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三章 黄庭经卷,混元一气

第三章 黄庭经卷,混元一气

作者:照夜真人 返回目录

玄关幽寂,杳杳冥冥。


无尽迷雾中,一道神念降临。


充满岁月沉淀后的沧桑气。


正是玄明。


行走其中,他被一道光吸引。


循着光照的方向,前行。


很快三卷道经映入眼帘,周遭三尺演化出乾坤开辟、清浊两分、万神同辉等道象,恢弘壮丽,大气磅礴。


三卷道经上道字,古朴遒劲,熠熠生辉,仿佛先天而生,承载大道,流转道则。


玄明从未学过其上文字,可在入眼刹那,就知晓其名,清楚其意。


《黄庭经》。


乃前世道家经典之一。


被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三卷经。


此书正是玄明穿越后的金手指。


一甲子前,他胎穿至求真观,成为上代掌教幼子。


因灵魂融合《黄庭经》所需,他前半生痴傻,仅有八岁智商,以保赤子心性,直到五十五岁。


天数和二十五,地数和三十。


五十五,正合天地之数。


那一年,他彻底融合《黄庭经》。


那一年,他打破樊笼,得见真我。


那一年,他爹意外羽化了。


本以为融合金手指后,会时来运转,一飞冲天,想不到使用金手指需要条件。


法不轻传,道不轻授。


想要翻阅《黄庭经》,需积攒道气,蕴养道意,明悟道理。


玄明想到的最有效之法,是翻阅道藏,参悟经卷。


汲取前人智慧,借鉴先贤灵光。


毕竟,文以载道,知识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而在他触及道经时,《黄庭外景玉经》终于有了反应,反馈出一条信息:


悟经三百卷,慧眼见道真。


从那以后,玄明翻经不缀,专攻三百道经,翻来覆去地看,孜孜不倦地瞧,不厌其烦地写。


每一本道经,他都用心品读了千遍,逐字逐句地理解、品味、斟酌、体悟。


五年风雨无阻,五载寒来暑往。


他不敢懈怠,一心向道。


终在今日一朝入道,《黄庭外景玉经》降下一缕玄妙气机,助他打破自身桎梏,重获新生,得见新天地,看到大风光。


———


三百卷。


可翻阅《黄庭外景玉经》一次。


这是玄明得到的造化。


只是他没立即行动。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


他早不是冲动莽撞的毛头小子,明白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


心神退出玄关,玄明瞧着旁边四季常青的苍劲老松,微微一笑。


以前,他见树是树,浮于表象。


如今,境界不同,眼界不同,他看树亦不同,是树非树。


是松树,也是道理。


是蓬勃生命力。


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是无惧风霜严寒的傲骨。


是扎根深山的淡泊自在。


……


看院中其他事物亦是如此。


可以跳出表象,窥见内在规律、灵机流转,甚至是某些更精微之气。


这一刻,玄明明悟。


自己道心入微,可以小见大。


换句话说,他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之境,迈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之境,虽是刚入这道门槛儿,但终究不同。


想通之后,玄明捋须微笑。


当晚,明月皎洁。


为浮云山渡上一层银辉。


他焚香沐浴,换上新道袍,诵念一遍《清心经》后,心神入玄关。


轰隆!


神念刚接触,《黄庭外景玉经》便爆发璀璨光芒,将玄明神念拉入书中。


天旋地转后,玄明进入一片鸿蒙世界,不见日月,无有四方,上下空无。


唯有大道文字,猛然涌入心中。


他福至心灵,口发道音,字出他口,传入他耳,又入其心。


“……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


道音起初微弱,后声渐大。


最后恍如开天雷霆轰鸣。


一点光明在大道文字间绽放。


鸿蒙破碎,开天辟地。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他看到清浊两分,见阴阳两气流转,看水火两气演化,化为源源不断的元气,滋养新生天地,最后胎膜形成,天地初见轮廓。


鸿蒙之气无法扑灭。


恍惚间,玄明听到龙吟虎啸。


———


天地初成。


他看到一道清气横亘乾坤。


那是一尊神,笼罩在无尽神光中,虽看不真切,但亘古伟岸。


只是看着,便觉心安神清。


此神崩解,化为八道流光,演化八卦图案,青白赤黄黑五色流转。


高山拔地起,长河奔腾现。


其中一神最为神圣,绽放无尽土黄神光,统御七神,维护世界,推动天地运转,促进万物化育生长。


玄明沉浸其中。


直到一声鸡鸣。


他猛然回神,已从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中退出。


心神入玄关,《黄庭外景玉经》重新沉寂,尽管可惜,可玄明不遗憾。


能得一场造化,已是福泽深厚。


若是不满,贪得无厌,反而会陷入迷障,庸人自扰,自困心关。


在这点上,他始终头脑清明。


不自我困束,才能常清净。


一夜观经悟道,他虽甲子之龄,但不显疲惫,反而精神奕奕。


此方天地,灵机充裕。


修行大行其道,百家争鸣,各种法门百花齐放。


道家修行,分练精、炼气、炼神三大境,练精又四境,分别为:


调阴阳,养育精气,查漏补缺。


百日关,取坎填离,百日筑基。


凝玉液,气化为液,百川归海。


开精花,水火既济,玉液还丹。


玄明位于第二境。


百日筑基凶险,需沟通肾神,自真阳、真阴中截取造化,唯阴阳两气相融,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好练精化气,将先天之精化为后天法力。


这个过程,欲念阻道。


一日比一日难熬,欲念与日倍增。


若不能自控,便筑基失败,功亏一篑,无望大道。


玄明无事,不受影响。


既因他年龄较大,定力较强,又因他昨夜悟道,自《黄庭外景经》中悟出三道法门,其中一法,便是清净诀。


源自那道横亘天地的清气。


可慧剑斩欲,护佑灵台清明,护持道心清净。


起身下榻,玄明走出房门。


脚尖轻点,身轻如燕,飘然立于苍劲老松树梢上,脚尖轻点枝叶,轻如鸿毛。


登高望远,见东方既白,红日初升,自浩渺云海间绽放第一缕光芒。


玄明盘坐树梢,运转法门,采集炼化朝霞紫气。


昨日,藏经阁前。


他在《黄庭经》那一缕气机引导下领悟而出的筑基篇,全名阴阳混元一气诀。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此为天地演化至理。


混元一气诀却反其道而行之,追根溯源,以阴阳为基,进一步复返混元,聚混元一气,一旦熬过百日关,可筑大道根基,无漏无缺,无垢无尘,清净自然。


不管是底蕴,还是潜力,都远胜同阶。


正因如此,此法甚难,以日为年。


每日晨起采炼大日紫气,夜晚采集太阴月华,还要在阴阳交泰时凝练成混元气。


每采炼一次阴阳,合成一次混元气,便相当于打磨一年根基。


根基逐年(日)增厚之余,所受欲念也会成倍增长,是同阶的成百上千倍,过程艰辛难熬。


中途不得懈怠,否则前功尽弃。


最重要的是,阴阳相生相克,合成混元之气,说易行难。


玄明是因有《黄庭经》那缕玄妙气机打底,才能顺利逆转阴阳,合成一气。


其他修者若无气机辅助,十死无生。


所以,他才省去了混元部分,说自己领悟的是阴阳筑基篇。


既是对众道的保护,免得消息泄漏,惹来更大窥伺,又存在修成的可能。


当然,玄明也是为自己留一手。


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收敛思绪,玄明专心修行。


精纯紫气被牵引而下,被其吐纳吸收,紫气氤氲,环绕起身。


道袍飘摇,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这一刻,他宛如真正的仙人,吞云吐雾,餐霞饮露。


一盏茶后,采炼完紫气。


玄明从树上轻飘落地。


用过早食,他刚迈入藏经阁。


就见玄虚师弟亲传大弟子长春子带着道童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