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今来见白玉京 > 第四十六章 白玉京中第三人

第四十六章 白玉京中第三人

作者:摘下蒙面 返回目录

陈执安在这一刻,仿佛变为了南流景中弥漫出来的光线,在混沌中穿行,直至他看到远处有一点辉光发着微弱的光。


于是,陈执安这一道灿烂的光辉,笼罩在那微弱的光上。


——


“宁渔!今日的课业尚未完成,你却敢偷懒小憩!真当我掖庭宫是你宁家族学?”


“明日公主又来考校!你的诗,可写好了?”


啪!


一声急促的鞭笞声将宁渔惊醒。


宁渔闭着眼睛抿着嘴唇,瑟瑟发抖。


她脑海里纷乱万分,过往的许多画面在她脑海里百转千回,然后化作一根根尖锐的刺,令她头痛欲裂。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自己的父亲总是专程派人请来捏糖人的匠人,那时,她最喜爱的便是各色的糖人。


甚至她家里还专程造了一个冰室,只为储存那些糖人,不让他们化去。


宁渔记起许多糖人的样子,有可爱的猫狗,也有话本里的小人,甚至她还让那记忆超群的匠人,专程捏了自己父亲的模样。


父亲在朝中为官,政务繁忙,总是半旬一月回不了家。


宁渔便与父亲模样的唐人说话,与他玩耍,只当是来自父亲的慰藉。


这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脑海中闪过这许多记忆,记忆成画,此时却安慰不了她。


她不敢睁开眼睛,仍然瑟瑟发抖。


于是,脑海里其余的画面就纷至沓来。


她想起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天上一群群大雁飞过,院中没有了蝉鸣声,就只有枫叶在半空中起舞。


宁渔还记得自己在那一日捡起了一片火红的枫叶,拿着枫叶一边仔细瞧着,一边入了冰室。


然后她便看到,自己父亲模样捏出的糖人的头颅,不知何故断去了,落在地上,已然融化了一半。


那时的宁渔不过八九岁,不知为何悲从中来,又也许是因为惊吓,便只顾放声大哭。


她在冰室中哭了许久许久,只觉得背脊发冷,冷得发抖。


于是她出了冰室……


然后便看到一群又一群配着长刀,穿着黑色甲胄的兵士入了府里。


府中那些熟悉的丫鬟姐姐们,都被他们轻而易举的砍下头颅。


过往干净娴静的院子,满是嘈杂的声音。


甲胄与长刀碰撞的声音。


无数人哭喊求饶的声音。


长刀落下,头颅落地的声音。


鲜血喷溅,尸体倒地的声音……


此时此刻,来了掖庭宫中已然六七年光阴的宁渔,仿佛回到了那个秋日,她一阵阵发冷。


那个秋日,落叶凋敝,碧草没有了生机,她稚嫩的一生仿佛也终结在了一阵阵凉风之中。


然后……


宁渔脑海中的画面又换做黑暗、恐怖的掖庭宫。


宫中司教嬷嬷的怒骂声。


只着薄衣,光脚站在雪里,寒风呼啸声。


鞭子落下,皮肉绽开的声音。


以及昨日掌教大宫女狠狠扇在她脸上时,清脆的耳光声。


这些声音都与六七年前秋日里杀戮的声音重合……


让宁渔怕极了。


她不敢睁开眼睛,只觉得身上一阵阵发冷,犹如那一天的冰室。


直到……


宁渔忽然觉得自己身上暖洋洋的,仿佛有一阵极温暖的光照在她的身上。


宁渔一时之间有些难以适从。


掖庭宫被专门建在太极宫的背面,高大、辉煌、华丽的太极宫对于掖庭宫中的犯官女眷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遮天蔽日。


掖庭宫因此终年见不到太阳。


一年光阴,往往只有前去制衣司、御膳司、上驷院,又或者尚仪局勤务的时候,才能看到太阳。


而在宁渔眼中,宫中除了掖庭宫以外的所在无遮无挡,炽热的太阳光落在她的身上,总是刺的她皮肤生疼。


“可今日……为何不疼了?”


宁渔仍然不敢睁开眼睛,脑海中诸多画面依然源源不断,让她心里充满了恐惧。


六七年光阴,两千余个日日夜夜,宁渔始终都在这般的恐惧里。


“你怎么了?”


突然间,宁渔听到一道声音。


那声音颇为轻柔,小心翼翼,却与宁渔听了许多年的声音截然不同!


这是男人的声音。


可宁渔却猛然睁开眼睛……掖庭宫中哪里来的男人?


紧接着宁渔便看到不远处,一轮燃烧着火焰的太阳高挂在天上。


那太阳落下一道道光辉,落在眼前这人的身上。


金色的光辉让这人似乎也发着光,让本就不习惯太阳光的宁渔睁不开眼睛。


“你怎么了?”


又是一声询问。


宁渔猛然睁大眼睛,左右看去。


她看到升腾的云雾,看到云气萦绕的大泽,也看到灼灼燃烧的太阳,看到太阳下那辉煌的宫阙!


“这里是哪里?”


宁渔猛然站起身来。


而南流景的光辉便在此刻照来,笼罩她的身躯。


无数的信息落入宁渔脑海里,一时之间让她呆立在原地。


而她此时也终于看清了身前与她说话的人。


那是一个少年。


少年穿着蓝色的衣衫,温和平静的眉眼中带着些好奇注视着她。


宁渔的眼神与少年的眼神相碰撞,她匆忙低下头来。


“我在做梦?”


陈执安也好奇的看着她,摇头道:“这里乃是白玉京,你是第三个前来这里的人,你叫我长安客便是。”


宁渔猛然咬牙、抬头。


她左右看着这广阔的天地,看着清澈的天空中起了微波,一层又一层的云气受到太阳光线的照耀,竟然也发着光。


“这里不是掖庭宫!”


她喜极而泣,紧接着却又放声大哭起来。


她脑海里奔流的信息在告诉她,自己的身体还在掖庭宫中,她并没有逃出来,并没有自由,而再过一阵,她便会回到那黑暗、潮湿、恐怖的掖庭宫中,重归无望的现实!


“不要哭。”


陈执安看到这新来的女子放声大哭,不由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他在心中暗想:“南流景招来的老黄梁来历非凡,气魄雄浑,一身修为强悍非常。


可这少女似乎根本不通修行,甚至好像还受到了惊吓?”


“所以南流景为何要召她前来?”


陈执安有些不解,可他却隐约感受到这少女哭声中的悲凉,便又劝了几句。


可这少女仍然痛哭不止,甚至身体都微微发抖。


陈执安看这少女这般歇斯底里,不由皱着眉头道:“与其哭声不止,还不如好好与我行礼,仔细问我,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来这白玉京。”


他的声音有些冷厉,受惯了冷漠的宁渔顿时被吓住了,她死死忍住哭泣,肩头也不再颤抖。


直至十几息时间过去,这少女才道:“还请……大人教我,如何才能再来白玉京?”


陈执安脸上再度浮现出笑容来,道:“我该怎么称呼你?”


宁渔终于开始消化脑海中,南流景带来的信息,她低头思索了许久,想起自己幼时的小名,这才抬头说道……


“大人只需称呼我为……椒奴。”


椒奴?


陈执安点头,又见到眼前这少女始终眉头紧锁,不由劝慰说道:“你既然将这里当做梦境,你便只当这里是你的梦中,既然是做梦,又何必眉头紧锁?”


宁渔有些失神,脑袋传来的剧痛令她无法定神,昨日嬷嬷的鞭笞,也让她放松不下。


陈执安见这少女如此油盐不进,也有些烦了,他前世今生面对女子,从来没有什么耐心哄着。


于是他不打算理会这椒奴了,转身便想要离去。


可此时的宁渔忽然有些清醒过来,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少年气质不凡,也许也是读书人。


她匆忙朝着陈执安行礼,咬着牙道:“椒奴……想向大人请教!”


陈执安转过身来,看着她。


宁渔再次向她行礼,收敛起眼中的惶恐,道:“椒奴是大府奴婢,我家……小姐喜爱诗词,便也让我们读书习字,时常亲来考校……


若是不合她心意,便总要打骂,不知……大人是否士子?可能够借我一首牡丹诗词……”


陈执安微微挑眉,摇头道:“我并非士人,也不曾熟读诗词。”


宁渔顿时一阵失望,她在掖庭宫中五六年,许多技艺已经登堂入室,唯独这诗词一道,却始终不得其门。


恰巧执掌掖庭宫的云麓公主却最爱诗词,她因为这诗词考校不知挨过多少打。


“看来,明日的考校,也免不了挨一顿打了。”


宁渔抿着嘴这般想着,可恰在此时,眼前这眉眼尤其好看的长安客,却忽然笑道:“不过……我认识许多诗词大家,你想要牡丹词,我给你一阙便是。”


宁渔失望的摇头。


倘若是那些诗词大家的词,又怎能拿去应付考校?抄词蒙混,倘若云麓公主震怒……


可正在这时,自称长安客的少年的声音却又传来。


“你且放心,那些诗词大家,天下无人识得,你尽管拿去用,无碍的。”


宁渔还没反应过来。


陈执安便蹲下身来,轻轻抚平脚下的云雾,又伸出一根手指,在云雾中书写。


他一边写一边说道:“贵人小姐让你们写诗称颂牡丹,实际上总是在借以牡丹隐喻自己,那便给她们戴一些高帽,让她们开心些便是。”


“这首诗的主人名叫上官昭容,也叫上官婉儿,如果你逃过了责罚,可要记得她的名字。”


宁渔低头看去,就看到陈执安写道……


“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檐前怒破更,江上恐留风。”


宁渔仔细读着,眼睛也真的越来越大,眼神中的彷徨似乎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