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超神祖宗 > 第一百一十二章文抄公

第一百一十二章文抄公

作者:刘归源 返回目录

“陈公子大才,此诗若传入士林,当引为名篇。”


“不错,确是上好诗文。”


旁观诗会的许多儒士名流,纷纷抄录下来,赞不绝口。


这些人,都是在士林掌握了话语权的名士,能得他们颂扬,再加上两位文坛大家点评,足以引起士林轰动。


一诗盖全场,陈安此前在士林籍籍无名,可今日过后,怕是会成为许多学子口中时常提起的才子了。


“可还有人想上来作诗啊?”


孔墨坐在上座,用杯盖微微沏弄着茶水,漫不经心道。


两边学子鸦雀无声,无人上台。


这篇诗词过后,竟无人再敢上前班门弄斧,显然大家都已服气。


“陈安这首诗,相当不错,对仗工整,立意深远,我看,便是诗会最佳了吧。”


孔墨环视众人,见此景,颇为满意,望向许庆师:“许老,你的意见呢?”


许庆师眼角微微抽搐,心中有怒,却发作不得。


他在文坛耕耘数十载,自是知道文章千古事,最难思量。


陈安这诗词深入浅出,极有意境,绝不似当场做出来的。


想必,许久之前,就已知晓诗会的考题,打磨良久,再由人润笔,方能有如此功底。


对于这些出身高门大户的柱国世家子弟而言,想要士林声望,这种造势润笔之事并不出奇。


可偏偏,却选在了这场诗会上,一首诗压的皇党学子们鸦雀无声。


这对许庆师而言,终归是有些丢颜面的。


“的确极好,陈公子文采斐然。”


虽说心如明镜,许庆师却不好点破,也只好捏着鼻子夸了几句。


诗会场上,所有的荣耀与高光时刻尽归陈安身上。


他的诗词一出,前作都被衬映的暗淡无光。


柱国世家的派系学子们,自是颇有些得意,饮酒称赞,不绝于耳。


至于皇党这一派的学子们,气氛则压抑的有些难受了。


偏偏还无人敢站出来,与陈安斗诗。


毕竟,珠玉在前,没有学子自大到认为自己作出的诗词,能胜过陈安这篇字字珠玑的读史。


贸然上去,只会贻笑大方。


......


......


孔雀楼诗会仍在继续,李朝歌忽然接到一项任务。


[普通任务:吟诗作对


描述:孔雀楼诗会上,陈安一篇读史惊艳四座,皇党学子如斗败公鸡。


李策之身为皇党学子,应为文坛大家许庆师争这一次脸面。


完成条件:李策之当场作诗,盖压陈安,将风头抢回来。


奖励:500点气运,文曲香一根。]


“居然触发了任务?”


李朝歌微微一愣,倒也不奇怪。


这种独立于时间线的任务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从寻龙,神道之谜两项传奇任务,到上次碰到艳鬼所触发的普通任务,李朝歌已经历过好几次了。


“竟是要出风头?”


仔细审阅了一遍任务描述,李朝歌倒是胸有成竹了。


吟诗作对而已,他虽不知那陈安做出了什么好事,盖压全场,但对于灵魂来自那个蔚蓝星球的李朝歌而言,这任务不难。


读遍了煌煌二十四史,受尽上下五千年的瑰丽文化熏陶,随意拿出一首诗词,便足可震动这个世界的诗坛。


一念至此,他立刻兑换了神游功能,场景也骤然切换到了孔雀楼。


此刻,李策之正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自顾自坐在后排吃绿豆糕,不时眺望孔雀楼下山麓风景,想着这诗会应当快结束了吧。


“儿子,别顾着吃点心了。


身为皇党一份子,眼下斗诗被压,你应当挺身而出,和陈安斗诗。”


李朝歌的声音出现的极为突兀,让李策之吓了一跳。


“爹......您怎么来了。”


他心中暗暗和父亲沟通:“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斤两,这种场合,我怎么帮皇党争脸面?”


他一心考功名,看的书,也大都为了增长见识,提高策论水准。


至于诗词,考试又不考这个,农籍出身,李策之自然没这样的闲心去附庸风雅。


若真有能压得住陈安的文赋,李策之自然乐的压一压对面气焰,顺便在许庆师先生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可他是真没这本事,强行上去,只会徒惹人笑话。


“没事,爹给你作一篇。”


李朝歌也知自家儿子的斤两,早有了做文抄公的打算。


他的道德标准并不高,只要有利益,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世诗句抄过来都没问题。


之前没这想法,主要因为在这个世界,抄诗的用处不大。


毕竟科举看得是策论,不是诗词歌赋。


而且,有些名篇诗词,若无人生感悟是很难写出来的,容易招惹质疑,费力不讨好。


现如今任务来了,他自是不会手软。


问了诗题之后,李朝歌直接用神游沟通,告知了儿子诗词,让他照着吟诵便是。


“爹,这能成吗?”


李策之将信将疑,颇有些犹豫。


父亲让他念的这首诗,明显是剽窃来的。


若无人知晓还好,万一被拆穿,那可成了偷诗,必然是要受诸多士林学子唾骂的。


“窃诗,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偷吗?”


李朝歌苦口婆心道:“你尽管作便是,这个世界应当不会存在能拿出证据质疑你的人来。”


毕竟,这穿越套餐,也是天底下独一份。


“好吧。”


李策之闻言,只能点了点头。


此刻,诗会已到了尾声。


在座高门大户的公子小姐,士林间颇具名望的儒士清流,都在津津乐道,讨论着陈安那首读史。


而这始作俑者陈安,则得意洋洋的回到座位上,面带笑容,坦然受着同行学子的吹捧。


皇党学子中,朱元神色暗淡,兴致不高。


若非陈安出来,今日诗会最高光的人物是他才对。


可惜了。


虽然不愿承认,但朱元还是得承认,陈安的诗,的确要比他好上一分。


许庆师环视着自己的门生们,微微一叹。


原本还说着准备在诗会上斗得柱国世家派系的学子灰头土脸,如今,反倒被别人一首诗词,吓得不敢再作诗了。


倒也怪不得他们,只能怪孔墨这老狐狸,竟是在诗会上使手段。


那篇读史的行文许庆师颇为眼熟,若没猜错,孔墨应当也有一份润色的功劳。


许庆师正黑脸喝着茶水,忽然,他动作停下了。


因为余光,已瞄到皇党学子后方,有一人,竟是站起身,向中庭走来。


他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