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 第159章 锁链

第159章 锁链

作者:乐事薯片黄瓜味 返回目录

妖女。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籍天蕊,“妖女”这个词再合适不过。


她的脸上永远挂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无论是唤醒建文帝时身体被断成两截,还是在李淼面前挡住皇帝催发的剑气,她都没有一丝动容。


在籍天蕊身上,李淼几乎找不到一丝属于人的情感。


她身世诡异,从诞生于世的那一刻起就与父母互为死敌,将自己母亲的命送给了李淼来杀;出身明教,却亲手将整个明教推进了深渊。


她不在乎属下、不在乎百姓、不在乎天下,更不像是在谋求什么名利。甚至连自己的命,她看起来都不怎么在乎。


算计了两个皇帝,从齐鲁到苗疆再到顺天,搭进去了上千条性命,葬送了整个明教,连她自己都是数次险死还生。


图什么?


总得有个理由吧?


此时已经是寅时,距离李淼今天的“八小时”结束只剩下一个半时辰,李淼留下籍天蕊的把握并不大。


但不弄清楚这个问题,李淼也不可能任由籍天蕊离开。她惹事儿的能力胜过李淼何止十倍,谁知道她下一次会弄出什么大场面来。


籍天蕊笑了笑,却是没有回答。


“还是先将皇帝的手尾处理好吧,李大人。”


“怎么,要拖延时间?”


李淼挑了挑眉毛。


“不行吗?”


籍天蕊笑道。


“你在乎大朔、在乎百姓,我却不在乎。现在跟我分生死,要是打着打着波及到几个宗室重臣甚至皇帝,到时天下动荡就不好了。”


“放心吧,李大人,你想知道的一切,我都会一五一十地说给你听的。”


她将软剑送回腰间,背着手,玩味的笑道。


“你会这么好心?”


李淼语气中带着质疑。


籍天蕊却是轻笑回道。


“从齐鲁到苗疆再到顺天,我何曾有欺瞒过你?”


“我与你之间,其实是你看不惯我的行事、非要杀我。我又何曾做过对你不利之事?”


“啧。”


李淼嘁了一声,却是没有反驳。


细想一下,籍天蕊说的还真不是谎话。不说籍天蕊对其他人的态度,单论对李淼的话,还真谈不上有什么恶意。


李淼想杀人,就送给他杀;李淼想探求真相,就把线索摆到李淼面前;李淼要结盟,她也是一口答应下来;皇帝要阻止李淼破境,她也是不闪不避地挡在李淼前面。


但这一切,并不是出于好心。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将李淼拉进来,也只是籍天蕊谋划的一部分。李淼不会因此对她生出什么好感。


不过,事情还未了结,现在确实不是翻脸的时机。


于是李淼点了点头,并掌如刀,切下皇帝伤口处增生的血肉,而后握住他的脉门、重生肢体。


“也好。”


“等到尘埃落定,你再说与我听吧。”


————————


皇陵之外。


安梓扬的盘算只成了一半。


大朔淳朴憨厚的供奉们,被李淼教给安梓扬的一套资本主义铁拳打的晕头转向,而事情也如他所预想的那般发展。


只不过,在两拨供奉被挑拨的打起来之前,有一部分并不怎么贪心的供奉,已经拿着搜集到的口诀自行离开了。


李淼一方的积累终究太过浅薄,除了他自己这个超乎常理的玩意儿之外,锦衣卫一方并没有能限制供奉们的手段,只能任由他们离开。


而在李淼带走朱载之时,少数几个眼尖的供奉看见了他,也是立刻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其中就有安梓扬的好大哥——王供奉。


剩下拎不清或杀红了眼的,都被回返的李淼和跟过来的籍天蕊跟杀猪一般宰掉了。


余下的禁军、宦官,以及少数几个真心忠于朝廷的供奉,面对孝陵卫、锦衣卫和李淼、籍天蕊,已经失去了反抗之力。


事态很快平息。


被朱载策反的几个老宗室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地位极高,此时也是登高一呼,随朱载一起控制住了局面。


只说是皇帝祭祖之时受了风寒,忽然病倒、昏迷不醒,所以此次仪式暂停,由锦衣卫和孝陵卫护送皇帝回京。


挟天子以令诸侯,忠心的见皇帝被朱载捏在手里,只得偃旗息鼓;不忠心的见大势已去,也立刻放弃了抵抗。


事情就此尘埃落定。


朱载将昏迷不醒的皇帝放在乘舆之内,留下部分人手将俘虏看管在此处,整了整队伍,便准备就此回返京城。


临行之前,他看了看李淼。


“你不随我一起回京么?”


“还有事儿。”


李淼抬手一指在一旁背手看天的籍天蕊。


“……不会出事儿吧?”


“不会,今天多半打不起来。”


“那便好,事情处理好,尽早回京。”


朱载也不废话,朝李淼点了点头,转身率队离去。


谋朝纂位这事儿,虽然李淼说的轻巧,但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他必须立刻赶回京城处理手尾,每晚一刻,风险便随之暴增。


见朱载一行人消失在视线之中,李淼这才回身找到了籍天蕊。


“籍教主,久等了。”


“无妨无妨,左右无事。”


籍天蕊转过身,轻笑着说道。


“皇陵之内应该有皇帝祭祖之时暂住之处,那里僻静些。打了一夜,正好也弄些点心茶水填填肚子。”


“也方便与李大人促膝长谈。”


“也好。”


朱守静作为李淼一方仅剩的高手,已经跟着朱载离去。好在孝陵卫也留下了部分人手看管俘虏,李淼招来一人一说,那兵士便带着李淼二人朝着皇陵西侧走去。


这兵士平日里就是负责迎来送往,是个会看眼色、晓得事理的。


带着两人到了一处宽阔的院落,在院子当中铺了毯子,放上蒲团、靠背、矮桌,又拿了些茶水点心,一应准备妥当,便与李淼告罪一声,径自离去。


李淼还能听到他在院外喝令旁人离开的声音。片刻后,周围便再无人声,方圆一里的地界内,只剩了李淼和籍天蕊二人。


“请。”


“请。”


二人入座,李淼拿起茶缓缓抿着,另一只手放在膝上,缓缓揉搓着手指。籍天蕊在对面盘坐,伸手拈了块点心吃着,姿态文雅。


却是一时都没有开口。


半晌,籍天蕊忽然笑道。


“在开始之前,李大人需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哦?”


李淼挑了挑眉。


“什么问题?”


“你的来历。”


“呵。”


李淼嗤笑一声。


“我能有什么来历?”


“无父无母的孤儿,被锦衣卫挑中,入职二十七年,整日间不过习习武、办办差,前些天也才是个五品的千户,一句话就能说完。”


“我的生平,籍教主恐怕早就查了个底儿掉。我既无宗族、也无师承,籍教主问的这个问题,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籍天蕊为李淼续了杯茶,轻笑道。


“或许是我说的不够清楚,也或许是李大人不想回答。”


“过了今日,再见便是仇敌,恐怕你我二人再不会有这般坐而论道的机会了。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我也愿意开诚布公一些。”


籍天蕊慢条斯理地为自己斟着茶。


“我可以换个问法,也请李大人细细考量一下,不要草率回答。”


李淼挑了挑眉。


“我若不答呢?”


“那我便不会告诉你任何事情。”


籍天蕊笑道。


“基于你的回答,我也许会告诉你一切,也许会直接站起身逃窜,也或许会直接拔剑与你分个生死。”


“一切,都取决你的答案。”


“呵。”


李淼嗤笑一声。


“我就知道籍教主会有条件,问吧。不过哪怕你换千万种问法,我恐怕也难给出别的答案。”


“倒也不一定。”


籍天蕊双手放于膝上,罕见地敛去了笑容,看向了李淼的眼睛,目光中显露出极为认真的神色。


她缓缓开口。


“我可以问的直白一些,请李大人认真回答我。”


“你,是否记得自己的前世?”


轰!


籍天蕊的这个问题,陡然在李淼的脑海中炸开。他想过很多可能,但唯独没有想到籍天蕊会这么问。


他虽然前些日子已经与朱载坦白,但当时也只是大略说了几句,朱载也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


李淼刚刚觉得自己终于将这藏在心底的秘密交托了出去,心里觉得解脱了一些,却忽然间在最不可能知道这件事的人嘴里,听到了这个问题,他又如何能不惊讶呢?


但李淼已经不是十几岁的愣头青了,他控制住自己的表情,面上不动声色,眼神缓缓的瞟向籍天蕊。


“籍教主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不记得。”


“真的?”


籍天蕊一声轻笑。


“好,既然是李大人的回答,我便信了。”


“我这回答,可符合籍教主的心意?”


李淼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余光注意着籍天蕊的神情。


“非常符合。”


籍天蕊嫣然一笑。


“对你我的对话来说,这是最好的回答。因此,我会把我所想、所知的一切,全都告诉李大人。”


“好。”


李淼拿着茶杯对籍天蕊一敬。


“那我便,洗耳恭听了。”


————————


“指挥使,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能结束。”


王海掀开帘子,走入乘舆之内。


皇帝躺在宽阔的座子上,眉头紧锁,身上的汗水浸透衣物,在身下的布料上印出一个人形。


朱守静和朱载分别坐在两侧,齐齐皱眉。


“怎么说?”


朱载问道。


“明教。”


王海回答道。


“之前在皇陵之外,明教的几个天人忽然离去,不知去向。他们会不会已经提前返回了京城,意图作乱?”


朱载皱了皱眉,摇头道。


“应该不会,只凭他们几个,在京城内翻不起水花。有朱大人在,他们就算来,也只会被我们围住绞杀。”


“明教已经完了,他们算是籍天蕊仅剩的家底,不应该这般浪费。”


王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还有一事,卑职没有想明白。”


“何事?”


“在最开始,明教派人在城中散发‘嫁衣神功’的残本,吸引诸多江湖人士齐聚京城。而在前夜您与镇抚使入宫赴宴之时,他们又再次散发残本,似乎是在打消江湖人离开的念头。”


王海缓缓说道。


“卑职一开始觉得,此举是在搅混水,方便明教弟子藏身。但若真是如此,他们第二次散发残本的行为,似乎就有些没有必要了。”


“明教的普通弟子已经抓的差不多了,前夜籍天蕊和明教天人也已经到了皇陵,他们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卑职没有想通。”


朱载眉头紧锁。


“如此说来,确实有些蹊跷。”


一旁的朱守静却是开口说道。


“朱大人,我觉得倒不必想太多。无论如何,问题终究只有一个。”


朱守静伸出拳头。


“人手,武力。”


“他们聚集江湖人士,却支使不动他们,那他们的人手就只剩下那两三个天人。在锦衣卫和我孝陵卫面前,他们无论想做什么,都成不了。”


“你我只需多加戒备,不要被他们钻了空子。只要将皇帝送入宫内,一切便都尘埃落定,他们无论有什么谋划都是徒劳。”


朱载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也只好如此了。”


————————


“要将我想告诉李大人的话说清,首先要说明一个前提。”


籍天蕊伸出一根手指。


“现今的江湖,是被历朝历代打压过的江湖。天人传承或是失落,或是藏于宫内,江湖上只要出现天人,甚至都来不及扬名,立刻便会被皇帝收入囊中。所以此时江湖上才会以绝顶为尊。”


“至少在前朝之时,天人在江湖上并不罕见。”


李淼搓着手指,静静思索。


籍天蕊继续说道。


“今日的争斗,根源在于两套功法。”


“其一,是本朝太祖所创,以天人为资材修习性功的法门。我便先从此物说起。”


“李大人觉得,天人之于天下,是好是坏?”


李淼思索了片刻,说道。


“不一定。”


“没错,不一定。”


籍天蕊笑着点了点头。


“若皇朝昏乱,那天人便是揭竿而起的利器;若四海升平,那天人便是为祸作乱的根苗。”


“毕竟,侠以武犯禁。”


“但从根源上来说,天人这种东西,其实永远都是对统治者的威胁。所以历朝历代的朝廷一直都在全力避免天人的出现。性之三路传承的失落,根源便在于此。


“而本朝太祖则觉得,天人根本就不该出现。”


籍天蕊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阳家的传承中,记载着他当时说的话。”


“天人以一己之力,胜过千人之心,此为祸端。若咱的子孙不得民心、坐不稳江山,便该死在万人之手,却不该死于天人之手!”


籍天蕊说的简短,但李淼却是瞬间便明白了太祖的意思。


他觉得,自己的子孙若是明君,那天人便是对盛世的威胁;若是昏君,那百姓便会揭竿而起,大朔就此亡于百姓之手他也认,却无需天人来对皇帝进行刺杀。


李淼不置可否,也没有认可或争辩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


“然后呢?”


“于是他创了这门功法。”


籍天蕊笑道。


“在最初,这门功法并不是用于修习性功,而是给供奉们使用的法门。”


“天人五衰本就是不修习性功的后果,有了这法门,搭配秘法,便可以将供奉们牢牢控制在手中。”


“阴瑞华能活到现在,且百年都不离开皇陵,除了对成祖的忠心,便是因为没了天人供养,他很快就会死于天人五衰。”


“以江湖天人供养朝廷供奉,于是江湖天人便会渐渐绝迹。等到江湖上彻底没了天人,无法续命的供奉们也会逐渐死于天人五衰。”


“如此过上百年,两路以上的天人便会渐渐绝迹。天下便只剩下一路的天人,已经难以对皇帝构成多大的威胁。”


李淼却是闻言皱了皱眉。


“不对。”


“他想不到自己的子孙会用这功法为自己延寿吗?像皇帝那般用天人修习功法,供奉们没有天人供养只会越来越少,而朝廷里自己修成的天人也会被皇帝拿来用。”


“这样,反而是朝廷越来越弱。”


籍天蕊放下茶杯,在矮桌上嗑出轻响。


“这便是重点。”


“在大朔开国之时,供奉们是不需要沉眠的。”


“太祖所创的功法,与现在皇帝手中的功法并不一样。他所创的功法配合秘法,便能让供奉们不必陷入沉眠、自由活动,却不能让人修成寂照。


“也就是说,太祖所创的功法,和皇帝手中的功法,虽然是同源,但却并不相同。”


李淼揉搓的手指一顿,他抬头看向籍天蕊,缓缓说道。


“继续说。”


“这便要说起这第二套功法,也就是建文帝手中,以宗室血脉修习性功的法门。”


籍天蕊竖起一根手指。


“李大人,建文帝并没有修成‘介子’。他能四路合一、与皇帝争斗,全靠我给他的蛊虫。”


“也就是说,他的悟性,并不好。”


“他不可能创出这门功法。”


“而当时太祖留下的天人高手们,也不可能会去协助他创出这门以宗室为资材的功法,这是在掘大朔的根基。”


“今日争斗的根源,这两套天下仅有的性功修习法门——”


“全都,来路不明。”


————————


“指挥使,已经快到城门了。”


王海走到乘舆边上,对里面的朱载说道。


“有没有发现?”


朱载问道。


“没有,卑职撒了些人手出去,除了被嫁衣神功吸引来的江湖人士有点多,并没有发现其他异常。”


王海回道。


“奇怪。”


朱载皱了皱眉。


明教若是要动手,最好是在半路上。


进了城,锦衣卫留在城内的人手也会汇聚过来,加上城内的守军,明教就更没有机会了。


莫非明教的那几个天人只是提前离开、保存实力,并没有动手的意思?那他们散发嫁衣神功残本、吸引江湖人士来此的目的是什么?


“让家里的人手过来,从城门到宫内,一路严加戒备。”


朱载说道。


“是。”


王海领命而去。


————————


“你知道这两套功法的来历?”


李淼皱眉说道。


“不知道。”


籍天蕊笑着摇了摇头。


“我年岁小,虽然背靠明教和阳家,比李大人知道的多一些。但这种密辛,我也无从得知。”


“但,有一点很清楚。”


籍天蕊看向李淼的眼睛。


“李大人,你蛰伏锦衣卫二十七年,直到修成三路合一方才出山行走江湖,是你早早就察觉到了不对。若你提前出山,一定会死在皇帝的手里,成为他修习功法的食粮。”


“朝廷,是套在所有天人头上的枷锁。今日你我联手,算是将这枷锁砸碎了。但你我的身上,可能远远不止铐着这一条锁链。”


“将功法交给建文帝之人,可能同样不希望天人现世。”


————————


朱载走出乘舆,手扶刀柄,视线在左右不住逡巡。


一行人已经进了城门之内,街道左右多有佩刀带剑的江湖人士,正好奇地朝着一行人张望,见到朱载腰间的绣春刀,又慌忙移开视线。


但他没有察觉到,在一群江湖人之中,有一个相较于常人高大许多的身形,正用余光瞟向皇帝所在的乘舆。


他的手臂格外修长,超过膝盖。


一人靠到他身侧,悄声说道。


“阳前辈,教主与您的约定,我们已经完成了。过会儿,我们会最后一次散发嫁衣神功残本,将附近的江湖人都吸引过来。”


“之后的事情,便与我们无关了。”


阳厉章点了点头,死死地盯住了乘舆,没有说话。


那人转身离去。


阳厉章藏身在人群之中,缓缓跟着乘舆前行。


少顷,那队伍进入了下一条街道。


忽然间,前方传来一阵嘈杂之声。


“残本!是嫁衣神功的残本!”


“我的!这是我捡到的!”


“滚!就你还敢与老子争抢!”


人声鼎沸,周边数条街道之上的江湖人立刻便汇聚了过来,将这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同时也堵住了朱载一行人前行的路。


阳厉章看着乘舆。


他当日与阴瑞华争斗,被打成重伤后用籍天蕊的蛊虫续命,只有三日可活,今天便是最后一天。


“够了。”


他想道。


“我阳家人,不求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