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快穿:他在位面补黑锅 > 第三百零四章 十二号甘蔗25

第三百零四章 十二号甘蔗25

作者:游7 返回目录

“爹!”


宋大喊道。


宋二眉头紧皱,“你怎么也跟着娘胡闹!”


宋父只感觉一团悲哀在心里发酵、膨胀,最后完全压在他心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压得肩背沉甸甸的再也直不起来。


摇头,语气坚决,“分!”


宋母不可置信,“老头子!”我刚乱说的,不走心的,你咋还当真了呢!


宋父没理她,喊大孙子,“你去找村长跟四叔公七舅爷过来。”


“老头子.”


“爹!”


“就这样吧。”宋父打断他们的话,“你们累了,我也累了,既然大家生活在一起都过得不好,那就不必强求,分开就是了,总不能分开住后你们就不认我是你们爹老婆子是你们娘了。当然,如果你们要不认,我也没法。”


我老了。


还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当没生过你们几个了。


他是真的心累。


自从分家后,每天都听到两个儿媳妇在院子里嘀咕,要么说家里鸡蛋少了,要么是这少了那少了,各种鸡毛蒜皮阴阳怪气,无不在指向他们偷偷贴补老幺。


天地良心,他们真没有啊!


就是去看看。


小五一个人住在外面,那么一个破屋,门都是烂的,他才二十岁,他们当父母的不放心有错吗?


这都容不下。


只是分家,又不是断绝关系!


难道要让他们对小五视而不见权当陌生人才满意吗?


直到有天他发现他跟老婆子换洗的衣裳被单独挑出来放在一边。


“就,这样吧”


宋父不再说话,背着手走到院子门口,他蹲在地上,从口袋里掏出卷好的叶子烟,点了几次火才点燃。


院子里。


都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安静了。


好一会儿,宋大才看向宋母,“娘,你劝劝爹,家已经分了,怎么能再分,再分的话,村里该怎么看我!”


肯定会骂他是个不孝子。


不然爹娘怎么拼着无人养老也不跟他住一起。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有错也是他!


见宋母并不搭理他,宋大急了,“娘!”


转身一巴掌呼到宋大嫂脸上,“叫你挑事!叫你惹爹娘生气!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腾是吧!”


宋大嫂也不怕他。


她给老宋家生了好几个孩子,宋大总不能不要她。


当即嚎了一声就反抓回去。


两人打成一团。


宋二一家看得目瞪口呆。


宋母大哭,“天杀的!闹闹闹!闹吧!不过了!这日子不过了!”


明明已经分家了,明明别人分了家都越过越好,怎么她家就.就反而闹得越来越凶!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宋家吵吵嚷嚷的。


周围的邻居端着碗出来看热闹。


见宋老头蹲在门口,也不进去劝,有人就问,“你家这是.”


宋父眼眶一下就酸了。


抹了下鼻子,“没啥。”


那人:骗人也忒敷衍了。


但纸包不住起火的秘密。


很快,让宋建华去请的人来了。


“你家这又是怎么了?”四叔公皱眉问道。


宋父看了里面一眼。


抽了口烟,“分家。”


“不是才分过?”七舅爷抿唇,“这次又为啥?”


“不为啥,就是我跟老婆子还是想自己住,自己住着自在。”宋父道。


四叔公跟七舅爷当然不会信,看里面那架势,肯定不是像这人说的那么轻飘飘,若是能过得下去,谁会想老了跟儿子孙子分开,老无所依。


“听老头子,别犟,有什么说清楚就行了,你是长辈,心放宽点,别跟小辈一般计较。”


宋父苦笑摇头,“算了,我心再宽,也抵不过别人事事计较比较。我老了,只想清静点。”


他心意已决。


四叔公跟七舅爷劝也劝不动。


又去劝宋大宋二。


老的轴,气得太狠转不过弯来,就要小的给个台阶下。


宋大便给两个老辈子诉苦。


说爹娘偏心老幺。


时常去看。


还拿东西。


连老幺一时兴起去报名考大学都不阻止。


“他们什么时候对我这么好过,我这心里心里”真挺不是滋味的。


两个老人还真没想到他竟是这样的想法。


顿时无语。


你说你一个快四十岁的人了,过几年就要抱孙子了,还跟个二十岁的人争宠吃醋,有意思吗,有那精力去地里干活挣公分啊!


关键,你只说你爹娘偏小的,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你的小家得到了老的多少照顾贴补。


咋地老的帮你养你儿子女儿是理所当然,养他们自己的儿子就不该了?


没这种道理的。


调解未成。


家还是分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分的,不过是把家里的东西再分一次,宋父宋母吃饭这些不跟宋大一家一起了。


关于以后老人养老的事,要等宋时回来,三兄弟坐一起协商。


房间里。


宋母在哭,埋怨,“你说你,分什么家,不就是一点小矛盾,谁家舌头牙齿不打架的,儿子给个台阶你就顺路下了呗,闹到这种程度,村里谁像咱家这样的,丢脸死了,一大把年纪了,看以后谁给咱们养老送终。”


“那能咋办,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老大媳妇天天跟在你后面看你有没有去帮小五?”宋父道。


宋母一噎。


心堵。


咬着牙,“大、大不了我以后不去帮小五了!”


“就不要那个儿子了?”


宋母:.


就听老伴儿道,“都是儿子,不要谁都不公平,既然这样,那就都不要,一碗水端平。”


宋母都不哭了,瞪大眼,“都、都不要”


是她想那个意思吗?


“咱谁家也不跟,就咱两个老的自己住,让他们一家每年出粮食跟钱,等到老得走不动了劳资就去山里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宋父道。


宋母从来没听过这样的办法。


她不可置信。


“就就咱俩.”


那成什么样子了!


宋父就劝她,“那你是觉得现在这种天天被人当眼中钉一样盯着每日里不是阴阳怪气就是指桑骂槐的日子好吗?”


宋母就沉默了。


“听我的,老婆子,先把当下的日子过好了,咱有三个儿子,他们要是不养咱,村里脊梁骨都要把他们戳烂。”


以后,以后谁知道会怎样。


难道要一直委屈自己在儿媳妇的手底下讨生活讨到死吗?


他们现在还能干都这样,要真是过几年老得动不了了,还不知道要遭嫌弃到什么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