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超神祖宗 > 第一百八十一章君臣对奏,江山社稷

第一百八十一章君臣对奏,江山社稷

作者:刘归源 返回目录

大离天子曹辛,目光环伺,望着疆域五洲,竟是有些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五洲之地,本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如今,五大柱国世家各占一洲,俨然已成独立王国。


这股力量,架空了皇权多年。


他脚踩着江山社稷,锦绣山河,目光,则是放在了这些刚被领入殿内的新晋进士之上。


“你们,都是朕大离的进士。


日后为官,是朕大离王朝日后的中流砥柱。


这江山社稷,日后还得靠你们来扶持。”


曹辛说着,顿了顿,才继续开口道:“既已过了会试之选,今日,朕便在这紫微宫内,出一道题。


便看看,谁能给出让朕满意的良策了。”


众进士听着皇帝的声音缓缓传开,不敢直视帝王威仪,只能将身子伏地,三拜九叩。


“请陛下出题。”


“听好了。


朕今日殿试之题,是论如何解决藩属自重,尾大不掉的局面。”


曹辛的声音缓缓飘荡在宫墙内外。


这句话落在众人耳畔,无异于惊雷炸响,让所有人浑身一颤。


紫薇殿内,气氛登时凝重起来。


明州王李泰和明王世子,可还站在这里呢。


皇帝这句话,无疑是针对如今坐大,难以收拾的几尊柱国世家。


虽说此前许多学子便曾听闻天子欲解决柱国世家之患。


可终归极少正面提及。


而今,天子竟是在殿试上,堂而皇之的提了这道题目。


甚至,还不曾避讳明州王李泰。


这个举动,便有些让人玩味了。


一时间,很多目光汇聚在李泰和李天都身上。


李天都低垂着脑袋,看不清神情。


而明州王李泰,却仍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他浑浊的老眼微阖,仿佛根本没有听见这个极端敏感的殿试题目,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神情。


“诸位,可有良策?可与朕在这江山社稷之上,君臣对奏。”


曹辛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明州王李泰的反应,这才收回目光,双手微抬,撸了撸袖口,淡声道。


“陛下,学生有一策。”


片刻的沉默后,很快,便有一位出身寒门的皇党学子走出。


自告奋勇,上前对奏。


“当前局面,当收拢权柄,借百姓之力,共抗强权.........”


这位上前的寒门进士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原本他的还能镇定自若,挥斥方遒。


但说着说着,见陛下始终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也逐渐没了底气,语气渐弱。


最后一段策论,几乎是有些硬着头皮往下说的。


待到他说完己见,天子不置可否,望着剩余进士:“还有哪位谋士,能有良策?”


不多时,便又有举子走上前,想凭胸中沟渠策论,搏一搏这简在帝心的殊荣,争取三甲之位。


可一个个进士上前抒发胸臆,各种不同的策论谋划轮番上场,皇帝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也不贬谪谁,也不曾夸谁。


听的有些乏了,曹辛再度坐回龙椅之上。


隔着冕旒,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李天都的身上。


“明王世子颇有才学,可有良策?”


听到这话,一些学子们,微微窒息。


向李天都问策,对付柱国世家?


李天都自己便是柱国世家的人,又怎可能给陛下献策。


“臣,资质鲁钝,无策可献。”


李天都的回应,果真不出众人所料。


他走上前,长揖及地,诚恳的回应道。


“是无策,还是不愿献策?”


龙椅上,皇帝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眼神玩味。


“回陛下,无策。”


李天都很认真的道:“眼下藩属各地气候已成,纵有惊世之才,怕也是回天乏力了。”


他说的是事实,并非因立场缘由,故意这么说。


在李天都的心中,皇帝想要削藩,想收回权柄,是完全做不到的荒缪之举。


他也想不出有任何办法,能让柱国世家彻底湮灭。


“罢了。”


天子见状,倒也不为难。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李策之身上。


“李策之,你上前来,看看可有良策?”


对于李策之,曹辛也是看了一段时间。


他在曹辛的心中,虽算不得真正能力挽狂澜的大才,但也算是块璞玉了。


细心雕琢,日后有成大器的可能。


这批进士学子中,他能瞧得上眼的,也就是李策之一人了。


至于其他的进士学子,在天子眼中,大都是读书养望,只为文运加身,却没有半点谋断之能,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希望,这个小家伙,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曹辛心中这般想着,隐隐有些期待。


李策之突兀的被点了名字,微微一怔。


他有些惊诧。


此前,他从未见过天子,可天子却能叫出他的名字。


单是这个细节,李策之便能推断出,自己此前,应当已被关注了。


“看来.....爹说的不错。


陛下身边缺少能人。


这的确,是个大好机会。”


李策之心中暗暗想着。


强压下心头的惶恐,大步走上前。


“臣以为,藩属之患虽重,可若下定决心,刮骨疗毒,并非积重难返。”


李策之深吸了一口气,站在这山河舆图之上,朗声道。


“陛下若想削藩,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会引起激烈反扑。


在内,可行推恩分化之策。


于外,可用操纵舆情之举。


..........”


他激扬文字,在紫薇殿内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虽举止仍有些怯生,但谋断之能,已是初现峥嵘。


天子阖目,坐在龙椅之上,倾听着李策之的策论,半晌,没有睁眼。


直到李策之最后一句话落下,才缓缓睁眼。


“不错。”


曹辛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他说的不错,不是指李策之的策论可行。


事实上,李策之所献之策,虽说颇有可取之处,但仍过于生涩牵强。


他对于柱国世家很多事情,知晓不多,甚至有几处应对之法,全然无用。


但曹辛仍说了不错。


他指的不错,是对李策之这个人,感到满意。


这次公开以藩属之事为题,曹辛并非是真打算从这些连官场都未经历过的小娃娃口中,听得平定天下,收权归心的经天纬地之策。


他只是,想借机,看看这些人的思辨能力,看看到底有没有值得倚重,值得培养的潜力罢了。


毕竟,若柱国世家之患这么好平,单凭弱冠之年的学子几句话便可瓦解,皇室也不必为此掣肘这许多年了。


很显然,李策之的表现,并未让天子失望。


李策之说完胸中策论,缓缓退下。


他心头,也有几分惶恐,不知陛下是否满意。


事实上,李策之没有盲目自信,对于所献的策论,他也知晓,想要真正平息柱国世家坐大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但,他也只能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尽力去出谋划策。


至于能否入得天子法眼,便是尽人事听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