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神话中走出的长生道士 > 第十章:【地煞道果-剑术】

第十章:【地煞道果-剑术】

作者:四咕子 返回目录

【当前道行无法承载地煞道果,已进行自适应封印。】


【地煞-剑术(二重封印):地煞七十二术之三十八,剑术,所凝结而成之道果。剑术者,参透剑与炁合一之玄妙,乃是元神御剑之法,白光起处杀人于无形。当前效果:剑心通明、御剑术。


——剑心通明:你天生亲近于剑,有一颗纯粹的剑心,任何剑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只需稍加习练,便能精通如意。


——御剑术:以气御剑,攻伐无双(御剑所需之元神凭依,需至少阴神境才可拥有。可凭借道果之威,你作为凡人,虽无道行在身,却也能够强行驭使。但请注意,此术消耗极大,使用需慎重!)】


丝丝缕缕的光华编织成字体,在张长灵眼前一一跳动浮现。


只是,与获得【天罡道果-隔垣洞见】时的金白色、如火焰燃烧的字体相比,【地煞道果-剑术】所呈现的,却是黑金色,粘稠如液。


与此同时,张长灵再度进入了奇异的第三视角。


他看到了,一颗圆滚灿烂、表面篆刻形如剑体大道之纹的“地煞道果”,融入他的身体,并飞入镇压中宫的天罡图录内。


刚出现的“地煞道果”,表面氤氲着浓烈的黑炁,可在经过天罡图录洗练并重新浮现而出时,那些黑炁已消散无形。


两圈金箍出现在“地煞道果”的表面,它融入张长灵的体内,而就在这时,位于天罡图录上方、滴溜溜缓缓旋转着的“天罡道果-隔垣洞见”绽放毫光。


“地煞道果-剑术”似是受到了惊吓,不敢再靠近,最终停留在天罡图录的下方。


一白一黑,两枚道果,以“天罡图录”为界,相映对照。


视界骤然回缩,张长灵眼前回归正常。


白雾流动,赠出了“地煞道果-剑术”的白猿道人,面容变得无比苍老。


他凝望着张长灵,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先生,请试剑。”


张长灵轻吐口气,抬起手,一柄白雾之剑骤然成型。


无形的气机弥散四方,朝着两人冲来的黑木长老,面色大变,眼神无比惊恐。


以“血脉神通”侥幸逃得一命的它,实力本就不及巅峰时期。


它想逃,但在气机的锁定下,身躯仿若凝固在琥珀中的昆虫,难以动弹分毫。


下一刹。


张长灵手中的白雾之剑消失。


“叮——”


空气中,似有轻铃声响起,视线从上往下看,可见笼罩整座庙宇的白雾,被整齐的一分为二。


一条血线,自黑木长老眉心处的血洞为始,竖直向下,蔓延到整个身躯。


“砰!”


高达四米的妖躯轰然倒下,而在它后方的偌大寺庙,也随之出现了一道可见天光的鸿沟。


那佛台之上,莲座凋零。


这座埋葬了无数人血与肉的邪寺,在今日,彻底坍塌。


黑木长老跪倒在地,眼神一点点熄灭。


它死死盯着前方的张长灵,以及白猿道人,口中不断有血液涌出:“黟山……妖洞……不会放过你们……”


“砰!”


三尺尘土,随着尸身的倒地而飞溅。


几缕浓郁的乌黑之气,在黑木长老死后,从它体内遁出,欲消散天地间,这时,张长灵体内的天罡图录,微微一闪,强大的吸力,将这几缕乌黑之气强行摄取而来。


【斩杀“煞猿”一只,得“地煞残气”三缕。】


【地煞残气:地煞,主凶杀,“地煞道果”逸散于天地之间的残缺之气,可通过“天罡图录”转化以提升自身道行,也可用于解锁“天罡图录”上新的“天罡道果”。】


内视己身。


天罡图录的页面上,浮现一颗“道果”的图案,而这三缕被摄取的“地煞残气”,填充在这图案之内。


目测的话,想要将这枚道果图案填满,至少需要一百缕这样的“地煞残气”。


“先生。”


没等张长灵分析这全新提示的含义,一声轻唤,令他回过神来。


他转过身,看向一旁并肩相拥的白猿道人与他的母亲,微微沉默。


若是自己再努力一些,是否可以挽救这场悲剧?


恐怕,不行……


白猿道人的母亲,本是一灵猿,数十年来,早被煞猿摧残得本源枯竭,能坚持到现在,除了她心中的思念外,也有煞猿“惩罚”她与白猿道人的缘故。


即便没有被黑木长老的人身吸收,她也顶多再坚持一点点时间罢了,初见时,张长灵“观炁”视线中,老妪浑身的灰黑之气,便是侧面的证明。


“先生不必伤怀。”


看着张长灵的表情,白猿道人自己,反而神情释怀。


他温柔的抱着怀中已死的母亲:“能在最后明心见性,得见灵台,窥得长生之剑,余此生已满。”


他仰躺在地面,望着雾气散尽后碧蓝如洗的天空,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唯遗不能拜别恩师。”


“师父,弟子,终见长生矣……”


低喃声中,白猿道人缓缓闭上了眼。


张长灵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


这时,周遭的一切陡然凝固。


就连残余的白雾,都停滞在了半空。


眼前之景,不断向前拉伸,张长灵的视线骤然上浮。


浮光掠影中,他看到了坍塌的妖寺,看到了老妪曾孤坐的沿山小道,也看到了山腰平台的石亭,最后,定格在那被岁月尘埃所掩埋的茅草屋上。


恍惚间,有一少年,腰系红绳葫芦,在母亲不舍的目光中,脚步渐行渐远……


“高山间,云雾缥缈,曾有登山人,见仙人舞剑。”


“然近看时,方知舞剑者,非是仙人,乃一白猿。”


“登山人大惊,眨眼后,白猿不在,唯见一道人,温笑摇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扫去心中尘埃,明心见性,得见长生。”


“……为师甚慰。”


温和的声音,在张长灵耳畔响起。


他低下头,望向高山之巅。


只见一老道,鹤发童颜,牵着一浑浑噩噩的白猿,对着他深深作揖行礼。


“劣徒一生艰苦,心结难消,今幸得先生相助,得见长生自在。”


“老道在此,谢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