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群史争霸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耿弇退军(3/3)

第三百二十七章 耿弇退军(3/3)

作者:酒池醉 返回目录

“可我准备出山了。”皇甫嵩对朱儁说道。


朱儁看向皇甫嵩,声音沉重,“你......”


“这些年我也想过这件事,就算没有方牧也总归会有其他人,那董卓、孙坚、袁绍等人,哪个不是狼子野心,或许从黄巾之乱开始,中汉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皇甫嵩叹息道。


朱儁沉默。


因为皇甫嵩说的都是正确的,正是因为如此,朱儁更是难受。


这让他有一种无力的颓废感。


就仿佛自己这些年做的东西都是无用。


闭上眼睛,朱儁有些头晕目眩,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他重新睁开眼睛,延伸复杂莫名。


低声说道:“或许这就是命数吧。”


年龄越大,越是信命。


......


刘焉死了。


病死于府中。


死得很蹊跷,短短一个月里经历了病重,恶化,最后撒手人寰。


严颜领兵杀回益州府。


控制了益州上下,大军驻扎在城内,严禁所有人外出。


这种氛围下,加上城内世家们的有意控制,益州城内百姓极为惊恐,引起了不小的骚乱。


城内一间酒楼,张松和法正坐在窗边,两人推杯换盏,一切尽在不言中。


“严颜领军回来了,恐怕城内会有血光之灾。”法正说道。


“只是恐吓一番罢了,事已成定局,他还敢把城内世家下屠刀不成。”张松不以为然。


法正却是淡淡一笑,意味深长。“张松兄夜晚记得闭紧门窗,好生歇息。”


当夜。


一片宁静的益州府忽然陷入混乱。


大批士兵粗暴的闯入益州府各大世家的家族之内。


粗暴的搜寻勾结外敌的人,同时拿出一个个莫须有的罪责将人全部关押。


眨眼之间,城内三大家族被抓出大量的人,然后被判处罪责关入大牢之中。


听着院外的杀喊声,张松闭上眼睛,神色沧桑,他这才明白白日法正那句话的含义。


但事已成定居。


一夜之间益州数个家族遭受重创。


剩余世家虽有心反抗,但在这乱世之中只有兵权才是王道。


没有兵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在这一夜,这些世家终于明白了这个血淋淋的事实。


久居益州,偏离战争漩涡的安逸生活让他们忘记了残酷。


剩余世家族长纷纷求见严颜。


答应了某些在他们看来是丧权辱国的条件后将部分被囚禁的族人赎回。


而至于答应了严颜什么要求则被他们一致选择保密。


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最终发生了什么。


同年九月,益州严颜和法正邀请大永进入益州。


大永军入驻益州。


这时候益州世家和不少中下层官员才知道原来严颜早已不知何时投靠了方牧。


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严老将军居然悄悄的背叛了主公。


拿下益州之后,方牧马不停蹄的派人领军北上攻打牛辅。


夏侯渊急行千里,与乐进配合攻破汉中城成功斩杀牛辅,董昱率领残军投降。


汉中、益州之地彻底落入大永掌控之中。


“法孝直见过主公。”法正向方牧行礼。


严颜双臂环抱,沉默的望着方牧。


张松见到这一幕,心底有了思量。


这个念头一生浮现,就再难消失。


似乎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他一开始想象的那样。


严颜并非直接投靠方牧,这背后有更深的算计。


确实如张松猜测的这般,严颜和方牧之间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准确是说是一笔交易。


严颜杀掉一部分益州世家人,对严颜来说他一方面能杀掉部分叛徒泄愤,另一方面借此保全刘璋一命,救得旧主之子性命。


严颜年纪已经大了,在很多事上看得很开。


有时候投降并不代表就是真的投降。


成为方牧手中的刀屠杀部分世家消除他们在益州的势力,增加方牧对益州的掌控力度。


无论对他还是对方牧来说都只是一场相对公平的交易。


而作为交换,方牧留存刘璋一命。


……


益州北方凉州。


耿弇收到各地的情报。


大永彻底统一中汉,而东汉内部遭受西汉侵蚀,双方厮杀惨烈。


就连主公也重新出世,以他对主公的了解,多半会调集他返回东汉先平定西汉然后再谋取大永。


主公用兵向来很稳,稳扎稳打一步步将所有敌人击溃。


果不其然,几日后耿弇收到退兵的命令。


耿弇领兵撤退,死守后临渊关,彻底驻扎于关内。


随着东汉退兵,方牧也终于腾出手来。


大宋退兵、东汉退兵,彻底鲸吞中汉。


而左右两边的东汉和大宋都陷入战火。


这是最好的时机。


天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在东西两汉、隋宋金辽陷入乱局,但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持续很久。


说不定某一日就会忽然议和,然后转而攻打自己也说不定。


不过方牧下一步的动作不是西边的东汉,也不是东边的大宋。


而是南方的南北域诸国。


南北域诸国人才密集,且又互相征伐,并且每个国家单独势力都不算过于强大。


所以对大永来说......吞并南北域,收服南北朝时代的人才,集三朝之力方可建立称霸北方的资本。


但在吞并南北朝之前,隋朝的某些事情也可以借机炒作一番。


方牧望向东南方向,眼神深邃。


“你会怎么接招呢,杨广。”


杨广的确雄才大略,手下武将方面的人才可谓昌盛之至。


但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过于穷兵黩武,隋朝成立并没有多少年,在此之前还是处于战乱之中。


隋朝目前需要的是安定和休养生息。


哪怕只休养生息十年,杨广也能获得极大的民心支持。


但他在上位的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对周围国家发起进攻。


这种情况下杨广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穷兵黩武急于证明自己的好大喜功的形象。


在方牧有意识的引导和蛊惑下,隋朝内部反浪滚滚。


掀起了诸如瓦岗霍让,窦建德,杜伏威等人为首的起义浪潮。


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绿林草莽。


方牧则趁机从中挑选人才选择接触,并且尝试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