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薛湄萧靖承 > 第583章 要保存实力

第583章 要保存实力

作者:免费阅读全文 返回目录

白崖镇的军医们,陆陆续续往各地而去。


他们临走的时候,在白崖镇的军医营里,立了个成阳郡主生祠。


每个人都拜过了郡主,这才走马上任。


郎中将冯麟看着空了一半的军医营,看着他们做缝合留下来的皮子,看着他们一遍遍熟记青霉素的提炼办法,以及郡主回京之前,留给他们的“实验室”。


冯麟从未这般高兴。


军医营是个充满了腥臭、肮脏、绝望的地方,谁能想到,有一日他们会因为战损,而被各处争抢。


“……郡主教给我们的,不是手艺,而是希望。”


冯麟默默把一只苹果摆在郡主的泥塑雕像前。


白崖镇的新鲜果子非常难得,这是他花了大价钱弄回来的。


只有郡主配享用。


离开的军医们,个个都感激冯麟;而还没有离开的军医们,也满怀希望,毕竟留在白崖镇也没什么不好,他们已经没危险了,不需要打仗了。


再过些日子,朝廷会派新的军医过来。


那些新的军医,将来也会送往其他地方。


“咱们,是不是成了军医总教头?”


有人问冯麟。


冯麟眼眶顿时湿了。


是的,他们成了有用的人了。


对家国、对自己,他们都能挺直腰杆。


他们会培养一批批的军医,将他们送向各处的大小驻地。


将来,他们会拯救将士们的性命,也会让伤兵营里少很多亡灵。


为国、为民!这条路,是郡主给他们铺就的。


可郡主人在“监牢”,他们却毫无办法,他们仍是很弱小。


“何时我们才能回报郡主?”


冯麟擦干了眼泪,准备培养新的军医。


不辜负郡主教给他们的手艺,才算是对郡主最好的回报吧。


白崖镇人心浮动,而京城里很多人也闲不住。


在侍郎府里,薛湄的二叔薛景盛望着庭院那几尾青青如黛的翠竹,沉吟了很久。


今天是薛湄被禁足的第四天,薛景盛整整失眠了三个晚上。


他的奏书,在幕僚和妻儿的帮衬之下,改了又改。


天色将亮,他即将要上朝,会在今天早朝时候,把这封奏书递上去。


他已经联合了他能联合的同侪,一起给皇帝上书,拼了他身价性命、荣华富贵,也要请皇帝放过薛湄。


做叔父的,不能看着薛湄被囚禁五年。


“咱们家的一切,都是湄儿给的。


若是你被罢官,咱们还有钱财和宅子,并不缺什么。


真到了那一步,咱们把宅子卖了,换个僻静的坊间住下,又有清儿挣钱,加上积蓄,一辈子不愁了。”


二夫人对薛景盛说。


薛清、薛淮也非常支持父亲,希望父亲不要有后顾之忧。


他们一定要救薛湄。


薛景盛深吸几口气。


之前有大臣上书,替薛湄求情,陛下已经革职了九人,且将他们下了大牢。


昨天就没人敢提此事。


薛景盛的宅子距离皇城很近,马车不过几息功夫就到了。


他刚刚走出来,要上自家马车,突然被人拦住了。


贺方立在他跟前,给他施礼:“大人,王爷在马车里等你。”


薛景盛:“……”他的车夫把马车赶出来准备好,这个时候人不知去了哪里。


他撩起车帘,但见萧靖承坐在其中。


萧靖承冲他点点头。


才从白崖镇回来,他穿惯了铠甲的肩膀还没有松懈下来,故而整个人显得笔挺而冷酷,浑身上下透出杀伐器。


他看人的时候,目光格外凉。


薛景盛觉得瑞王气场太过于强大,在他跟前有点结巴。


“……侍郎大人,莫要轻举妄动。”


萧靖承淡淡道,“你这封奏疏递上去,除了让你丢官,没有任何用处。


你熟读兵书,虽然不曾亲自带兵,却很适合兵部差事。


莫要鲁莽,让朝廷痛失大员,湄儿也少个依靠。”


薛景盛微微闭了闭眼。


他舍不得现在的官身吗?


他半生潦倒,受永宁侯的气,好不容易翻身了,他肯定舍不得。


但他必须这么做。


被囚禁的是薛湄。


“可湄儿被禁足五年。


她已经大了,经不起这样消耗时光。”


薛景盛道,“她得嫁人、成家。”


“我的话,你要记住,我只说这一遍:不要鲁莽,不要丢官。”


萧靖承道,“你何时见过湄儿吃亏?”


薛景盛惊疑不定看向了他。


萧靖承微微颔首:“湄儿已经不在京城了,那座郡主府困不住她,她有更远的路要走。”


薛景盛:“!!!”


这要是被皇帝知晓了,皇帝肯定得气死。


薛湄实在太大胆。


薛景盛同时暗暗舒了口气,心中的那股子郁结,也终于散开了。


薛湄没有在府里苦熬就好。


“那、那她何时回来?”


薛景盛又关心,“这样跑了,能行吗?”


“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回来。”


萧靖承笑了笑,“别让她回来之后,一无所有。”


薛景盛点头。


萧靖承下了马车,快速消失在墙角,而薛景盛的车夫这才迷迷糊糊从府里出来。


车夫很惊讶,同时又赶紧赔罪:“老爷,我怎糊涂了?


我记得已经出来套好车了,不知怎的又回去睡觉了。”


薛景盛挥挥手:“快走,早朝要迟了。”


他这天的确是差点就迟了早朝。


这天早朝,薛景盛虽然没有上书,但早朝上非常热闹,因为荣昌大长公主——皇帝的亲姑姑在朝堂上闹腾了起来。


“成阳郡主奉旨去的西边。


边陲之地多凶险,一切都要随机应变。


给她按个叛国之名,囚禁五年,万万不可!”


荣昌大长公主愤怒道。


她直接问皇帝,“不说这次,其他时候成阳郡主功劳也不少。


陛下这样重罚她,莫不是糊涂了?”


朝臣们倒吸了一口气。


皇帝被大长公主气得半死,想要打她。


因公主是皇姑姑,这板子肯定打不得,朝臣们纷纷求情。


后来把胡太后都找来了,用孝道给皇帝做了台阶,这才下了台。


薛湄帮过的人很多,但敢如此咆哮金殿的,唯有荣昌大长公主。


京里都在谈论此事。


不过,还有另一件事,几乎快要跟成阳郡主被囚禁的热度媲美:卢家少神医调配了一种新药,叫安宫牛黄丸。


“此药可退高热。”


这件事一出来,满京城轰动。


在没有退烧药的年代,一个高烧都是能要命的。


敢说自己的药可以退高热,卢殊的医术,可以封医圣了。


这不仅仅是大夫们的事,也关乎众人,很受关注。


“是成阳郡主给我的药方。”


少神医又如此说。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