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快穿:他在位面补黑锅 > 第三百零三章 十二号甘蔗24

第三百零三章 十二号甘蔗24

作者:游7 返回目录

宋母匆匆走了。


临走前瞪他,“给老娘好好看书,好好考试,争取考个大学回来,好叫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势力小人知道我王春华的小儿子有出息,知道老娘有靠山!”


不然呢。


劝又劝不退。


死孩子比牛还倔。


只有做最好的打算了,万一运气好考上了呢,那她就成了大学生的妈妈,有个前途无量的儿子,到时扬眉吐气,看谁还敢跟她阴阳怪气。


想想还真是解气!


她高兴的走了。


还偷偷塞给他两块钱,“拿着买鸡蛋吃补补脑子,别让你哥嫂晓得了。”


虽然她不亏心,但还是不要再引起家庭矛盾了。


烦!


宋时很无奈的收起这一份母爱。


原渣的家庭对他很好,他没什么怨言,一点都没有。


陈家跟杨家的婚事出了点波折。


原因是陈大丫希望杨青也能参加高、、、考,但显然杨青并不同意,后来听说她被陈父抽了一顿,又被陈母掐着耳朵骂了几天,最终还是妥协了。


能不妥协吗。


前世杨青也不是大学生啊,他还不是成了村里最有钱的几个,房子买了几套,车子买了几辆。


虽说这次可能没了宋五这条路,但他自己有本事有毅力,一定能让自己让家里过上好日子的。


至少、至少比她前世嫁得那个混账强!


九月,丰收的季节。


忙完农活后陈家跟杨家就办起了喜事。


陈大丫穿着一身借来的红衣裳,戴着红头绳,羞答答的进了杨家的大门。


十一月,天冷了。


但人们的心十分火热,热血沸腾。


宋母揣着几个鸡蛋来到破屋前。


“小五!小五啊!”


边喊边往里走。


然而破屋里半个人影都没看到。


她回去的时候遇到村长老婆,两人站在路边说了会儿闲话。


村长老婆揶揄道,“是去看你家小五吧?”


宋母点头,“那臭小子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说好的要考大学,人都找不到一个,唉.”


村长老婆一脸惊讶,“你还不知道啊.”


“知道什么?”


“你家小五前天就去县里了啊,找他叔开的介绍信,当时他叔还劝他不要急,临到考前一天去都来得及的。”


路程不算远。


到时借村里谁家自行车,两个小时就到了。


何必浪费那么多钱去住招待所。


可那小子不听。


嬉皮笑脸的,非说要早点过去准备准备。


准备什么啊!


把书上的知识全塞进脑子里,嚼烂了,吃透了,那才是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浮云。


宋母震惊,“我、他没给家里说啊!”


村长老婆也不知道说啥了。


只得道:“估计是不想让你们跟着着急吧。”


但这种事,这么大的事,当爹妈的怕什么跟着着急,最怕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连急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急。


要搁她儿子,早一顿收拾了。


看宋母的眼神都带着同情。


这能怪谁,怪当爹妈的自己呗。


心偏得莫法了!


分家就要一视同仁,独独把个小儿子赶出去算怎么回事!


关键,最小的连婚都没结。


这要是放以前是绝对要被全族耻笑的。


也就现在时、、代变了,说话都要三分思量,但宋家这事,背地里村里人也没少不齿。


说是分家


为啥老二就没挪,就老幺挪。


宋家老两口平时帮老大老二家各种,给老幺拿个东西都要偷偷摸摸的。


也难怪宋小五跟他们离了心,这么大的事都不告诉一声。


宋母笑都笑不出来了。


回去后没理大儿媳妇的阴阳怪气直接回了屋。


躺在床上浑身无力。


吃饭的时候看到碗里就几坨红苕,大米数都数得清。


偏大儿媳还在唉声叹气,“咱家人多,粮食得省着吃,我又没个娘家时时能贴补的,也不像小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把宋母气得想摔筷子。


宋父看了儿媳一眼,直接放下筷子回屋了。


宋母冷笑一声。


把几坨红苕吃完,也走了。


饭桌上气氛凝滞。


宋大眉头紧拧,“你这是说什么!哪里就不够吃了!不够吃我再多赚些公分就行了!”


在饭桌子上说这些干什么!


宋大嫂声音更大,“难道我说的有错吗!啊!哪里错了!难道不该省着吃,难道咱家人不多!你去赚公分,你去啊,像村里那头老黄牛一样干到死也没用,架不住家里有老鼠见天儿的把东西往外面搬!你挣再多有什么意思!有多少进了你婆娘娃儿的嘴里!人家吃香的喝辣的,还有闲钱去考大学,用得着你个连婆娘娃儿都养不活的大哥去贴补!这些年你贴补的还不够多吗?你养他那么大,难道还要养他一辈子!”


宋大眼里血红,布满怒气,把碗重重放到桌上,“别说了”


“说!你让她说!老娘倒要看看她还能说出个什么来!”宋母一把把门拉开,冲出来。


宋大嫂也是气来了没压住。


这会儿被婆婆质问,她一下子又萎了,心虚不已。


“我、我又没说错”


“你没说错!呵!”宋母冷笑一声,“你倒是说说,你们大房贴补了小五多少,说!今儿必须说出个一三五七九来!村里的公分都有记录的,老娘不能让你们把屎盆子往小五头上扣!”


宋大嫂:


宋大低下头认错,“娘,对不起,是那婆娘说错了,我一会儿回屋就教训她!”又对宋大嫂吼道,“还不给娘认错!”


宋大嫂委委屈屈的道了歉。


宋母脸冷冷的,并不接受,而是把话挑明。


“我把你们养大,把你们的孩子养大,我自认为尽到了当娘的责任。按理来说,谁的孩子谁养,你们结婚后,我养小五一个,任谁也不能说我什么的,我还帮着养了你们那么多孩子,如今到我自己的儿子了却反而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既然这样,那就再分一次家。”


“我谁也不跟着住。”


“我不要你们大房养老送终!”


“娘!”


“娘!”


宋母这话让宋大宋二都慌了。


这分家才不到一年,真要照这么做,村里该怎么想他们!


“娘,是儿子的错,你放心,你以后想帮小弟就帮,儿子绝对不阻拦!”宋大发誓道。


旁边宋大嫂低着头不敢言。


宋二嫂撇嘴。


“那分家还有什么意思!没道理咱这边养着爹娘,爹娘却胳膊肘往外拐,是吧,大嫂。”


“就是啊。”宋二也说道,“爹娘能干的时候把我们姊妹几个养大,如今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了,嗯,大姐跟小妹是出嫁女就不说了,这要养老却只让我跟大哥养,未免太不公平。小五倒是好打算,一早搬了出去,把爹娘甩脱了。可惜我有一家子人要养,不然我也找个破屋去住。当初不是说好了,分家后爹娘挣的都是长子的,以后养老这些也全由长子出。”


“那老二你就不是爹娘的儿子?你就一点不养爹娘?”宋大嫂怒道。


“我是啊,爹娘以后的东西有我一份,我就养。”


“你眼里就看到那点东西,你不孝!”宋大气得脸红脖子粗,真要那样,还分什么家!


“你不算计那些东西?呵,也不知是谁连娘出门一趟都要偷偷跟在后面看是不是去找小五了!”


“老二媳妇,你不要乱说,我什么时候跟着娘了!”


“你没有?呵,也不知是谁天天在后院菜地里骂,骂什么考大学,烤红薯差不多!”


宋母气得直哭。


她本来想算了。


谁知道,谁知道.


宋父不知何时站到了门边,“既然你们都有这么多的不满,觉得我们两个老的偏心了,那就各过各的。”


“这家,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