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216章 大城的春风,小镇的羁绊

第1216章 大城的春风,小镇的羁绊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返回目录

大黄假模假式地叫了两声,就开始摇头摆尾了。


这老狗,当初可是跟着自己一道,亲眼见证陈杏嫁入肖家门的。


同时吴远注意到,这陈杏回家,还特地换了身衣服,梳了头,才过来的。


对于陈杏来说,不倒饰倒饰的话,她都不好意思进吴远的家门。


饶是如此,一进院门,看到吴远的大姨子和媳妇姐俩,依旧难免感到一股子自卑。


差距太大了。


想当初自己轰轰烈烈地嫁到梨园村来。


那风光,谁能比?


可现在呢?


陈杏收起内心的失落,换上笑脸开始叫人。


因为吴远比肖伟大,双方俩家老一辈,基本是以平辈论交的。


所以陈杏直接逮着比自己小的杨落雁叫嫂子了。


杨落雁接过对方手里搪瓷锅的豆腐,感激地道:“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我这正愁中午没几个菜呢。”


杨沉鱼跟着看了眼那豆腐,在吴远身边意有所指地道:“这豆腐做得确实白嫩。”


吴远也点头承认。


以至于大姨子说出下一句话来,差点就着了道:“就跟这人似的嚎。”


吴远果断摇头,半点都不带犹豫的。


趁着媳妇把豆腐端进屋,给陈杏腾出搪瓷碗的空档。


吴远问了句:“肖伟到BJ之后,来过信没有?”


陈杏莫名地有些雀跃:“来了,来了,吴老板,说是在腾达二建干的,跟着潘麻子。”


吴远点点头:“那你就放心吧,腾达二建在BJ的条件挺好的,马上工程一开工,怕是得忙到过年,不差活。”


说话间,杨落雁去而复返。


原先搪瓷锅里白嫩嫩的豆腐,换成了一块香喷喷的咸肉。


看得陈杏连忙推辞,不愿接。


本来就是来道谢来着。


哪能越谢越欠得多呢!


吴远见状,也劝了两句道:“别客气了,拿着吧。你们娘仨在家,也别怕。有什么事,找村里做主。”


虽然是左邻右舍的。


但吴远明显不能把人家的事,往自己头上揽。


否则这村里的闲话,不定传成什么样子。


更何况,还当着媳妇和大姨子的面呢。


陈杏推辞不下,也只能拉着肖岩一块道谢,临了还说了句:“嫂子,今后家里要做面条,或是吃豆腐,直接到我家来。家里我弄了台压面条机,平日里也会做点豆腐卖。”


做豆腐卖,可不是个轻省的活。


杨落雁闻言道:“那伱可真是辛苦。”


仨人把陈杏娘俩送出门,吴远转头就从猪圈里,挑了只幸运儿大鹅。


扼住大鹅喉咙的同时,吴远也发现,自家圈里,也多了十几只麻鸭苗。


正跟惊弓之鸭一样,吃得圆滚滚地,挤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提溜着大鹅出了猪圈。


吴远转头叫大姨子提来斧头和案板的同时,抚摸着大鹅的脑袋,做着最后的安抚。


“没事的,没事的,就一眨眼的功夫,你要相信我的刀斧功夫!”


结果这大鹅转头叼了他一口。


这下子,让吴远心里一点愧疚都没有了。


手起斧落,当场就度化了这只近十斤的大白鹅。


等到把大白鹅收拾立整之后,一回头,大姨子上了桑塔纳,打着了火。


吴远端着满满的一盆鹅肉问:“怎么这时候走了?”


杨沉鱼打驾驶窗里伸出头来道:“家里俩孩子还没吃呢,我得回去做饭。”


“这哪行?”吴远反对道:“大鹅都为你而死了,这时候你回去,对得起它吗?”


择菜的杨落雁听着,笑出声来道:“大姐,你回去俩孩子带过来不就得了?等你们走后,我帮你把俩孩子送回去。”


吴远补充道:“大姐夫要是在家,也一并叫上。”


杨沉鱼摇摇头道:“他不可能在。”


杨落雁当即道:“那就你们娘仨。”


吴远催促道:“快点啊,别让我们等你们。”


杨沉鱼这一走,家里就只剩吴远俩口子忙活了。


俩口子各有分工。


杨落雁占据小楼里的厨房,做些小锅菜。


而吴远占据东边的灶房,亲自主持大锅菜,铁锅炖大鹅,羊肉炖茨菇。


结果烧着烧着。


小楼客厅里的老几位,全都转移到灶房门口来了。


灶前坐了俩,门口站了俩。


全都围着吴远说话。


“小远,听说你今年在BJ动静搞得挺大?”


吴远站在锅后,手里头动作不停道:“还行吧,主要是撵上了,也不是特地搞什么大动作的。”


“可现在报纸上吵得那么厉害,你就不怕……”


村里这几个老资格,也是从建国后各种运动中走过来的。


对于这种时势的敏感性,绝对是超出常人的。


所以老几位在客厅里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才转移到灶房这边来,找吴远问个究竟。


杨支书接茬道:“今年万一有个风吹草动的,你再想像当年一样,拉村里做挡箭牌的,怕是村里也吃不下。”


老许头直接点名道:“你老丈人就怕,到时候有个万一,白白便宜了卞孝生或者徐长盛。”


李会计也深以为然道:“就是,到了他们嘴里,不见得能轻易吐出来了。”


吴远笑道:“爹,许叔,李叔,赵主任,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你们放宽心,不会有万一的。”


饶是如此,杨支书依旧追问道:“万一有这个万一,你在BJ的关系,是不是能帮上忙?”


看的出老丈人的担心。


吴远干脆借坡下驴道:“能!不仅能帮上我的,到时候连落雁的都能一并管上。”


杨支书悻悻地道:“这就好,这就好!”


不是没过过好日子。


而是这些年,实在是折腾怕了。


吴远眼见他们还有些悻悻的样子,笑着宽慰道:“时代变了,你们几位的担心,暂时可以放下了。”


众人怔然。


直到两口锅里的大鹅和羊肉香味,喷薄而出。


老许头才恍然道:“嗨,想那么多干啥?咱们既已经走到这条道上了,就要往前看,别回头。”


吴远扔了根华子给老许头道:“许叔这话说得有水平!”


说完,吴远把锅里翻了一遍,就对灶前的李会计和赵富仁道:“李叔,赵主任,别再添柴了,就以锅底的火为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