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摸索贼人尸骸,从怀里搜出本书册。
这时门外传来杂乱脚步声,顾不得继续搜寻,真气运转化作虚影,几个纵跃便消失无踪。
门外站着几个小太监,故意跺脚发出声响,却迟迟不敢入内。
一个月才几两银子,拼什么命啊!
直到去报信的小太监回来,带着几个老太监、两队禁军,估摸着贼人已经离开,方才敢推门进去。
灯火亮起,无头尸骸赫然在目,红白之物溅了一地。
小太监哪见过这等场面,吓得干呕腿软,老太监和禁军首领面不改色,上前仔细查看。
“看这破衣烂衫,打赤脚,应当是无忧洞那老家伙!”
“错不了,这厮贪吃成性,仗着轻功玄妙、脚力强劲,两次逃离宫中追杀……”
三言两语确定死者身份,接下来就是追查凶手。
无忧洞主在江湖上威名赫赫,麾下数千丐帮弟子,莫名其妙死了,必会引起轩然大波。
当然,宫里边追查凶手,可不是要给丐帮交代。
反而会通知镇抚司,大肆搜捕丐帮弟子,罪名有的是,诸如偷盗、拐卖、抢劫、聚众等等。
轻则流放,重则斩首,以儆效尤!
李平安不知贼人身份,更不晓得会引发何等后果,即便查到自己头上,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从御膳房出来,顺道去酒醋房搬了一整坛酒,反正有那贼人背锅顶账。
说不好酒醋房的太监,也会趁此机会销账。
贼人去御膳房之前,偷喝了十八坛陈酿,听起来很是合理!
回到冷宫。
李平安摆好酒菜,特意留一份给皇后,哪怕她不会吃,该有的心意不能少。
“爷爷,孙儿在御膳房遇到个贼人。”
仔细讲过事情经过,从怀里取出书册,借着灯光看到封面三个字:无忧谱。
楚公公眉头微皱,接过书册翻开第一页。
——雪峰龙须笋,寻千丈绝壁竹笋,于立春当日采摘,笋尖带霜者为上品,切成细如龙须……
“果然是那老东西!”
楚公公认出了来历,称赞道:“小安子功力精进不少,这厮是个老乞丐,诨号无忧洞主,实力在江湖顶尖,放在宫里也能比肩那些老太监。”
李平安欣喜道:“所以咱现在超过宫中前辈了?”
楚公公深深看了他一眼:“咱家说的是天赋寻常的老太监,譬如小孙子、小刘子之类,可不是周公公那般,天赋异禀又心无旁骛,苦心孤诣练了一辈子武!”
李平安心头一凛:“爷爷您都知道了?”
“小荣子与咱家提起过。”
楚公公说道:“周公公癖好不是隐秘,他早年修炼一门邪道绝学,不小心走火入魔,心性扭曲时男时女。平日里男女都无妨,也就是互相对食慰藉,若是恰好遇到心性变化……”
李平安不禁打了个寒颤,回想起小荣子所说,周公公干儿死相惨不忍睹,肠子从后边扯出几尺。
“爷爷,小荣子如今在哪里当差?”
“直殿监倒夜香呢。”
楚公公叹息道:“他是咱家干儿,干系太过亲近,花费了不少功夫,勉强保住了条性命。”
李平安见爷爷神色黯然,显然在担忧小荣子处境,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羡慕,岔开话题道。
“孙儿对江湖事颇感兴趣,您给说说这个无忧洞主呗?”
“他啊,原本是个富家公子,家道中落后沦为乞丐,仗着相貌俊朗又有几分才学,娶了前帮主女儿。”
楚公公桀桀怪笑两声,促狭问道:“你猜那帮主女儿生得什么模样?”
李平安心思通透,立刻会意:“爷爷这么问,定然是生得丑陋了。”
“可不是一般的丑,说是母夜叉都算客气。”
楚公公颇有几分佩服:“咱家宁肯入宫当差,对那般女子也下不去嘴,他能忍辱负重,合该在江湖上闯出名堂。”
李平安好奇道:“娶妻之后呢?”
楚公公说道:“他武道天赋上乘,又有帮主全力培养,十来年光景就升任副帮主。”
从富贵沦落乞丐,绝境中逆转命运,无忧洞主的经历堪称励志典范,听的李平安心生敬佩。
不料楚公公话锋一转:“又花了几年功夫,彻底掌握丐帮后,他亲手杀了前帮主一家,包括他的妻子。”
“……”
李平安面皮抽搐:“人心都是肉长的,十几二十年的夫妻情分,他怎么下得去手?”
楚公公阴恻恻道:“那前提得是人,江湖上不好说,这宫里边有几个算得上人?”
太监非男非女,非人非鬼,生前不可进祠堂,死后不能入祖坟。
从律法上亦不属于平民百姓,归于“阴类”,与畜生类、羽虫类、恶鬼类同列。
李平安问道:“如此恶行,这无忧洞主在江湖上应该是邪魔外道吧?”
楚公公摇头道:“不,他是大侠。”
李平安震惊不已:“这种人怎么能做大侠?”
“原本算不得大侠,后来这厮两回夜闯宫禁,两回全身而退,丐帮四处宣扬事迹,顿时名震江湖。”
楚公公冷笑道:“这厮以私闯宫禁成名,受江湖中人吹捧,最后死在宫中,也算是因果循环了!”
李平安咕噜噜喝了两碗酒,先前吕医士现在楚公公,真切了解江湖、大侠后,心中幻想彻底破灭。
爷孙俩推杯换盏闲聊叙话,从江湖说到朝堂,从皇族论及世家,在楚公公口中无一不是蝇营狗苟之辈。
似乎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没有一处干净地界。
李平安眼界开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受楚公公言论熏陶影响,世上少有人能跳出“学问”桎梏,多是学儒即儒、学道即道罢了。
月上中天时。
兴庆宫冲天而起的烟花,整个皇宫都能望见。
楚公公饮了半坛酒,面色微醺,见到烟花文字后瞬间从躺椅滑落,自然而然的对着兴庆宫方向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平安跟着跪地高呼,无论陛下能否听见,随时随地都要叩拜、吹捧、忠诚陛下。
说多了,成习惯了,终有一日能传到陛下耳中。
三叩九拜结束,楚公公回到躺椅,望着兴庆宫方向愣神,忽然说道:“前些天李太医给咱家瞧病,说陛下近些日身子不适……”
李平安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您是说陛下故意大肆庆贺,是为了彰显自己身体无碍?”
楚公公说道:“也可能是人老了,喜欢热闹喜庆。”
李平安问道:“咱们要做些什么吗?”
“这时候什么都不能做,谁敢有任何动作,谁就死的最快!”
楚公公冷声道:“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你可知道什么时候老虎最危险?”
李平安略作思索,沉声答道。
“年老体衰时。”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