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我成了院士 > 第四十一章 王帆,这是我的学生!

第四十一章 王帆,这是我的学生!

作者:风丘颜凉 返回目录

在思考中,


王帆迷迷糊糊的睡着,进入梦乡。


这是他在有学习装置之后,睡的最踏实的一晚上,没有和之前在睡梦中继续学习,巩固新的知识。


第二天,上午六点半。


一缕阳光斜照进屋子里,正好照在躺在沙发上的王帆脸上。


剑目星眉,帅气非常。


就如正在阅读本书的读者们一样。


“呼……”


“睡的真舒服啊,什么打扰也没有。”


“真不错。”


王帆起来伸了个懒腰,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洗漱了一番。


这套房子是学校专门划拨给王帆的,位于工大的东南面,属于家属楼的一部分,平时里只有一些老教授和学生来往,所以基本上都非常安静,非常适合休息。


王帆来到书房,坐下来开始浏览上一次第一轮和众多新能源车企,以及一部分应用电池的集团公司的合作文件。


前面的有比亚迪,特斯拉……


后面的话比较著名的就有大疆。


他们的无人机续航上,非常急需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一旦更换上硅碳负极材料的离子电池,在同体积单位的情况下,续航能力将会是原来机型的五倍以上。


这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字。


足以能让大疆无人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彻底甩开与其他无人机企业的差距。


“我……这算不算是给陶伟增加通关难度?”


王帆审核着文件,过了一会儿,突然想到。


“没事。”


“有点挑战才好。”不过,只是内疚了一会儿,王帆便迅速走了出来,转念想到,,


“两份技术资料都发过去了,要是做不出来什么成绩,那就证明这倒霉孩子实在不适合做公司,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学术吧。”


“嗯,就是这样。”


此时此刻,王帆并不知道的是,陶伟对于技术的火热,其实远超他的想象。


昨天晚上,在得到技术资料之后,陶伟的一门心思全部扎了进去,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小时没有休息,眼神里满满都是兴奋,那叫一个精神抖擞,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卧槽!”


“tnnd,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种构想。”


“集群化控制,虽然听上去简单,但是行业内对于这种的硬件要求太高了,根本就不现实,非常难以实现。”


“但是按照这上面的描述,每一架无人机都集成一块高功率芯片,接入到总的组网算法里,就能有效的减少主控制程序的负担。”


“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同时连接超过十多台无人机,进行复杂的多种飞行姿态,主控制无人机就相当于是蜂王,根据他的姿态和位置,来自动控制随行的其他无人机。”


“其中最关键的是还是算法……”


陶伟趴在实验室的桌子上,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电脑屏幕,震撼的喃喃自语。


…………


书房里。


刚坐下来没一会儿的王帆,接到了张老爷子的电话。


“王帆,到学校了吧。”


“我这边已经收到了上面的科研经费。”


“你得过来在文件上签个名。”


“然后,带你在课题组里面转一转,介绍一些老师和教授给你认识一下,还有科学院和工程院那边的院士,现在都在实验室等着你。”


电话里,老爷子简单明了的说了一下事情。


王帆点点头,马上说道:“好的,老师,我马上到。”


联合培养中,有关于王帆的科研经费,经过再三商量,也是一提再提,把原来的2,000万,破格的达到了8,000万之巨。


虽然对于王帆的离子电池的成果来说,这点钱实在是不值一提,甚至还比不即将开始的一个百分点的销售额度。


但是,在他这个时间段。


至少是在科研经费上,这个数字的确是不少了。


就算是院士级别的大佬,8000万的经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也得需要一定的要求。


而且有关于这一笔钱。


上面还特别声明,不做任何要求追溯。


简单一点来说,只要每一笔经费的花销,王帆能在上面签名就行,就能直接审核通过,管理的并不像其他实验室和课题组那么严格。


五分钟后,王帆抵达实验室。


远远的就看见自家老师,在实验中心等着自己。


“老师。”王帆打个招呼,一路小跑过去。


“走,我带你介绍介绍一下课题组的老师。”


看到王帆,老爷子显得很是高兴,满脸的笑容。


“根据上面的联合培养计划,课题组一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和三位院士我们自己的课题项目,也就是正常进行的工作,另一部分就是你自己即将开展的项目。”


“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我们询问。”


“除此之外,在你签收科研经费之后,就可以招一招自己的科研小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你是主要的第一负责人,全权负责……”


一路走的路上,老爷子为王帆介绍着。


其实这一种培养方案,在整个国内都是绝无仅有的。


也没有听说哪位读研究生能读得这么多花样。


算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


毕竟以往的那些培养方式,根本就不适合于王帆,必须要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一部分调整。


王帆的实验室在实验中心的最里面。


是学校专门划分出来的一块新能源区域。


在打通了几个研究室之后,面积达到夸张的800平方米,单从面积上来说,是工大当之无愧的第一实验室。


一路上,来来往往很多教授,都认识老爷子。


所以每一次碰面,老爷子都得停下来寒暄两句,同时都带着一句相同的话:


“来来来,来看看,这是我刚收的学生,王帆。”


“那个最近在Nature和Science同时看一段论文的那个?”


“对,没错,就是他,研究出硅碳负极材料离子电池的那个王帆。”


老爷子拉着王帆在每一位认识的教授面前介绍着。


看着老爷子,王帆也是笑了笑。


看来,自家老师也逃不过爱面子啊。


不过想想也是,这么大年龄了,他们在同辈分的老师教授之间,自己本身已经没什么可比的了。


想来想去,估计也只有学生弟子可以比一比。


“之前都是看到网上有说过这样的事情。”


王帆摸了摸鼻子:“没想到,自己也有当故事里主角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