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剑起风云 >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尘道宗的传承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尘道宗的传承

作者:沐潇三生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尘道宗的传承


许久以后,没有回应。


顾恒生确信自己的声音传到了石室内,能够让道姑听见。只是,道姑为何不愿回答呢?


“之前因为诸多琐事,所以我没有时间来问候姐姐。这一次我和七师兄一起来了,还请姐姐一见。”


顾恒生再次说道。


即使顾恒生证道成帝了,他对道姑的那份敬重依旧没有改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七师兄楚逍遥嘴唇轻颤,恨不得可以立马见到道姑。但是,七师兄不敢硬闯石室,害怕道姑责罚。


“都回去吧!”


道姑其实已经听到了顾恒生的声音,也感知到了众人到来的气息。终于,道姑的声音传了出来,音色沙哑。


很显然,道姑不愿见客。


“姐姐,小逍遥来了,你真的不打算出来一见吗?”


此时,七师兄楚逍遥压抑不住内心的思念了,上前数步而道。


道姑沉默,想起了曾经打开自己孤寂心房的那个少年郎。这么多年以来,道姑将尘道宗的崛起视为重任,忍受了诸多的折磨,方才活到了今天。


现在,尘道宗在百里尘的手中终于重新站了起来,渐渐走向了辉煌。因此,道姑心头的执念渐散,不愿出世了。


百里尘和众核心长老站在一侧,紧闭着双唇,没有打扰。


“若是姐姐不愿一见,我便在这儿一直等下去。姐姐应该知道我的脾性,说到做到。”


楚逍遥完全可以强闯入石室,可他尊重道姑,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说罢,楚逍遥就站在了石室门口。


“姐姐为何不愿一见?”


顾恒生无法理解道姑此举,以前不还是好好的吗?


半个时辰以后,道姑似乎打算最后与众人告个别,终究还是拗不过众人坚持一见得信念,从石室中走了出来。


轰隆隆——


石室大门发出沉重的声音,一些灰尘碎石从石门上掉落了下来。


石门打开,众人便看到了道姑。


“姐姐,你……”


顾恒生和楚逍遥在这一刻愣住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姑祖!”


百里尘和众长老也都惊呼一声。


道姑身着一件朴素的道袍,头戴道帽,眉毛竟然白了一半。而且,道姑面容褶皱,枯黄发黑,显得极为的苍老。


“人老了,也变丑了。”


道姑知道众人为何有这么大的反应,淡定道。


楚逍遥与道姑距离最近,他眼眶微微泛红,摇头哽咽的说道:“姐姐还很年轻,貌美如花,怎能说这种话?”


“小逍遥,咱们有三千多年没有见面了吧!你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迷路的少年了,真的长大了啊!”


道姑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枯黄干瘪的手轻轻触摸着楚逍遥的面庞。


楚逍遥喉咙不听的滚动着,他能够感觉到道姑的生机在不断的流逝着,或许没有多少年可活了:“姐姐,上天入地,不惜一切代价,我也会为你寻到长寿宝药,青春永驻。”


道姑摇了摇头,她已经活得够久了,不想继续在这个大世中苟延残喘下去了。


“姐姐,以我帝血,可保你再活上万年。”


顾恒生一眼探去,便可知道姑时日不多了,难怪不愿相见。


道姑听得出顾恒生不是在说假,而是真心实意的愿以帝血为药。但是,道姑摇头道:“小恒生,不必如此,我意已决。此次出来,便是为了与你们道一声别。”


四万年前,有一女子来到了帝路第十三重天的某个山谷,她站在谷中门口有七天七夜,一言不发。


最后一天,她那满头的青丝瞬间落光,一身红色的长裙变成了雪白色的道袍。自那一天起,无名的山谷便有了名字,唤作葬心谷。


而隐居在葬心谷的人,便是道姑,本名阮心颜。


“姐姐,你何必如此呢?”


七师兄楚逍遥很想好好照顾道姑,哀求道。


道姑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百里尘,欣慰而语:“我活着的意义,便是为了他守住尘道宗的最后基业,等待着尘道宗的重新崛起。现在尘道宗逐渐走向辉煌,我的心愿已了。”


大帝寿载三万年,而道姑却活了四万多年了,属实活得够久了。当然,期间道姑炼化了很多的珍宝秘药,不然撑不到今日。


“师姑祖,尘道宗不能没有您的坐镇。”


百里尘上前半步,希望道姑不要轻生。


道姑的眼睛有些浑浊,她望着一个方向。在那遥远的某个地方,是她与那个人认识的地方:“我曾恨他如骨,却也思念难眠。”


四万年前,阮心颜与尘道宗的一名弟子相识相恋,两人约定此生。那一天,是他们成婚的日子,可那个人没有如约而至。


逢九幽冥海暴动,尘道宗秉承着道祖意志,派出了诸多长老弟子前往冥海。自那以后,那个人再也没有回来了。


阮心颜曾到尘道宗大闹一场,当时的道宗上下都知道亏欠了阮心颜,任其发泄。而后,阮心颜离开了中州,前往了帝路。


道宗之主认可了阮心颜的身份,将她的名字刻在了尘道宗的古籍上,破格收为了弟子。只是,阮心颜一直不承认自己的身份,数万年来都是如此。


不过,阮心颜却将尘道宗放在了心上,一直默默的守护着尘道宗的威名。


时至今日,尘道宗重新崛起,道姑执念已散,大限将至。


“姐姐。”顾恒生曾听说过有关道姑的事情,明白道姑口中的“他”是何人。


“小恒生,能够看到你逆天证道,姐姐便高兴了。以后的路,姐姐帮不了你,自己小心。”


道姑如同一个老妪,容颜衰老。


不由间,百里尘想起了自己的师尊。


百里尘的记忆中,那一年,他六岁。


“师傅,你要去哪儿?”


“天下将乱,为师要秉承宗门意志,出门救世。”


“师傅,那你多久回来?”


“大世安定,太平长青,便是为师回来的日子。”


“要是大世太平,师傅还没有回来的话,我要去哪儿找师傅呢?”


“若盛世安定,为师还没有回来的话,那……便不回来了。”


“师傅……”


自那以后,师傅便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尘道宗的宗门意志,传承百万年,从未有过改变。若无尘道宗的先烈,九幽冥海的诸多禁忌早就出世乱天下了,哪还等得到浮生墓的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