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140章 优秀员工,名至实归

第140章 优秀员工,名至实归

作者:南山堂 返回目录

“虽然正式的改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酝酿,不过我觉得厂里面可以先制定相关的具体改革方案。”


“等到一机部那边通知我们正式开始改革的时候,可以立马在厂里面全面的展开。”


上级部门那么快就同意了首都汽车制造厂的申请,江辉还是感受到了这一次改革的力量。


正常来说,这么一份报告提交上去,一个月内能够有一个结论出来,就算是很快了。


没想到只是几天时间,就有一机部、政务院以及其他领导的批示。


这个力度绝对是非常大的。


正因为如此,江辉更加觉得首都汽车制造厂作为发起人,应该把这个事情搞好来。


别到时候虎头蛇尾的,那就很可惜了。


“确实是有必要好好的整理一下方案落实的细节,这跟厂里面每一个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


“下次厂委会上我正式的把这个话题抛出来,让各个处室也都开始动起来。”


“你也再辛苦一下,把具体的方案整理一下,到时候我也拿到厂委会上讨论。”


陈奇现在对江辉无比的信任。


这个年轻人虽然才到首都汽车制造厂不到半年的时间,但是对于工厂的各种情况却是非常的了解。


关键是短短的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头,江辉已经搞出来好几个大项目了。


说的夸张一点,首都汽车制造厂过去十年来搞出来的各种技术成果和变化都没有最近半年多。


而这些成果和变化,都跟江辉息息相关。


“没问题,到时候我整理一些资料出来,算是抛砖引玉了。”


陈奇会继续找自己,这也算是江辉预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事情是自己提出来的,方案肯定也得自己出。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个问题点。


很多人看出来问题,但是不会去提出来,因为你提出问题了,很可能就会被要求提交解决问题的方案。


偏偏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好在对于江辉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事。


“对了,明天下午厂里面在大礼堂召开1978年度表彰大会,到时候你是优秀员工,提前跟你说一下,记得按时出席。”


陈奇作为总工程师,对于每年表彰大会的奖励名单肯定是很清楚的。


这些名单都是上会确认过的。


江辉虽然才来了不到半年,但是成绩是众所周知的,评一个“优秀员工”,倒也算是名副其实。


别小看这种荣誉,在后续的职位晋升的时候,都是有用处的。


这个年代的工厂,大家对于荣誉的重视程度也比后世很多。


“多谢领导!”


江辉那么积极的搞东搞西,自然是有一些追求的。


短期内想在首都汽车制造厂把职位提升上去,把名气打出去,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优秀员工”这种荣誉,每年也就十个名额,在上万人的大厂里面,算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了。


当然了,江辉的功劳,绝对是配得上这个荣誉。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朱淋还专门给江辉整理了一下衣服,让他今天在表彰大会上能以更好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每年的表彰大会,都算是厂里面的大事之一。


特别是在集体荣誉方面,各个处室都想要争一争。


哪怕是这些荣誉其实跟实际的经济利益没有太大的关系,大家也一样争抢的很厉害。


甚至有些人处室的负责人还会拿这种荣誉去交换一些东西。


“师弟,今天你要上台领奖的事情,你知道的吧?”


中午吃完饭,廖成文专门来江辉的办公室转了一下。


只有陈晨星和侯国民这些江辉的嫡系部下的时候,廖成文也没有那么讲究,直接亲切的叫着“师弟”。


只有在其他人在的时候,他才会叫“小江”。


“多谢师兄推荐我为优秀员工,技术科有那么多的前辈,平时工作都非常的努力,我这个优秀员工,拿得也是有点压力啊。”


该谦虚的时候还是要谦虚一些,反正也没有什么坏处。


“这个优秀员工可不是科里面推荐就行,还需要处里面推荐,最终厂里面拍板决定。”


廖成文没有把这个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他也很清楚不管有没有自己的推荐,江辉都能获得这个荣誉。


人家每天都跟陈奇和吕坚强、梁毅这些领导混在一起,跟郑海明这个厂长也算是熟悉。


这种情况下,以江辉的成绩,怎么可能没有奖励?


要不是新款BJ212还没有量产,估计江辉获得的各种荣誉会更多。


“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有技术科的推荐,我的名字才能一层层的出现在清单之中。”


“师兄,一直想要请你吃个饭,要不择日不如撞日,今晚下班之后我们去喝点?”


人家专门过来提醒自己下午要获奖,江辉肯定得表示一下。


“今天已经有安排,改天我们一起去拜访老师,到时候我做东请大家吃饭。”


相比江辉的前途,廖成文现在更加在乎朱建生那边的助力。


那是有可能直接给他的职位变动带来影响的。


“那也行,到时候我看看老师那边的时间,我们一起过去交流一下。”


两人在办公室寒暄了一会,廖成文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师父,刚刚我还在跟老侯聊天,猜测你今天下午会获得什么奖项,没想到果然是优秀员工呢。”


等廖成文走开,陈晨星立马凑了过来。


“明年我想想办法,也给你们两个搞个什么荣誉回来。”


江辉看了一眼陈晨星和候国明,给他们画了一个小饼。


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也算是辛苦了。


“我听说厂里面下一步要进行经营改革,到时候具体怎么改革,现在定下来了吗?”


陈晨星这么一问,候国明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这种跟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改革,肯定是大家都很关注的。


“厂里面已经有这些传言了吗?”


江辉没想到这个消息那么快就传开了。


不过想一想,似乎也正常。


毕竟知道这个事情的人有十来个,这些人肯定会跟自己的嫡系人马提前沟通。


这一层层的扩散,最终被大家知道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现在也只是听到一些风声,大家传的还不是很凶。”


“毕竟这个变化有点大,到底会不会实施,大家也都是心中没谱。”


陈晨星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跟江辉大概说了一下。


“改革的事情是真的,不过具体怎么改革,方案没有定下来。”


江辉跟陈晨星大概的提了几嘴,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


陈奇既然让自己去负责起草改革的一些具体内容,那么在没有得到厂里面批准公布之前,自己就不适合把消息传的到处都是。


至于其他人得到消息之后散播出去,那跟江辉没有关系。


反正消息不能从江辉这边流出。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厂里面各个处室的代表就开始前往大礼堂。


能够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今天是热闹哄哄的。


好在每个处室坐在哪里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倒也不至于特别的混乱。


这种大会,流程肯定都是比较枯燥的。


各种领导上台发言,说的都是让人昏昏欲睡的内容。


一直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算是正式的进入到颁奖环节。


毫无疑问,江辉获得了“优秀员工”称号。


没有奖金,只有一张奖状和奖品。


是是首都保温瓶厂生产的鹿牌保温瓶


这玩意似乎是七八十年代最广为流传的优秀员工的奖励品。


用这种印花铁皮暖壶做奖品,也算是风靡一时的做法。


江辉一手拿着奖状,一手拎着保温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我们家现在只有一只保温瓶,夏天倒是够用,但是冬天就有点不够了。”


“原本想着元旦的时候再去买一个,现在看来不用买了。”


晚上回到家,朱淋倒是很开心的接过了保温瓶。


对她来说,江辉获奖比她自己获奖更加让人感到开心。


她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在混日子。


领导也知道她是关系户,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整个厂就十个优秀员工的名额,结果就奖励了一个热水瓶,也实在是太小气了。”


在厂里面,江辉肯定不会吐槽这些东西。


在朱淋面前就无所谓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我们单位也差不多,优秀员工就是一个搪瓷脸盆和一块毛巾,比你们好不到哪里去。”


两口子一边闲聊,一边开始吃晚饭。


现在的气温已经很冷,饭菜都是提前放在蜂窝煤炉子上方保温,吃饭的时候再端上桌。


吃完饭,朱淋还专门给江辉泡了一杯张一元茉莉花茶。


这茶算是老首都人比较喜欢的一款。


江辉最近每天晚上都要录外文资料,说的口干舌燥的,所以朱淋专门去买了一些茉莉花茶给江辉喝。


这种花茶喝多了也不用担心晚上睡不着,倒是挺合适的。


当然了,也有一种说法,首都地区的水质比较硬,用来泡茶叶的话,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口感不是很好。


但是用来泡茉莉花茶,影响就小很多。


江辉也不懂品茶,有得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