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超神祖宗 > 第一百一十五章声名鹊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声名鹊起

作者:刘归源 返回目录

陈安气的想吐血,纵然有心反驳,却不知从何辩起。


“请孔先生说两句。”


他哑口无言,却也不愿就此作罢,只能冲着上座的孔墨,长揖及地。


“是呀,老孔,这等名篇佳句,你是该好好点评一番!”


许庆师也转头望向孔墨,点评二字,故意加重了语气。


事情走到这一步,许庆师自然是心头暗爽的。


原本他毫无准备,被孔墨这老家伙摆了一道。


这场诗会,是孔墨打算压皇党学子之声势,为陈安士林造势之举。


可李策之一首将进酒出来,局面急转直下。


原本处心积虑,等着大出风头的陈安,被衬映的毫无光彩,反倒是李策之,今日过后,当名满士林。


既然陈安这边,将儒士清流都请了过来,许庆师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


干脆,便逼的孔墨褒奖,再顺势两人联名托举,助李策之名满士林。


孔墨坐在上位,自是知晓许庆师心中所想。


“这首将进酒,大开大阖,感情饱满。


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


此诗上佳,才气逼人,当为诗会第一。”


沉默良久,孔墨只能违心夸赞。


毕竟他曾和许庆师是多年好友,深知他的脾气秉性。


若自己睁眼说瞎话,强行贬责此诗,这家伙还真敢摆上笔墨纸砚,让他写一篇更好的出来。


孔墨虽认为自己胸有寰宇,阅尽典籍,却也不敢说写得出这样的名篇诗句来,只能顺着话说,免得被弄的灰头土脸,下不来台。


“好,英雄所见略同。”


许庆师朗声大笑,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我在文坛都颇有薄名,如此少年大才,便一同推举一番,助他在士林声名鹊起,如何?”


他步步紧逼,不让孔墨有任何犹豫的机会。


“自是应当的。”


孔墨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但心头,却郁闷到了极点。


原本这立场应当是对调过来,他携冠冕堂皇的大义,逼着许庆师和他联名举荐陈安才对。


可眼下,倒是.....只能怪陈安不争气。


想到一半,孔墨心中暗叹一口气。


罢了,罢了。


这是命不好,再争气,遇上将进酒这种注定名留青史的名篇,又能如何?


“今夜,皇党出了个大才,还望诸位,多多颂扬。”


见孔墨点头答应,许庆师的目光又望向了诸多儒士清流,真切的道。


“许老放心,似将进酒这般佳句,我等自会颂扬,好叫天下读书人,都知道这样的绝句。”


众人齐声应和,诗会的气氛,倒是融洽不少。


唯独心如血滴的陈安,仍是意难平。


孔墨和诸位儒士清流的态度,已让他知晓,诗会被压已是定局。


再纠缠下去,倒真成了跳梁小丑。


无奈,陈安只能强忍着怒意,盯着李策之:“好一个李策之,敢问,你是出身何处?”


“陇川府,李家。”


李策之直视他的目光,毫不退让。


虽说还没迎父亲入祠堂,没将母亲和妹妹等人接过来,但李策之已是在心中认同了陇川府李家。


“陇川府,李家?”


陈安闻言,脸上带着一抹冷笑:“原来,是被李氏家族开革出族谱的那个李家。”


听到李策之自报家门,陈安反倒多了些自信,语气颇有嘲讽的意味。


但凡柱国世家出身的族人,不管嫡系还是庶出,皆以世家血脉为荣。


对待寻常贩夫走卒,寒门子弟,他们或许不会表现出来。


因为身份地位相差太远,鹰击长空,不会向地上的蚂蚁展示利爪,耀武扬威。


但若是阶层相近,这样的优越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被开革出了柱国世家的旁支族人出身,在他面前,便天然矮了一截。


只可惜,李策之不是正统家族子弟出身,对世家荣耀尊卑也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李家被开革出族谱,在他看来,是个事实,不是耻辱。


所以,陈安的优越感,在他看来,反倒有些可笑。


他眉头微蹙,不解的望着他:“你笑什么?”


“我记住你了,诗词上,你确有几分才华。”


“但......诗词歌赋,终归是小道,不能拿来治国平天下。


我辈读书人,还是当以策论为重,明日便是开科的日子,希望你能中举。


若是名落孙山,可就惹人笑话了。”


诗词被压,他只能在科考上面强行挽尊了。


人的精力有限,再如何天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策之年纪轻轻,在诗词上造诣深厚,势必会顾此失彼,令策论上平庸无奇。


既然诗词输了无妨,能在科考成绩上胜过他,也算是扳回一城。


“不需陈公子操心。”


李策之淡淡道:“我对此次科考很有信心。”


老童生的馈赠,完全弥补了他的短板,这次洲试科考,他不说争夺解元,至少中举是完全有把握的。


“死鸭子嘴硬,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见李策之句句回怼,毫不服软,陈安的面色又黑了起来。


他冷哼一声,当场离席。


闹剧过后,诗会重新恢复平静。


李策之这篇将进酒,已写尽了千古风流,再无学子敢自告奋勇,上来作诗。


诗会,自然是进行到尾声,随着孔墨承诺联名推荐后,四散开来。


孔雀楼诗会虽散,但今日,这篇将进酒的辉煌,才刚刚开启。


诸多前来观礼,亲耳听到千古名篇的清流儒生们,心中仍是滂湃难当,回去之后,必然是要将此诗传遍士林,引得八方轰动的。


宴席散去,李策之回到皇党学子群内,所有人都向他笑脸相迎。


原本无人在意的小透明,俨然成为了炽手可热的士林新贵。


李策之一面向众人回礼,一面想起父亲说过的一段话。


这人生呐,便如猴子爬树一般。


爬的越高,看到的也就越发不一样。


在树下往上看,能看到的,都是屁股。


自上往下看,能看得到,都是一张张笑脸。


“你们自行散去吧。


策之,你留下来,我有话单独和你说。”


众学子回到许庆师府邸处,许先生挥了挥手,让大家自行离开,却单独留下了李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