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低武世界开始创法传道 > 第四章 【人体如天地,一步入先天】

第四章 【人体如天地,一步入先天】

作者:别叫我天王 返回目录

通俗的武道,为后天四大炼,再入先天。


都是从搬运气血炼金肌玉络。


这种练法显然不适合纪云这一把老骨头。


他气血衰败,根本练不了半点。


故而,纪云决定另辟蹊径,将后天四大炼逆转,从周天采气开始。


“周天采气,采撷天地元气。”


“只是这一步要求人体内外贯通,使得天人一身。”


但想到这,他陷入一种困境。


正经武道从搬运气血,到金肌玉络、银髓汞血、水火仙衣、周天采气,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讲究水到渠成。


可逆练则不然!


摆在眼前最大的难关就是如何做到内外贯通?


“上古有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合同于道…”


“从异人角度上来看,此言应不虚。”


纪云沉思。


他将自己从天禄阁所阅秘笈一一于识海间流淌。


最终决定:


从泰山“界门”的诸多神异,以及那些大道文字入手。


好在,得益于近些时日的补气血大药。


纪云觉得自己能多活几年。


“争取活过八十!”


他悄悄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


在天禄阁的生活极为宁静。


让纪云恍惚有种“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唯我不变”的沧桑感。


他平时只与赵安有些对话。


聊一聊上京的趣事,说一说江湖秘闻,谈一谈朝堂说论。


后者只是浅谈而止,不敢多说。


什么西域夷国送来外族美人,沉鱼落雁之容!


一舞引来云蝶翩翩,随之起舞。


惊为天人。


什么天宝秘藏出世,藏有天功九玄经,引得江湖纷争,各路高手齐现,连掩月庵、净禅寺、剑宗这些江湖大派都按耐不住。


但说到朝堂事时,连赵安都左顾右盼,压低声音,沉缓言道,


“监阁史大人,我听其他内侍私下谈论,如今朝堂上左相与右相之争已落幕,右相苏景苏文和被贬为庶人,不过他老人家并不想告老还乡,余生想在天禄阁抄书做学问,也不知圣上是否同意!”


元康帝沉迷于炼丹长生术的这些年来。


朝堂上纷争不断。


左相韩无渊,自寒门崛起,手段严厉,颇得圣心,平步青云。


而右相苏景苏文和,本为大儒,刚正不阿,为文士一派魁首。


两派于朝堂上明争暗斗十数载。


如今算是有了落幕。


纪云对两朴素纷争没什么兴趣,听后蹙眉,“那苏文和乃江南人士,世家士族出身,被贬后不回他那数十亩江南别院居住,闲时赋诗,卖弄文采,来我这天禄阁做甚!”


“没苦硬吃,还是准备绝地翻盘?”


他在天禄阁待得好好的,几乎私有化。


要是冒出个苏文和来,得多麻烦。


万一自己练武的事暴露怎么办?


“大人,我听说苏相一生正气,两袖清风,桃李满天下,应不是那种人。”赵安拱拱手,为那苏相作辩解。


纪云明白。


赵安对读书人有种骨子里的敬佩。


他摆摆手,“罢了,随他吧!”


一晃两个月后!


那苏文和还真在天禄阁住下来。


他青衣利落,孤身一人背着行囊而来。


斑发须白,像个眉宇祥和的老人。


与纪云一个居于左阁,一个住右阁。


赵安伺候的对象也变成两个老人。


“监阁史大人,苏某此后多有打扰。”


苏文和主动前来拜谒,言语温和。


可却吃到纪云的闭门羹,掩门不出,视之不见。


这让苏文和困惑,“赵内侍,苏某不知哪得罪了这位监阁史?”


赵安无奈,“监阁史他好清静,苏大人还是忍着点吧!”


其实他也想不明白。


不过!


眼下的天禄阁只是两个老人而已。


没什么文人魁首,大虞右相;


也没什么皇室宗亲,太祖血脉,监阁内史。


就两个身入半截黄土的老人,仅此而已。


脾气嘛,古怪些也正常。


但纪云之所以不想与苏文和相处。


一来是因为自己欲练武求证。


二来则是他思想观念上与世道不相符,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如一个过客,观复众生,还有心态上也不符合年纪,让纪云面对苏文和这种“真老人”心虚。


基于这两点。


纪云决定维持自己一个孤僻的人设。


况且有万卷武功秘笈在,他耐得住孤独。


于是!


时光飞逝,春去秋来,四季轮转。


在接下来的一年、两年,三年岁月间。


纪云与苏文和之间的交谈甚至不超过五句话。


连见面都极少。


苏文和也渐渐习惯了纪云的孤僻,并不受多少影响。


毕竟他来天禄阁只是作学问的,欲以余生岁月,倾于学问,著成经史,成一家之言,名垂千古。


这也是他毕生所愿。


而纪云呢!


于这三年时间里,总算有所悟。


“炎火派的炎魔金身诀,可引来大日精气炼真身,但没有相应筋骨肉身去修炼,怕是一个呼吸间我这把老骨头就得被焚化成灰。”


“所以,我得辅修这门天意四象诀,中和大日精气,又以玄阴门的冰心神典,佛门的净莲心法、玄心宗的先天妙心卷调和阴阳。”


“再参悟枯荣真经,以天蚕宝录蛰伏,以不死印为基,为己身的复苏留一线生机。”


“最后再以金蝉功、易筋经蜕变真身,一步采气,逆炼周天。”


“理论成立,只差验证。”


三年时间里,纪云不知吃透了多少武功秘笈。


包括许多在江湖失传的真功宝典。


都在天禄阁角落里找到。


但理论毕竟是理论,逆炼先天的难度不是一般大。


尤其是纪云这具逾八十岁老身。


可不比年轻的筋骨体魄,没有气血支撑。


稍有差池,那就得嗝屁归西。


所以纪云心中也没多少把握。


“大不了一死,回归真我。”


他毅然作出决定,选了时日。


于炎夏正午时分,纪云盘坐于庭院一处,开始修行。


他心神放空,驻世长存。


一缕缕阳光好似有了生命钻入他体内,


金光灿灿,乍一看,宛似一尊坐在人间的神明。


但随着大日精气越聚越多,在纪云身上甚至浮现一层薄薄金焰,焚烧他的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内视己身,体内暗红交织,化作熔炉炼狱。


纪云神色狰狞,痛楚从周身涌来。


他继续催动其他功法,摄取天地其他元气,中和阴阳。


缕缕元气在他周身百络汇聚。


游过奇经八脉,如潺潺涓流奔腾于山间。


再注入丹田穴窍之中。


他恍惚有种错觉,人体如小天地般。


四肢象四时,五脏象五行。


一念不生于心,万神自注于体。


“这么看,人体的潜力真是无限大。”


“给我炼!”


纪云把握元气,提携阴阳,存一线生机于心脏处。


哪怕他全身被烧成黑炭般,也没吭一声。


从旁人看来,他几乎死得不能再死。


但枯荣真经、天蚕宝录、不死印这些玄功,让他将一线生机蛰伏,如枯木一般,等一剪春风游过,即可逢生。


许久!


自纪云体内,一缕生机逐渐膨胀,流转全身。


更多的生机涌来,肉身渐渐复苏。


全身黑炭似的老皮唰唰掉落,跟漆片似的。


宛若一头金蝉脱壳,新生一般。


咻!


他睁开眸,两束精光没射,虚空生电,满室生光。


“周天采气,一步入先天。”


“老夫炼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