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 123、第一节气,明玉成!

123、第一节气,明玉成!

作者:铁掌雪上漂 返回目录

县讲武堂是专门培养文武人才的一所学堂。


入学条件甚为苛刻,也只有达官贵人,豪绅大族的子弟,才有机会入内。


当初乌桥镇的李少云为了来这里求学,李府上下可是花费了很大功夫。


不过讲武堂只讲学,教武,并不提供兵器、药辅、功法等等。


故而,来这里的多为一些年轻人,或者开蒙的少年大孩童。


等到十几岁,往往就需要奔赴别处去寻找机会。


饶是如此,讲武堂仍旧是青乌县培养人才的摇篮。很多大户人家都愿意把开蒙的孩子送去讲武堂。


谢安赶到讲武堂的时候已是午时。


由于第一次来,谢安免不得好奇的多扫视了一番。


门口放着两座石狮子,还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录着劝学的一句话:年华易老学难成,半寸光阴不可轻。


谢安轻轻念叨了一遍语录,抬头看到旁边掉光了叶子的梧桐树,还有气派门头前方矗立着一尊手持书卷的大儒石像。


油然生出一股肃穆和书卷的味道。


有点回到前世学校的味道了。


收拢心思,谢安向门子道明来意。那门子听闻谢安是唐家堡小红糖的小爷爷,顿时露出敬重之色,指着东南方向的一处别院,“五岁到八岁的,在晨曦园。”


谢安道了声谢,随即入了讲武堂大门,往东南去,行百米,见到葱郁的松柏,还有一处方形的凉亭。


三十多个五六岁的孩童,坐在各自的课桌上,眼巴巴的看着一位穿着蓝色襕衫的教书先生讲课。


而在凉亭外围,则围着不少达官显赫,多是孩童学子的长辈,负责接送。约莫是这位教书先生讲的好,便是这些长辈们,都围在凉亭外面侧耳倾听。


谢安大老远就看到了唐正阳,还有知县……文在清。


相隔太远,谢安听不见那教书先生讲的什么,便靠到唐正阳身边,轻呼:“大哥。”


“五弟……”


唐正阳回头看到谢安,分外的吃惊。然后看到谢安手里提着的礼物,便知晓了谢安的心意,会心笑道:“五弟有心了。”


“应该的,小红糖呢?”


唐正阳指了指第一排的位置。


谢安抬眼看去,果然看到穿着大红色精棉袄子的小红糖坐在第一排,因为个头偏矮,她坐直的时候,只有大半个头高出桌面。


不过小红糖听的很认真,双手撑着下巴,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那位教书先生。


随即,谢安的目光也慢慢的转移到那位教书先生身上。


第一眼,好俊!


不似男人的那种俊秀。


水蓝色的襕衫,很是修身,脚下是一双白色的靴子。发髻上插着根玉簪。脸蛋儿精致的不像话。


待得谢安打开五感,运足目力看去,分明看到一缕斑驳的阳光洒落在那教书先生的脸上,谢安清晰的瞧见了那教书先生秀气的睫毛,眼眉,还有脸庞细腻如玉的肌肤纹理。


直觉告诉谢安……这是个女人。


祝英台女扮男装的故事,谢安前世从小听到大。当时谢安就很好奇,为啥作为观众的自己一眼就看出来祝英台是女扮男装,可偏偏故事里的人就看不出来。


此刻谢安回头看向周围的一帮大佬大爷们,竟然也没人发现端倪……


好吧,看来祝英台的故事还是有基础的。


古代人……终究还是见得少了?


再看唐老太爷,竟然再次听得津津有味。


谢安便收回目光,仔细聆听。


相比其他教书先生文绉绉的圣人语录,这位教书先生的确很有见闻,讲述的是少年屠龙,飞天遁地的故事。还说北有少年,读书三十年没成就,忽然一朝顿悟,著出千古名作,流芳百世。


还有少年剑客,十年练剑,策马北上,斩妖除魔。


直把那些个五六岁的孩童听的热血沸腾,眼神放光。


对于谢安来说,这些故事早就在话本和札记里写烂了,老生常谈了。可是这位教书先生却说的非常详细,活灵活现,仿佛现场重现一般。


便是谢安这个半百老头都听的入神。


不知不觉,下课了。


教书先生的声音,是那么的平静淡雅,叫人听了如沐春风。


“今天就上到这里,大家早点回去,明天再来。”


意犹未尽的孩童们听见了大人们的叫喊声,才纷纷走出学堂。


而小红糖却很有礼貌的离开位置,像模像样的冲教书先生做了个礼,“先生再见。”


教书先生瞥了眼小红糖那个有些扭捏却尽力做到标准的师生礼,便教小红糖做了标准的礼,“再见。”


小红糖便依葫芦画瓢学着教书先生的模样,再次正了个礼,“我叫小红糖,先生有名字吗?”


教书先生愣了下,道:“我姓苏,你可以叫我苏先生。”


“苏先生,今儿是我诞辰,请你吃牛轧糖。”小红糖走上前,踮起脚尖,送上一颗红纸包扎的牛轧糖。她有些害羞,但还是鼓足了勇气。


苏先生蹲下身,仔细打量着小红糖,伸手接过牛轧糖,“谢谢,小红糖生辰吉乐。”


“嘻嘻,谢谢苏先生,苏先生讲的太好啦。我明天一定第一个来。”小红糖一蹦一跳的离开,高兴的不行,“苏先生祝福小红糖啦,嘻嘻。”


出了凉亭大门,小红糖看见了谢安,竟然直接撇下了唐老太爷,猛的蹦到谢安怀里,“小爷爷,你来啦。哇瑟,还有糖人和冰糖葫芦哩。”


“小红糖的诞辰,我当然记得。”


“嘻嘻!小红糖太开心啦,有苏先生祝福,还有小爷爷的糖人……要是能骑一下下小爷爷的肩膀,那就更完美了。”


然后,谢安把小红糖骑在肩膀上,扛着小红糖走。


走到拐角的位置,谢安似乎想起来什么。


自己高低也是小红糖的小爷爷了,是不是得感谢下教书先生才合适?


于是,谢安回过头,看向那个教书先生,而教书先生仍旧站在原地,手里还拿着小红糖送的牛轧糖,一双沉静的目光还打量着小红糖的方向。


谢安也不知道对方是在看自己还是在看小红糖,反正回礼致意笑了一下。


至于那教书先生是否知晓,也管不着了。


礼数到了就行。


回到唐家堡,大家都围着小红糖转,得知小红糖在学堂表现不错,并且愿意继续去学堂……全家人都松了口大气。


特别是唐林氏,差点就激动的烧高香拜菩萨了。


要知道,前几天临近开蒙的时候,小红糖可是用上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拒绝去学堂……


一家人给小红糖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宴席。


最后大家问询小红糖有什么诞辰愿望。


父亲唐清风表示愿意买新衣裳,二叔唐清云表示可以带她骑马,舞剑。唐林氏表示可以给她买吃的。唐老太爷表示,你想什么都可以……


但是,小红糖却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鼓足勇气走到谢安身边,拉扯着谢安的衣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小爷爷,我想你送我去上几天学。行不行啊?”


全家哗然……


谢安都感到十分的窘迫。


不是……你撇下一家人的愿望不要,跑过来找我这个半路的小爷爷,只是为了送上学……如此的胳膊肘往外拐,让我这个外来的爷爷,很难做啊。


就在谢安想着如何婉拒的时候,唐清云忽然哈哈大笑,“小红糖越来越懂事了。愿望都是想着上学,好事啊。五弟,你看着办。”


“既然大哥都这么说了……弟自是欢喜的。”


“嘻嘻,谢谢小爷爷。”


既然答应了小红糖,谢安自然在唐家堡留宿。晚上还去中庭院和唐老太爷喝酒畅聊到深夜,才回到自己的院子休息。


翌日,一大早。


门外就传来小红糖的声音。


“小爷爷,快,要迟到了。”


“我怪……天都还没亮,你这是……干嘛!?”


谢安赶忙起床洗漱,然后拉开们,看见小红糖穿戴整齐,还挎着个单肩的小布袋。


大乾没有书包一说,男子盛行书箱,笈。而女子多挎个小布袋。对于小红糖来说,布袋子里装的当然不会是书籍,而是大把大把的牛轧糖,以及其他水果等。


刷。


小红糖一把拽住谢安的手,跟个小大人似得,“快走,我答应过苏先生,要第一个赶到学堂的。”


谢安看了眼东方天空里的一点鱼肚白,嘴角抽抽。


你这书包里连一本书都没有,也不像是认真好学的样子啊……这姿态摆的。


出门的时候,还把唐林氏感动的眼眶翻红,觉得小红糖才开蒙就这么勤奋好学,将来必成大器。


实际上,唐林氏真想多了。


谢安也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来到街上,小红糖先是去吃王大娘的包子,再去吃李大爷家的豆腐脑。然后等到集市开了,溜进去布坊买新衣裳,还有糖人……而这一切,毫无例外谢安买单。


难怪小红糖许愿的时候拒绝了家人的示好。


原来是小红糖知道家人对她严格,讨不到多大好处。而谢安这个小爷爷就不同了,选择小爷爷就等于……所有的都要了。


谢安:“……”


这小丫头片子,精灵鬼怪的很啊。


纵然如此,小红糖还是第一个赶到学堂的。得到了苏先生的夸奖……来自先生的夸奖,可比家长的管用许多,直把小红糖高兴的不行。


这丫头,简直把谢安给整的无语了。


谢安自然守在外面,闲来无事也听着那位苏先生讲课。


“昨天,讲了一大概,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圣人……”


谢安感觉这位苏先生讲的通俗易懂,能让孩童听得懂,但是又加入了独特的见解。很是有感觉。


特别是苏先生最后讲到:


“圣人留下璀璨的文明,供后人开启蒙昧,增长智慧,或陶冶性情,历时千百年积累,去伪存真,才有了人类如今的思想。圣人距离我们很远,可是我们每次翻阅书本,阅读圣人语录,却又感觉他们距离我们很近。待得你们读书万卷,行路万里,便会明白……人生一世,圣人渡不得你,而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圣人。”


平静如春风的话,却触动着谢安。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圣人。


往后数日,谢安每天都接送小红糖来学堂。刚开始的时候谢安只是坐在凉亭外面的石凳子上,听着里面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到了后面,谢安会站在凉亭的门窗外,近距离的聆听苏先生讲课。


甚至,每次听讲的时候,谢安会很认真的看着这位苏先生。就像回到了前世课堂的时候。


时间,很快来到了除夕。


这天上完课,谢安带着小红糖要离开。却见苏先生走了出来,淡淡的冲谢安道:“你若是喜欢听课,来年可在最后排添一张书桌。”


谢安:“……”


自个五十有三,和一群五六岁的孩童一起上课?


苏先生却说,“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儿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


“谢苏先生。”


谢安只觉这位苏先生有股子说不出的儒雅和丘壑,并未拒绝。道了声谢便领着小红糖离去。


片刻后,凉亭彻底空旷下来,只剩下苏先生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屋檐下。


直到,一个脚步声传来。


“小姐,你让他来加一张书桌……”


来的是雨荷,抿嘴笑个不停。


苏先生道:“你笑什么?”


雨荷还是笑个不停,“他就是谢安,我侍奉的老爷。之前跟你讲过的。而且,我百分之八九十可以确定,炼尸堂一直寻觅不得的仙宝,就在老爷手里。”


苏先生沉静的眸子里,终于有了一丝波动,“这等大机缘……竟然落在了他的手里……看来这小小的青乌县,还当真不可小觑了。


你的伤恢复的如何?”


雨荷说:“恢复好了。我该回到老爷身边去了。”


其实雨荷早就回到青乌县了,只是因为伤势没恢复,怕被谢安看出异样,就一直没回去。


“明日,我送你去。”


……


又是除夕夜。


这已经是谢安在这个世道的第三十三年了。


仍旧在唐家堡过的。


经过一年的相处,唐家堡的家人基本上接纳了谢安,把谢安当成了自家人,一起守岁火,夜话等新年。


翌日一早,谢安便离开了县城,骑马回到了水灯镇的堂口,招呼一干香主执事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待得人群散去,已是下午申时。


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


谢安独自站在堂口的屋檐下,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看着络绎来往的人流,却始终见不到雨荷的身影。心头有些失落。


愣神片刻,谢安便回到了中庭院,关上院门,盘坐在凉亭之中,练习胎息功和明玉功。


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谢安虽然身在唐家堡,天天接送小红糖上下学,但谢安练功也是没落下的。


特别是明玉功,更是坚持操练。


如今,终于接近于圆满了。


扫除心思,大概个把时辰后。


丝丝~


谢安明显感觉到体内的热流在涌动,自绛宫发散出去,流遍全身,然后快速收回来。


这股热流已经有三根拇指头粗了。


分外的滚烫。


运转周天之间,身子都分外的火热,大汗淋漓,肤色潮红。


忽然间,谢安感觉周围的天地和自己产生了某种奇妙的感应,随着这股感应越来越强,身子竟然在震动,隐约有什么东西和外围发生了强烈的共鸣。


【明玉功:立春100/100】


圆满了。


紧跟着谢安全身散发出氤氲的热气,仿佛在蒸桑拿……


好热!


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烈的热感。


他清晰的感觉到,体内仿佛有什么杂质,正在顺着皮肤的毛孔往外流。身体在发生某种特别的变化。仿佛越来越凝实,精炼。


谢安自己都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体内的杂质停止往外流的时候,谢安才停下来。


赫然发现,皮肤外面积累了一层褐色的污垢,散发着不好闻的味道。


“这就是立春大成的淬炼效果?”


谢安也顾不得身上的污垢,猛的站起身来。惊骇的发现五感更进一步,力气再次增长,手脚活络,由内到外都无比的舒泰。


明显感觉身体发生了某种进化。


进化的幅度,比胎息功和五禽戏的功效加在一起都要强大的多。


咻。


谢安悍然一拳打出,空气爆鸣,拳力炸裂。


再一拳打在地上,砸出个方圆两米的大坑来。而且拳头不感觉丝毫生疼。


“太强了!”


“才明玉功第一个节气就这样了……继续练下去还了得?”


谢安赶忙调出面板:


【当前长生命格:一级。融合度:0.0002】


【胎息功:神光现(600/1000)】


【明玉功:雨水0/100】


【余年:43载】


“神光现增加一百个点,余年增加了3载。”


“舒服!”


谢安心情大好,立刻去院子里的古井旁边,用井轱辘打了桶冷水洗澡,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


恰时,五感过人的谢安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很熟悉的声音。


谢安不由停下来仔细聆听。


咚咚咚。


“老爷,我回来了。”


果然……


谢安几乎就要狂奔去开门,很快想着自己是个老爷,而且年纪也不小了,便收敛心思,故作淡定,拉开大门。


只见穿着裘皮裙子的雨荷俏生生的站在外头,肩上和发丝上都染上了雪粒子,仍旧如初的笑着,冲谢安做了个万福。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朝朝暮暮,岁岁平安!”


谢安笑着扶他起来,“雨荷新年快乐,快进来说,外面风雪大。”


就在谢安要关门的时候,赫然看到门外的雪地里站着个身穿海蓝色绸缎长裙的女子,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笔挺而立,风雪拂袖,长发飘飘。


此人碧玉如画,仿佛和风雪融为了一体,说不出的既视感。


总感觉有点眼熟……


还是女子先开的口,“妾身算是雨荷的长姐,恰巧路过,可否进去讨杯茶喝?”


————


ps:那句劝学诗改用的是朱熹的《偶成》,毕竟是异界,不好直接引用这个世界的诗词。想自个独创一个,水平不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