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奥德彪,我在非洲卖香蕉 > 第54章 继续酿造白酒

第54章 继续酿造白酒

作者:柳树招风 返回目录

从香蕉啤酒到香蕉白酒的转换,只是多了一个蒸馏冷凝的流程。


该买的工具,奥德彪这两天已经买齐了。


主要就两件东西,大油桶和铜管。


把陶罐里的香蕉啤酒漏斗倒进油桶中,油桶提前已经清洗干净了,没有混用。


然后用三块大石头把油桶底部垫高,放些木柴在油桶底下不断燃烧加热。


再把铜管的一端塞进油桶里,找了一些干净的破布把铜管口周围的缝隙堵上。


奥德彪又搬了块大石头压在铜管和油桶的连接处。


他已经尽最大可能确保密封效果,让油桶内部的气体只能通过铜管向外排出。


等油桶底部被木柴烧得发黑,不断加热后。


香蕉啤酒加热后的蒸汽就会通过这根铜管进入到奥德彪事先准备好的新桶里。


等冷却后,新鲜的瓦拉吉就差不多做好了。


酒的度数大概会有五六十多度。


这是乌干达家庭小作坊酿造香蕉白酒的流程,正规工厂很少会用香蕉制酒。


他们会选用性价比更高的甘蔗汁酿酒。


不过奥德彪也没有完全照抄乌干达小作坊的制作流程。


因为这个流程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去除头酒和尾酒。


要知道,蒸馏初期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流出来的部分叫做头酒。


头酒呈乳黄色,度数较高,含有过多的甲醇、杂醇油被其他有害物质。


消费者喝了之后会头疼欲裂,两眼一抹黑根本找不准方向。


尾酒则是在蒸馏末期最后流出的部分。


尾酒的酒精度数较低,其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乳酸、酯酸和杂醇油等物质。


酒体浑浊,具有较大的邪杂味,口感也较差,因此尾酒也不建议直接饮用。


在华夏地区,酿酒的过程中,“掐头去尾”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即去除头酒和尾酒,只保留中间部分的酒。


这样可以提高酒的质量和口感,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


但非洲的乌干达酿酒小作坊就顾不得这么多了,大多数根本不管头酒尾酒,统统混在一起卖。


有人统计过,在乌干达的卡巴莱区,三周内就有超过80人因喝酒死亡。


原因就是喝了大量被甲醇污染的瓦拉吉而丧命。


但当地民众仍然不以为意,宁愿拿出60%的工资出来喝酒。


后来乌干达政府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这些制酒作坊的蒸馏流程进行严格管控。


小作坊主不仅需要到政府那边申请营业执照、生产执照,酿造的每一個环节都需要严格报备。


为此还遭到了作坊主和民众的一致反对。


但喝酒死亡率确实降了下去。


奥德彪只是想要求财,不想把事情做得那么绝,所以头酒和尾酒肯定不能混在一起卖的。


真因为他酿的酒喝死一些人的话,他生意也不会长久。


乌干达的国情和布隆迪的国情又不一样,布隆迪人可没有乌干达人那么嗜酒,喝死都心甘情愿。


再说了,其实头酒和尾酒也不用扔,再利用一次就能饮用了。


只要把收集到的头酒尾酒稀释到15%,再进行蒸馏就行。


或者干脆不稀释,蒸馏下一批香蕉啤酒的时候直接把上次留下的头酒尾酒倒进去一起蒸馏就行。


损失其实不算很大,但乌干达的作坊主就是不分离头酒和尾酒。


也不清楚他们是不了解其中的危害,还是嫌麻烦。


“穆加约,你这是在酿酒?”


奥德彪的母亲看着熊熊燃烧的木柴和底部已经被熏黑的大油桶,她有点难以置信地向奥德彪问道。


她今天借口有事情要忙,所以没来看奥德彪的酿造过程,而是躲在前院。


其实她就是觉得穆加约第一次酿酒,成功率肯定不大。


为了不给穆加约太多心理压力,她索性就装作不知道这件事,全程消失。


其实心里一直挂念着后院的酿造结果。


等两个女儿端着穆加约酿造好的啤酒过来时,她兴奋极了。


没舍得大口喝,而是小口品尝。


啧啧啧,这味道,比隔壁莫塔老板酿造的酒也差不了多少了。


她还挺欣慰,打算等晚上多煮一些豆子庆祝。


然而不等她多畅想,后院那边的上空就传来了滚滚黑烟,她还以为着火了呢。


火急火燎的赶过来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是的,妈妈,我在尝试酿造一种特别的香蕉酒。”


奥德彪转过头看向母亲,解释道:“虽然过程有些复杂,但我觉得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您放心,我会小心处理的,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当初奥德彪父亲搭建卢戈的时候,特意围了挺大的范围,尤其是后院。


本来是想着让母牛伊莉可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但现在刚好方便了奥德彪,让他得以在卢戈内就能进行蒸馏冷凝。


奥德彪的母亲走近了些,仔细打量着这个简易的蒸馏装置,眼中既有担忧也有好奇。


“穆加约,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酿酒的。


而且这也太危险了吧,那些火,还有这些奇怪的管子,我们的茅草屋可不经烧。”


奥德彪的母亲用手指了指前面不远的两座茅草屋。


为了安全,奥德彪已经在后院打扫出一片空地。


但火这种东西,天生就具备危险性与不可控性。


“您放心,妈妈,这是当年我在书本上看到的酿酒方法。”


奥德彪耐心地安抚着母亲,同时指着铜管和新桶。


“当时哈里老师还带着我们做过几次,肯定安全的。”


遇事不决就是学校教的,这招百试百灵。


“怎么学校还教这些?”奥德彪的母亲有点疑惑地嘟囔。


不过倒也没直接反驳。


对于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她来说,读书这件事还是非常神秘的。


母亲听后,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但仍然不放心地叮嘱道:


“好吧,但你要小心,安全第一。我可不希望因为这点酒,让我们的家庭陷入麻烦。”


“当然,妈妈,我明白的。”奥德彪点点头,保证道。


接下来,奥德彪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蒸馏过程中。


他时刻注意着火候的控制,确保蒸汽能够稳定而均匀地通过铜管进入新桶。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桶中开始积聚起清澈透明的液体,散发出诱人的酒香。


奥德彪的母亲也没离开,继续待在原地选择全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