泪水涌出双眼,从皱纹满布的老脸流过,滴落在了脚下的黄土里。


“我愧对列祖列宗!”


当面对老父痛苦自责的表情以及满头白发。


余青海赶紧安慰:“爹,这不是你的错,而是如今时局如此啊,好在现在有余晓贤侄关照村子,今后想必再不会出现这种事了。”


确实。


大景国基层百姓。


早就已经没有土地了。


几乎所有农民都沦为佃农为地主种地。


朝廷苛捐杂税层层加码,这年头的百姓太难了。


余国泰说:“青海,我接下来说的话,你要全部牢牢记住。”


“您说。”


“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余晓的每一份恩情都要牢记,世世代代,不能忘记,必须要图报答,绝不可当做理所应当。”


“是!”


“……我们余家的儿郎,不能只顾自己,未来天下有变,若民族有需要,你们不能退缩,至少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出一份力。”


“我明白!”


“还有……”


余国泰今天的话特别多。


一口气对余青海交代了许多。


让余青海不由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爹,您身体未愈,早一点回去,免得二弟三弟他们担心。”


“也好。”


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余国泰意识到时间快到了,便让儿子搀扶着回家,几乎是刚刚跨入家门,这位老人就又一次倒下了。


这一次。


再没能站起来。


余家人慌忙又请来了大夫。


大夫叹息说:“脉象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此乃五脏齐衰、寿终正寝之兆,生老病死,命不可违,还请你们节哀。”


“爹啊!”


几个儿子哭喊起来。


余青海悲痛之余吩咐左右:“快,去镇上,通知汝谦和余晓,或许还能见最后一面!”


……


二十分钟后。


余晓和余汝谦就赶来了。


这时有很多村民闻讯而来围在屋外。


“哎!”


“什么事啊!”


“老族长操劳了大半辈子。”


“现在好不容易日子有了盼头,他怎么就……”


“晓哥儿来了!”


“让一让!”


众人闻言二话不说立刻退让开来。


“爷爷!”


“爷爷啊!”


余汝谦跪到床头痛哭流涕起来。


“不要难过,这把岁数了,老天已待我不薄。”


余国泰气若游丝,安慰余汝谦一句,“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听阿晓的话,绝不可以有任何叛逆之举。”


“爷爷放心,汝谦对天发誓,誓死追随晓哥,绝不会有二心!”


“我现在还有一个心愿。”


余国泰看向了余晓:“阿晓,请你担任族长,现在村子就服你。”


余晓婉拒:“老族长,我还有许多必须要去做的事,未来大部分时间不会呆在梅县,恐怕不能胜任这个身份……”


他不是余家村人。


又怎么能担任宗族首领?


“放心,只要有我余晓在,从此余家村不会再有人饿死,也不会再有人被迫卖儿卖女了。”


余国泰也没强求。


而他气色变得越来越差了。


“汝谦,你先出去,我有些话要单独对阿晓说。”


余汝谦尽管不舍却也知道,爷爷一定是有重要话要交代,所以乖巧的退了出去。


余国泰握住面前余晓的手轻声说:“阿晓,我看出来了,其实你不是阿旺的孙子,对么……”


什么?


被发现了。


是什么时候。


余晓非常惊讶。


不过仔细想想不奇怪。


余国泰是余国旺的堂哥。


若说当世还有人能看出破绽。


那么这个人就只有可能是老族长。


“孩子,虽不知你为何对我们这么好,但老朽发自内心感谢你……阿旺要是能知情,想必也会很开心吧!”


他已如风中残烛。


完全就剩一口气吊着。


随时都会有熄灭的可能。


余晓没插嘴打断,只是静静聆听,老人最后的遗言。


“孩子,你是一个有能力又有善心的人,可这片大地还有百万千万个余家村,纵然圣贤在世也无法改变这一局面……我想大景一朝大概是气数尽了!”


“我相信你有能力庇护余家村平安。”


“但我不希望你局限一隅之地。”


“以你的能力,以你的才华。”


“当兼济天下!”


余晓本以为余国泰临终前,他会请求自己好好关照儿孙,没想到最后的愿望,居然是希望余晓走出梅县、心怀天下。


此情此景。


让余晓不由恍惚。


一位记忆里的老人与眼前重叠了。


那是余晓在前世的爷爷,老爷子曾经是一位军人,晚年肺病恶化的关系,只能戴着呼吸机生活,一年到头都下不了床。


就是这样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


他就算每天带着呼吸器躺在病床上,也忘不了关系国家大事,为民族的统一与未来操心忧愤,以至于成了许多人嘴里的笑料。


位微。


未敢忘忧国。


或许某些人会觉得可笑。


可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人物,那就是一股所向披靡的力量!


无论当前面临多大困难、无论覆灭多少次,最终都会焕发新生再次伟大。


“老族长你放心!”


余晓说:“我保证,这片大地会重获新生,那时不会有大烟肆虐,也不会再有列强欺辱,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都有衣服穿,人人以民族为荣!”


“哈哈哈,那真是一个美好时代……”


余国泰紧握的手松开、然后安详的闭上了眼。


大景乾皇七十八年十月十八日。


余家村老族长余国泰寿终正寝,享年84岁。


七天后。


在余晓支持之下。


余青海担任了新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