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075 航空航天专业提前设立,打611所的主意

075 航空航天专业提前设立,打611所的主意

作者:葫芦村人 返回目录

“……”


面对谢威坦率的回答,李瑞无奈地叹气。


“目前,学校没有航空相关专业教师,也没有设计、研发战斗机的能力!研发火箭的能力也没有。”


梁红斌提醒谢威。


他还是不想放弃让谢威专攻高能物理,哪怕专门研究力学也行啊。


“也没足够的资金!现在那点经费,搞些小项目都不够呢。”


杜国旺不满地补充着。


一直以为谢威心向机电系,杜国旺把谢威未来都安排好了——本科结束继续研究生,同时担任助教给本科生上课,然后接自己的班。


哪曾想,谢威留在机电系的心思都没有。


要不是谢柔出现,杜主任还不知道要被谢威蒙蔽多久。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之前我确实想去哈军工,不管怎么说,此刻,我在哈工大,我也在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


谢威知道,现在基本上相当于摊牌了。


要是让大佬们觉得自己没有一直留在学校的心思,后面很多事情都难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


“所以呢?”


李瑞眉头一挑,虚眯着眼看着谢威。


“利用目前基础,着手开始航空航天专业的建设。不仅培训师资,还得准备建设相关实验室。航空跟航天,对技术跟经费需求都很高。”


谢威根本就不心虚。


大家现在都在同一战线上,谁都希望学校发展更快、更好。


“谢威,你参加工作了好几年,应该清楚,学校开设新专业,需要上级部门批准。”


梁红斌皱着眉头提醒谢威。


这小子现在是完全没拿自己当学生了。


让他干事他就是学生!


“一开始不一定要全国招生啊。搭框架,有了师资力量,从其他专业中挑选底子好,对航空航天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相关项目中,实验班的模式,可以推广。”


谢威提出的,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全国招生需要上级批准。


按照实验班的模式,挑选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到相关项目中学习各方面专业知识。


“谢柔想学航空航天相关专业,而我,肯定要进入这专业的。学校没有,明年高考,谢柔应该会选择有相关专业的学校;而我,毕业后会去有相关专业的学校读研究生。”


“你在威胁我们?”


李瑞虚眯着眼,沉声问道。


“校长,我在陈述事实。毕业后,服从学校分配;可也没有规定不能报考研究生。”


面对李瑞的压力,谢威咧嘴笑着。


摊牌了,那就有底气了。


“我哥说得对!不能造飞机、导弹的专业我不学!”


谢柔站到谢威旁边,稚嫩的小脸上满是坚定。“要不然,我就跟侯教授去少年班了。”


“……”


一时间,办公室里,陷入了沉寂。


“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瑞的一声叹息打破了办公室的沉寂。


他看着谢威,脸上变得严肃,“航天属于学校优势专业,航空现在学校连师资都没有,怎么搞?”


“把611所搞过来。他们现在没有经费,也没有多少项目。”


谢威舔了舔嘴唇说道。


“???”


几人疑惑地看着谢威。


“611所是迁到蓉城的战备单位,现在他们手里的项目经费不断削减,而132厂又有自己的技术设计室……来学校之前,我就了解到,611所的日子很不好过,咱们学校有项目自主权……”


十爷是611所的团队设计研发出来的。


谢威自然希望依然由611完成十爷的设计研发工作。


当然,他之所以打611所设计师们的主意,主要是这批人在将近十年的歼-9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三代机研制经验。


有谢威这个外挂提醒,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十爷出来后,二十爷就不远了。


隔壁的601所,也得借调一些人到学校当老师的。


谢威之所以不打601所核心骨干的主意,11爷、15爷、16爷这些先进重型战机,都是601的成果,一旦核心骨干被挖走的太多,到时候空军跟海军的双发重型战机怎么办?


在谢威的计划中,通过哈工大跟601所的合作,逐步把手中的掌握的理论上的东西放出去,从气动布局、动力系统、航电系统等相关方向去全方位发展。


提前十多年让601所向双发重型战机的方向发展。


到时候,应该不至于被继承老爹遗产的大毛用发动机卡脖子。


那得节省多少外汇?


“……”


看着侃侃而谈的谢威,李瑞接连深吸了几口气,“你可知道,这需要多少配套跟经费?”


“所以我一直说咱们学校得搞赚钱项目啊……光靠着我一个人不行。学校科研能力那么强,那么多同学……”


谢威笑着说道,“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可能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态度已经表明,我进了哈工大,就没准备走了。


“你的意思,咱们不跟其他学校抢项目,转而跟部队的研究单位抢项目?部队多穷,你不知道?”


李瑞哭笑不得。


眼前的年轻人,很有野心,他喜欢。


可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


部队在前两年开始,已经开始削减经费了。


“什么抢项目?是按照国家需求培养人才。咱们的飞机、火箭,比世界落后好几十年。学校通过项目培养人才啊!”


······


“大家怎么看?”


让谢威带着谢柔先离开后,李瑞召集学校相关领导跟系主任开会。


“谢威的真实意图不是为了搞火箭跟导弹吧?有可能是为了他妹妹才提出来的。”


听完经过,控制工程与科学教授杜善义皱起了眉头。


学校的优势在航天,不在航空。


一旦铺开了,到时候缺乏的经费更多,难受的依然是学校。


“红光厂的50万经费不足以支撑任何一個航空航天项目。不过,重新恢复航空航天专业,本就是学校下一步要做的。”


副校长刘德宝不由感慨谢威对学校想法把握的精准。


“所以,借着机会,搭建航空航天的相关专业框架?”


李瑞看向其他人。


学校侧重航天,技术储备跟师资力量都是火箭、导弹、卫星相关。


如果要开设航空相关专业,就跟好几所大学的专业有所冲突了。


“611的人,愿意过来吗?”


梁红斌没去理会校长的担忧。


在他看来,学校与学校竞争,才能更快发展,不能因为别的学校有,自己学校就不搞了。


关键是611所的人是否愿意来这边一边搞研究,一边承担教学任务。


“咱们在航空系统没有什么关系,三机部那边即使同意划拨给我们,他们也不一定愿意来。”


刘德宝担忧地说道。


611所属于三机部下属单位。


学校属于七机部下属。


“我只能去找老首长了帮忙了。611所那边,得让谢威这小子也跟着去!”


一想到谢威从头到尾利用学校,李校长心里就非常不爽。


不能只被谢威使唤吧!


“我觉得行!谢威提出来的,肯定有办法说服那边。”


杜国旺心态倒是转变得快。


他想的也简单,无论航空还是航天,复杂零部件需要先进精密加工设备。


航空航天的项目,设计周期都是以五年、十年计数的。


那之前,谢威不得先把CNC数控系统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搞出来?


“你倒想得开!”


杜国旺的态度,让李瑞等人都诧异。


杜国旺只是叹了口气。


没说话。


想不开,就能让谢威一直在机电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