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 第217章:彻底大败!皇帝北逃!华丽表演

第217章:彻底大败!皇帝北逃!华丽表演

作者:沉默的糕点 返回目录

也就是在英法联军刚刚进入清国海域的时候,大约三月上旬,巴厦礼等人心急如焚。


因为六月九日,预定中伦敦世界博览会就要开幕了。


从上海到伦敦,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了伦敦后,相关的布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在九江实验室的几件科技成果,却依旧没有达到完美的状态。


哪怕上百个工程师,十几个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里面整整二十个月时间。


哪怕做出来的成品,已经超过原来的预期很多。


但是越做得好,就越觉得能够更好,就想要更加惊艳世人。


因为这些东西太重要了,决定九江经济实验区在伦敦博览会的成败。


巴厦礼看过效果之后道:“足够了,真的完全足够了,苏曳爵士,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就来不及了。”


三月九日的时候,苏曳决定封存所有试验品。


所有参加伦敦世界博览会的产品,进行最后的检查,然后包装,装运上船。


整整装运了六天,超过三艘船。


总共有七百人,整整十条船,剩下七条全部都是护航的舰船。


苏曳带着上百人前来送行。


“砰砰砰砰……”


一阵阵炮响。


对于九江而言,这也毫无疑问是一种远征。只不过参加的不是战争,而是世界博览会。


但这次世界博览会的成败,也决定苏曳体系能不能融入这個世界的霸权体系,决定苏曳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能不能力挽狂澜,拯救中枢。


“苏曳爵士,世界博览会就是我们最后的战争。”


“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你等着我凯旋。”


然后,在无数期待的目光中,船队离开码头,先沿着长江东进,从上海长江口进入大海。


上海领事麦华佗,未来的公使威妥玛,眺望着这支船队。


“这应该是去参加世界博览会的九江船队吧。”麦华佗道。


威妥玛道:“是的。”


旁边的亨利爵士道:“你说他们在半路上,会不会遇到海盗啊?如果是的话,那就太美妙了。”


“是啊,如果是的话,就太美妙了。”威妥玛叹息道。


亨利爵士道:“北边的战争路线,而这支船队代表着中英关系的另外一条路线。这不仅仅是英法联军和清廷的决战,也是两条路线的决战。而如果苏曳这条路线赢了,意味着什么呢?”


威妥玛道:“意味着苏曳进入清国中枢,成为大英帝国霸权体系的一部分。意味着亨利爵士你的所有生意都会被驱逐出远东。”


亨利爵士道:“也意味着威妥玛先生你想要中国公使的路径彻底破碎,你的政治前途戛然而止。意味着麦华佗领事政治生涯终结。”


麦华佗道:“甚至未来,李泰国、赫德的政治生涯,也完全终结。”


亨利爵士道:“所以,我们开始祈祷这支九江船队在茫茫大洋中遇到海盗吧,被彻底击沉。我们开始祈祷伦敦世界博览会彻底失败吧。”


次日!


外海上,另外一支强大的舰队出现了,挡住了九江船队的去路。


还真的是海盗舰队。


海盗首领尤根挥舞旗语。


他的舰队前来护航。


因为九江这支返回伦敦的船队上,还有乔治王子。


海盗尤根不仅仅是护航拍马屁,更加重要的是他要回伦敦,去收获他的果实。


乔治王子、巴厦礼需要兑现他们的诺言,为尤根这个私生子夺到子爵之位。


尤根海盗舰队的加入,使得九江船队的安全系数到达了惊人的高度。


基本上,没有任何海盗敢打这支船队的主意了。


……………………


时间拨回到五月份。


京师,皇宫!


整个清廷,陷入了彻底的惶恐。


此时,皇帝终于清醒。


之前的他被愤怒填满了身心,甚至忘记害怕。


而现在恐惧重新占领了他的身心。


僧格林沁、荣禄等人信誓旦旦,要坚守大沽口炮台,而且充满了信心。


结果,仅仅两天时间,大沽口炮台就沦陷了。


接下来的天津,更是一天时间都没有坚持,打都没有开打,直接溃退了。


无边无际的恐惧,笼罩在皇帝心头,笼罩在整个皇宫。


他现在就想跑了。


但是群臣劝谏,现在绝对不能跑。


皇上若是跑了,那对于皇权威严完全是毁灭性打击,对于几万将士的士气,更是毁灭打击。


看看前明,崇祯皇帝在最后关头,都没有逃跑。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更是让人害怕。


于是,皇帝下令桂良去天津和洋人谈判,务必让洋人退兵。


桂良再次奔赴天津和额尔金伯爵谈判。


桂良提出天津条约所有条款,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哪怕天津作为通商口岸城市,也可以接受。历史上在这一条,桂良可没有那么痛快。


但是,额尔金伯爵提出,清廷需要向英国赔款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向法国赔款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另外,四国公使要进京,而且要带着三千军队进京。


额尔金伯爵的这两个条件,比历史上还要严苛得多得多。


而且,完全不可商量。


桂良悻然离开天京,返回京城和皇帝汇报。


皇帝听完之后,勃然大怒。


这,这和直接打进京城又有什么区别?


就这样的条件,如果答应了,还不如打一场。


大朝会上,肃顺、杜翰等人已经请皇帝北狩,但是惠亲王绵愉、惇亲王奕誴等人坚决反对。


说洋人还在天津,皇上就北狩,岂不是弃了天下,弃了天下子民,弃了祖先宗庙。


群臣愤慨,说这个时候皇上如何能走?


于是,皇帝暂停了北狩的心思,下令僧格林沁、荣禄等人,集结所有兵力,务必守住通州。


就这样,清廷定下了在通州附近进行大决战的策略。


僧格林沁开始在通州一带进行军事部署。


他亲自率领马步军一万八千人,伯彦讷谟祜率军五千天津新军,驻守张家湾到八里桥一带,扼守住通州进京师广渠门的大道。


副都统伊勒东阿率领蒙古马队四千人,协防八里桥。


马善统率一千名蒙古骑兵防守马驹桥东南。


荣禄、成保、乐善三人,统率一万人,防守通州城。


都统胜保率领七千京营大军,驻守齐化门一带,作为后援。


历史上,清军在这一战总共部署三万人左右。


而在这个世界,清军部署了近五万人。


作为和洋人的最后决战。


而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开始进行休整,并且由传教士带头带着侦察兵,开始对通州、以及八里桥一带,进行了全面的侦查。


而此时在京城,在八里桥一带的侦察兵,除了英法联军,还有就是苏曳的情报处。


现在这种情形,派人沿着运河南下传信都已经太慢了,只能用信鸽。


从京城到九江近三千里距离实在太远了,所以甚至需要中继站,又增加了传信难度。


有的密信能够传到苏曳手中,有些则不能。


但大体上,苏曳还是能掌握北方的战局。


看完北边的情报后,他只有一个感觉,快了,太快了。


现在这个架势,至少比历史上快了两个半月左右。


伦敦那边的节奏,一定要能卡住啊。


……………………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航行,巴厦礼带领的九江船队终于到达了伦敦。


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乔治王子,带着大海盗尤根去拜见阿尔伯特亲王,准备履行之前的诺言。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天大的难事。


但是对于亲王来说,几乎轻而易举。


听到巴厦礼和乔治王子的汇报后,他立刻答应办理此事。


仅仅是次日,女王维多利亚立刻册封尤根为帝国子爵。


顿时间,这个私生子大海盗痛哭流涕,发誓要为女王效死,为大英帝国效死。


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都没有得到的东西,如今别人的一句话,就得到了。


他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母亲的遗愿,成为了大英帝国的贵族。


接下来,巴厦礼带来的几百人全部投入伦敦世界博览会的布置。


伴随着六月九日越来越近,哪怕是亲王也不由得紧张和激动。


这是他最大的政治手笔。


为了这场盛会,已经用掉了一百四十万英镑,几乎是上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两倍多。


不管是议会里面,还是民间,都已经有大量批评的声音,说阿尔伯特亲王举办这次博览会劳民伤财。


大英帝国的刚刚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印度的叛乱,又发动了对清国的大型战争,国库正是最空虚的时刻。


而亲王殿下不顾民生艰苦,举办这华而不实的世界博览会,让大英帝国的财政雪上加霜。


支持和反对的派系,报纸上进行了全面的论战。


不仅仅是英国的报纸和舆论,整个欧洲的舆论都在剧烈的争论。


辩论得非常广泛。


劳民伤财,已经是最粗浅的议题了。


更深的议题是英国、或者说欧洲,还能不能引领世界的科技和工业技术。


美国的科技工业,是否会超越,并且取代欧洲。


而最深的议题,则是阿尔伯特举办这一场世界博览会背后的政治目的,也就是对清国外交路线。


总之,就是一堆乱战。


这一场世界博览会,在两年前宣布筹办的时候,就已经伴随着剧烈的争议。如今开幕式在即,这种争议更是到了巅峰。


阿尔伯特亲王其实是想要稍稍隐藏背后的政治目的,但是政治对手却不愿意。


他们把阿尔伯特亲王的外交路线,大书特书。


甚至在报纸上用了骇人听闻的标题,这一场世界博览会背后的主人,不仅仅是阿尔伯特亲王,还有苏曳。


苏曳正式登上了欧洲报纸的头条。


只不过,这些报纸可没什么好词。


腐朽落后东方世界的贵族。


拖着鞭子的清国皇族。


背叛皇帝的清国军阀,等等。


一个迎娶了三个小妾的腐朽东方男子。


而且,还专门在报纸上刊登了苏曳的画像。


不是照片,而是画手画出来的。


画得非常丑陋,充满了对东方男子的恶意,三角眼,鹰钩鼻,拖着猪尾巴一般的辫子。


还有三撇胡子,总之画像中的苏曳,又丑又老又尖。


副标题是,这样的人也能代表科技和文明?


这篇文章揭露,阿尔伯特亲王之所以会举办世界博览会,就是想要在清国扶持这个丑陋野蛮的东方男人上位,想要扶持这个男人的九江经济试验区。


阿尔伯特亲王竟然把战胜美国科技工业的希望寄托在这个落后腐朽可笑的东方男人身上。


况且,现在大英帝国还没有落后吧?!


这一篇文章,顿时引发了渲染大波。


政敌借机,纷纷抨击阿尔伯特亲王的外交路线。


宣称这是一场可笑的政治实验。


这个苏曳,完全是落后,腐朽的代表。清国更是科技、工业、文化的沙漠。


殖民清国,才是大英帝国唯一的外交路线。


把科技、工业的希望寄托在苏曳和清国身上,完全是可笑的,可耻的。


为所谓九江经济实验区而举办这次世界博览会,注定会遇到可耻的失败,是对国库可耻的浪费,是对人民可耻的犯罪。


这篇文章一刊登,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而投资九江经济实验区的财团也不甘示弱,纷纷下场,表示苏曳是何等的开明,对科技和工业拥有非凡的天赋和敏锐,他是一个天才政治家,天才的科学家,表示九江经济实验区是何等之成功。


他们表示,投资清国,利用他们低廉而又数量惊人的劳动力,利用他们庞大的市场,才是对大英帝国最好的利益路线。


但是,他们的声音几乎是刚刚出来,就被淹没了。


整个伦敦,整个欧洲,没有人相信清国会有开明的政治家,更加不可能有科学家。


这一切都是无耻的谎言。


如果这一次伦敦博览会,真的有清国的参与,那注定会失败。


甚至已经很多人高呼出,抵制伦敦博览会。


至此,阿尔伯特亲王面临的压力到达了极致,连带着女王也受到了波及。


但不管如何,都将这次世界博览会的气氛烘托到了最高点,吸引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目光。


不知道多少人,千里迢迢,甚至万里迢迢,前来参加这一次的伦敦世界博览会。


……………………


终于!


六月九日这一天,到来了!


在万众瞩目中,伦敦世界博览会开幕。


而且奇怪的是,这个开幕式竟然放在了晚上。


之前所有的开幕式,绝对是放在白天的啊。


夜幕降临后,整个开幕式场馆内,一片黑暗。


所有人抱怨声不止。


而这个时候,出现了倒计时的声音。


五,四,三,二,一!


倒计时结束!


整个场馆,上万个灯泡,依次亮起。


瞬间!


如同繁星。


灯火璀璨,刺破苍穹。


撕开黑暗。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第一次。


所有人彻底惊呆了,不管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还是俄国人。


都被这一幕,彻底震撼了。


上万灯泡亮起,造成的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


难怪当时在白金汉宫的花园,刚刚点亮这些灯泡,亲王就下令立刻熄灭。


接下来,就不许再点亮。


就是埋头地制造越来越多的灯泡,越来越多的发电机,就是为了这一刻。


与此同时,场馆周围马路上,所有的路灯,同时亮起。


紧接着,白金汉宫的几千个灯泡,同时亮起。


这片区域,如同白昼。


就单单这一幕,就已经足够载入史册了。


但是,这一场冲击还没有结束。


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场馆内忽然所有的灯泡全部熄灭。


场馆内再一次陷入黑暗之中。


所有人安静,因为大概知道,还会有惊喜。


所有人屏住呼吸,静静等待。


再一次倒计时,只不过这一次是用钢琴的声音。


倒计时结束。


忽然所有人眼前,再一次亮起。


只不过,这一次亮起的不是灯泡,而是一个幕布。


一个巨大的影像。


长超过四米,宽超过二点二五米的幕布上,出现了女王陛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身影。


影像上,两人仿佛开始讲话。


发表开幕宣言。


这个时代没有话筒,只能靠原始的声音放大手段。


紧接着!


几道灯光亮起,照射在舞台的高处。


所有人看到了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真人。


然后,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两个至尊,真人正在宣读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式致辞。


而那个幕布上,巨大的影像,也在宣读开幕式致辞。


真实情景和影像画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动作几乎也一样,布景也一样。


所以,看上去完全像是同步的现场直播一般。


甚至发出来的声音,都是同一个。


刹那间,现场几千人宾客的脑子完全短路了。


冲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甚至,无法想象。


这当然不是现场直播,而是事先录制好,然后播放出来。


现场阿尔伯特亲王和女王陛下,在同样的位置,穿着同样的衣服,按照影像的节奏,宣读同样的开幕式致辞。


而这个时候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是亲王现场宣读的声音。


尽管影像是黑白的。


但,也依旧是前所未有的!


这个世界照片都没有普及,电影直接就出现了。


那种冲击力可想而知?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仅仅只有五十秒,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但是这个轰动,哪里比得上此时?


这个电影更加清晰,更加流畅,更加巨大。


而且,呈现出一种现场直播的假象。


所有人就如同看神话一般,看着这一幕。


根本听不到亲王再说什么,什么开幕词,都听不进一个字。


脑子里面唯有一句话:这个世界,被改变了。


三分钟后!


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开幕式致辞结束。


整个场馆,再一次陷入了黑暗。


接着,便是一段悠扬的钢琴声。


一个女音乐家,弹奏着苏曳给的曲谱《我的祖国》。


伴随着悠扬的琴声,那个幕布再一次亮起。


出现了一个英俊的面孔。


这就是苏曳,穿的不是清朝的服侍,也不是西装,而是笔挺的中山装。


头上没有辫子,而是非常优雅的发型。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我是来自中国的苏曳……”


一个浑厚的声音在场馆内响起,和影像上的苏曳几乎是完全同步的。


电影没有声音,这是现场专门找人配音,现场宣读的。


他隐藏在黑暗之中,所以给人感觉,就像是电影出声了一般,就仿佛是苏曳出声。


影片中,苏曳简单地介绍了自己,介绍了中国,介绍了九江经济实验区。


然后,发表了对世界博览会的贺词。


其实,这一段流程原本是没有的。


苏曳的这段影片,根本不会出现在开幕式,而会出现在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展台上。


因为他的政治级别,远远不够。


哪怕是巴厦礼拼命力争,整个组委会也不愿意苏曳的影片出现在开幕式上,他的分量不够。


但是,因为后面的舆论风波。


对苏曳,对九江经济实验区的极致丑化,让阿尔伯特亲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


所以想要澄清,开幕式就变成了最好的机会。


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拔高他的地位,让他的影像出现在开幕式上。


当然,苏曳的画面,仅仅只出现十五秒。


但是,完全足够了。


直接打破了报纸上的很多谣言,那个丑陋的画像,直接被碾碎了。


至少证明了这是一个非常英俊,非常贵气的人。


不管是气质,还是形象,完全不亚于大英帝国的贵族绅士。


接下来,影像展示的就是九江经济实验区的画面。


无比巨大的纺织厂,拔地而起的钢铁厂。


先进的实验室。


当然,还有苏曳的私货。


强大,笔直的苏曳新军。


上万人的阅兵式画面,从空中热气球俯拍,冲击现场所有人。


最后……


致敬经典!


火车进站!


荧幕之上,一辆火车,迎面呼啸而来。


所有人惊呼,本能地拼命躲避。


“和平万岁,友谊万岁,合作万岁!”几种语言,同时发出高呼。


影像结束。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表演了。


几个节目中,英国人占一半,法国人、美国人、俄国人等都有节目。


关键是,中国也有节目,三分钟时间。


苏曳派出五百名新军士兵,参加了这次节目。


他直接抄袭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字(和)表演。


为了这个节目,几百名新军士兵,整整训练了一年多。


无比的整齐。


无比的惊艳。


尽管器具落后,但这个节目不需要太先进的科技。


完全就是每一个人的汗水铸造的华丽表演。


哪怕在2008年,这个节目都惊艳了全世界,更何况在这个时代?


尤其是几百名士兵,在可伸缩盒子里面,通过高低起伏,上演着各种各样字体的和。


甚至,还出现了英文,发文,拉丁文等等。


所有的文字和语言,都诠释着同一个主题。


唯一的主旨,就是和平。


最后,从盒子里面钻出,挥舞着手中的花朵。


场地中间,变成了花的海洋。


这一场表演,提前一百多年,惊艳了全场。


惊艳了所有人。


华丽,震撼,意境高远。


整个开幕式,不管是阿尔伯特亲王,还是苏曳这边,所有的表演,所有的画面,都阐述一个主题。


和平!


尽管不是非常合乎时宜。


但是,却绝对政治正确。


九江经济试验区准备的节目实在太精彩了,以至于让后面压轴的节目显得非常乏味。


所有节目表演完毕。


接下来,就是无比华丽的焰火表演。


“砰砰砰砰……”


其中一小部分的焰火,也是由巴厦礼负责,由苏曳提供。


天空上。


一个焰火组成的:和!


至此,伦敦世界博览会开幕式结束。


尽管明天的报纸还没有出来,但所有人脑子里面都有一个概念。


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华丽的世界博览会。


…………………………


这个世界是虚伪的。


在伦敦,华丽的世界博览会开幕式,惊艳全世界。


在亲王的主导下,唯一的主题,就是和平!


而同样是六月九日,也就是开幕式的日子。


英法联军一万人离开天津,开赴通州。


至此,英法联军和清廷的最后决战爆发。


和历史上一样,英法联军选择集中火力炮轰张家湾逼迫清军撤退。


紧接着,英法联军集中攻打通州城。


这一战比起历史,整整提早了三个月。


历史上,通州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就已经战败沦陷。


而在这个世界,通州守军多了一倍,整整一万人,其中有四千名天津新军。


一万多英法联军对战一万多清军守军。


通州背后,就是京城,已经退无可退。


守将荣禄,表现出了无比坚定的决心。


通州,没有一战而溃。


一万守军,尤其是四千天津新军,表现出了相对勇敢的意志。


第一天,守军挡住了。


第二天,守军挡住了。


第三天……


“轰轰轰轰……”在剧烈的爆炸声中。


通州城门被炸塌了。


英法联军潮水一般涌入了通州。


至此,战局崩溃。


荣禄、成保、乐善三人,再一次率军逃出了通州。


至此,通州沦陷。


……………………


通州丢了!


噩耗传到皇宫之内。


一片死寂。


最后一次大朝会。


有大臣劝谏皇帝御驾亲征,激发将士士气。


皇帝也一身戎装,出现在朝堂之上。


“此时,洋夷军队距离京城,已经不足百里!”


“距离朕,也不足百里!”


“朕一身戎装,当与几万将士一起,为国作战。”


“局面,为何会到今天这个地步?”


“内有国贼,内有国贼!”


“国贼乃何人?国贼乃何人?”


皇帝目光扫视全场,厉声道:“国贼乃苏曳,苏曳乃国贼。”


“九江的那些产业是谁的?是英国人和苏曳联手办的。”


“而距离京城不足百里的洋人大军又是哪一国的?还是英国人的。”


“苏曳制造南北分裂,指使国内空虚,才让洋夷趁虚而入。”


“苏曳勾结外人,毁我祖宗社稷,实乃本朝第一大国贼!”


满朝文武一阵阵战栗,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皇上竟然公开为苏曳定罪。


但对于皇帝来说,却是另外一种心境。


都到这个时候,都要如此绝境了。朕还能害怕什么后果?


英法联军都快打进来了,朕还怕什么南北分裂?


就是要趁机彻底将苏曳定罪,上一次在朝堂上,皇帝只是不小心脱口而出,半途有咽了回去。


“若非苏曳这等卖国求荣之奸贼,我大清团结一致,哪里会有今天?洋人如何打得进来?”


“昭告天下,传檄天下!”


“苏曳在九江的产业,皆是和洋人勾结非法产业,坏我风水,毁我江山。”


“苏曳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接着,皇帝挥毫泼墨,在白纸上写下重重的几个字。


乱臣贼子!


“来人,把这四个字刻成牌匾,挂在苏曳宅邸的大门之上。”


“把这四个字,雕成石碑,树立在苏曳宅邸的大门口。”


王承贵接过这四个字,大呼道:“嗻!”


然后,飞奔而出,找宫中的匠人,立刻刻匾,刻成石碑。


最后,皇帝来到乾清宫门外,猛地拔剑,大声高呼道:“去告诉僧格林沁,最后的决战,好好打,和洋人决一死战。”


“朕就呆在这里,朕哪里也不去。”


“朕与数万将士,同生共死!”


伯彦讷谟祜双手,接过了皇帝的尚方宝剑,哭泣道:“皇上,臣等父子,当粉身碎骨,以报国恩!”


“可惜,国贼苏曳在南边,奴才若是战死,就不能为皇上杀贼了。”


皇帝道:“国贼苏曳,自有天谴之!”


“你等好好作战,朕在这里,等你凯旋!”


伯彦讷谟祜叩头出血,大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百官,高呼万岁!


…………………………


八里桥!


通州前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此桥距离通州八里,距离京城仅仅三十里。


僧格林沁用四万多人,在八里桥西边布防,军队延绵好几里。


看上去,防线密不透风。


英法联军占领通州之后,休整几日。


而此时,清廷依旧没有放弃和谈的希望,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再一次去和洋夷谈判,想要阻止洋人攻打京城。


然而这个时候,额尔金和葛罗,已经几乎关闭了任何谈判的大门。


清廷提出来的条件,根本无法打动他们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他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诱惑,那就是攻破清朝的首都。


如此一来,他们人生的履历就会增加辉煌的一笔。


要谈可以,等我们彻底攻破了你们的京城再说。


不仅是两位公使,就算英法联军的军官和士兵,也磨刀霍霍。


所有人都知道,攻破了京城,就意味着发大财。


所以,这一场谈判额尔金和葛罗甚至都没有出面。


谈判失败后,清廷惊怒。


而洋人这边,如同闲庭信步一般,丝毫不畏惧就在不远处的大规模清军,甚至有兴致去打猎。


于是,有人向僧格林沁提议,扣押英国的谈判代表和高级军官,作为人质,逼迫洋人退兵。


就是所谓的擒贼先擒王。


僧格林沁内心知道不对,也知道这样做不妙,但是如此绝境之下,任何救命稻草也都要抓住。


于是,他下令动手。


于是乎,英方的谈判代表,极其外交官,记者,军官等几十人,全部被抓捕。


历史上被抓的是巴厦礼,而在这个世界,巴厦礼此时在伦敦,但是另外谈判代表,依旧遭遇了这一劫。


只不过,历史上抓捕洋人是发生在通州沦陷之前,而这一次是发生在通州沦陷之后。


抓捕了英方几十人后,清廷想要借机逼迫英法联军,再一次走上谈判桌。


结果,英法联军被彻底激怒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通州之战稍稍激烈了一些,英法联军出现了些许伤亡,所以休整的时间要长一些。


但是,清廷抓捕了谈判代表之后,英法联军非但没有停战谈判,反而直接选择了开战。


哪怕军队没有休整好,哪怕天津那边的军队还有很多没有到场。


通州战场上,英法联军此时只有八千多人。


但是指挥官还是宣布开战。


至此,八里桥之战爆发。


上午七点,英法联军分成东西南三路,对清军八里桥阵地发动了进攻。


东路雅曼指挥,西路格兰特,南路柯林诺率领法军第二旅担任主攻。


战意最高指挥官孟托班。


清军非常勇敢。


尤其是蒙古骑兵,伴随着一声令下,就如同潮水一般,毫不畏死冲过八里桥,直接冲到了英法联军的阵地。


但是,他们的弓箭比起祖先已经弱得太多了。


他们挥舞着长矛,刀剑和英法联军激战。


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全面的落后。


哪怕是白刃战,也根本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这群骑兵甚至直接冲到了联军指挥部,但依旧没用。


激战一个小时,这部分骑兵,完全溃败。


真正比较猛的,还是天津新军。


打成了一场比较像样的阻击战。


但是,此时的天津新军,战斗力尽管远超蒙古马队,但是接连几次大败之后,血勇之气甚至还不如蒙古骑兵。


激战了一个小时后,刚刚对英法联军造成了真正的伤亡,但是面对铜墙铁壁一般,层层叠叠压过来的英法联军,荣禄和伯彦率领的天津新军,再一次溃退。


而后,胜保部溃退。


胜保受伤,坠马。


至此,清军只剩下僧格林沁率领的主力。


英法联军分兵两路,一部分继续攻打八里桥,一部分绕到僧格林沁主力后部,打算前后夹击。


僧格林沁依旧算是勇敢,没有败退,拼死指挥战斗。


他的蒙古马队,依旧非常勇敢,源源不断地冲锋。


英法联军的火炮倾泻,子弹倾泻。


蒙古马队,成片成片地倒下。


少部分的蒙古骑兵,冲到英法联军阵前,再一次进行白刃战。


然后,全部被歼灭。


尽管稍稍不同,但这一战最终还是重演了历史的结果。


甚至更加惨烈。


蒙古马队就这样不断地冲锋,冲锋。


不断地死,不断地死。


天津新军溃退之后,就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鲜血,尸体,铺满了整个地面。


大炮的轰鸣,震碎了整个帝国最后的荣光。


作为清廷最后的擎天玉柱僧格林沁,彻底崩塌。


整个战役,持续半天!


六个小时后!


战役结束!


清军大面积溃逃,僧格林沁、荣禄、胜保等所有主帅,全部败逃。


绵延几里的地面上,都是逃亡的清军。


历史上最耻辱的一战。


伤亡比最悬殊的一战。


完整上演。


在这个世界,清军伤亡超过五千人,而英法联军伤亡不到二百。


至此,清朝被彻底打断了脊梁骨。


清军彻底对洋人畏之如鬼,闻风丧胆。


见到洋人军队,如同见到天兵天将一般。


…………………………………………


皇宫之内!


皇帝此时依旧穿着戎装。


战场仅仅距离几十里,枪炮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跪在祖宗牌位面前,闭上眼睛。


列祖列宗保佑!


列祖列宗保佑!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这个时候,只要能赢得这一战,他真的任何代价都愿意付。


终于……


中午时分,枪炮声停止了。


皇帝睁开双眼,带着惶恐不安朝着外面张望。


应该,是有结果了吧。


他变得更加虔诚,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直接念出声来。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很快,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皇帝安静了下来。


“皇上……”外面的声音响起。


皇帝道:“八里桥那边,有结果了?”


“是!”


皇帝道:“说吧。”


外面的太监道:“皇上,咱们败了!”


皇帝的身体微微一阵摇晃,道:“知道了。”


然后,他缓缓地朝着乾清宫走去。


…………………………


此时,朝堂之上,只来了一大半官员。


皇帝刚刚进入大殿,满朝文武便哭泣出声。


此时,下午三点。


原本乌云密布,闷雷阵阵,仿佛要下倾盆大雨,结果却没有下来。


一阵大风刮来。


整个京城,扬起了沙尘暴。


按说这个时节,沙尘暴已经过去了,此时却沸沸扬扬。


外面沙尘,如同鬼哭狼嚎。


尘土笼罩天际,太阳照射而下,无法穿透,如同一团血雾笼罩。


整个天地,都是混沌,灰暗,如血。


皇帝内心无比的悲凉,缓缓道:“我大清定鼎天下几百年,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万民。”


“朕继位以来,矜矜业业,如履薄冰。”


“为何要有今日之败?何其不公?”


群臣继哭泣。


皇帝沙哑道:“内有国贼,外有洋夷,江山残破,如之奈何?”


肃顺跪下叩首道:“奴才请皇上北狩承德!”


杜翰跪下叩首道:“臣请皇上北狩承德。”


几个军机大臣纷纷跪下,叩首道:“臣请皇上北狩承德。”


之前,一直阻止皇帝逃跑的惠亲王绵愉、惇亲王奕誴等人,此时再也无言,跪地不起。


八里桥之战,清廷主力尽出。


仅仅不到半天,就已经大败,接下来言战,还有什么意义?


再不跑,皇帝等着被洋人捉住吗?


洋人大军距离京城,仅仅三十里了。


最终惠亲王绵愉磕头道:“奴才请皇上北狩承德。”


最后,所有的官员全部整齐跪下,请求皇帝北狩。


皇帝稍稍松了一口气,只要有人反对他逃跑,局面就会很难看。


如今,满朝文武终于统一意见了。


而这个时候,皇帝还想要矜持一下,慷慨几句。


什么君王死社稷,什么天子守国门之类。


前明崇祯皇帝能做,朕难道就做不到吗?


让皇后和懿贵妃带着大阿哥去承德,朕留下来守京城。


然后文武百官苦苦哀求,请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大阿哥尚且年幼之类的话。


最终,皇帝无奈,被迫北狩。


而且就算北狩,也要把京城的事情布置好,让谁主事,让谁负责和洋人谈判,也要讨论清楚。


皇帝清了一下嗓子,打算慷慨陈词。


结果!


“轰轰轰……”


从远处,又传来了炮击之声。


皇帝身体一颤,面色发白,所有的慷慨陈词全部消失了。


“既如此,朕就依了众卿之意,北狩承德吧!”


这句话说完后,他身上的力气仿佛消失得干干净净。


………………………………


三希堂内,皇帝开最后的小会。


“北狩之后,谁留下主持京城大局,并且负责和洋人谈判?”皇帝问道。


肃顺、杜翰、载垣、端华等人面面相觑。


唯恐这个差事落在自己头上。


片刻之后,杜翰道:“皇上,臣举荐恭亲王奕。”


皇帝目光一缩。


奕?


此人已经被皇帝冷藏了好几年了。


一直以来,奕都被皇帝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威胁。


但是现在,这个人已经变成了苏曳。


肃顺尤其把奕当成死敌,但也知道杜翰的心思。


和洋人谈判不是好差事,这一次败成这个样子,谈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丧权辱国。


所以,让奕去谈。


未来,再借机攻讦他。


于是,肃顺道:“皇上,奴才也举荐奕。”


顿时,几个军机大臣统一了意志,全部推举恭亲王奕。


皇帝道:“召奕入宫。”


………………………………


半个多时辰内。


奕跪在皇帝的面前,痛哭失声。


他此时内心是激动不安的,他知道要接的是一个烂差事。


但是被冷藏了这么多年,若是能复出,哪里计较差事烂不烂?


而且皇帝走了之后,他奕在京城就是最大的一个。


当然,这些情绪都不明显,毕竟英法联军要打来了,他更多的也是惶恐,悲痛。


皇帝忽然问道:“奕,伱对苏曳怎么看?”


奕微微一愕,这个时候了,还提苏曳?


顿时,奕斩钉截铁道:“回皇上话,苏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皇帝点了点头道:“你要时刻记住,此人和洋夷勾结,实乃国贼,我大清有今日之祸,也有此人之罪。”


恭亲王奕道:“臣弟明白了。”


皇帝道:“你留在京城和洋人谈判,成立抚局,尽管放开手去做,去谈。”


“只要能让洋夷退兵,有些时候只能忍一忍,退一退。”


“洋人不会占领大清,但是苏曳这等国贼,才是心腹之患。”


奕叩首道:“臣弟明白了。”


接下来,两人又商议良久。


恭亲王奕这才退出宫去。


……………………………………


等到所有人都退走,皇帝再一次来到祖宗牌位面前。


静寂无声,外面一片漆黑。


此时,无边无际的悲伤,凄凉,耻辱袭来。


仿佛要将皇帝彻底淹没。


大清入关二百余年,哪有一个皇帝如同他这般,仓皇出逃啊?


奇耻大辱。


逃跑之后,他该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甚至,他脑子里面仿佛浮现了苏曳不屑,鄙夷的笑容。


丧权辱国。


丢人现眼。


终于,皇帝再也忍不住了。


直接痛哭出声。


一开始还是矜持的哭泣,很快演变成为嚎啕大哭。


这仿佛是一个引子一般。


紧接着,整个皇宫的哭泣声,此起彼伏。


而皇宫之外,无数的马车,驴车等等,涌入宫内。


皇宫之内,无数的太监,宫女,开始搬运东西。


呵斥声。


痛骂声。


哭泣声。


乱成一团。


凄凉,无助,惶恐笼罩整个皇宫。


尽管还有几十年,但至少这一刻,就已经有了王朝末日的景象。


次日天不亮!


“轰轰轰轰……”几十里之外,再一次传来了炮击之声。


几乎一夜未眠的皇帝,带着皇后,懿贵妃,莲贵妃、丽妃等等,带着一部分官员,仓皇离开皇宫。


车队,马队,延绵十几里不止。


京城百姓透过窗户,透过门缝看着这一切。


哪怕隔着窗户纸和门板,也仿佛能够感觉到他们的鄙夷。


就这样,皇帝逃出京城。


逃往承德!


……………………………………


注:一万二送上,写到这一幕,还是有些百感交集,祝我们祖国一直昌盛富强。


有月票的恩公,赐我几张可好?谢谢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