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超神祖宗 > 第八十七章落叶归根(下)

第八十七章落叶归根(下)

作者:刘归源 返回目录

“他人呢?”


老妇人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开口问道。


“他早已中举,出仕为官。


只近期忽然想到了家乡往事,才托我送些银钱过来。”


李策之斟酌了一会儿,撒了个谎。


老童生这一辈子碌碌无为,既然是落叶归根,最后这点心愿,李策之还是希望他能在故人心中,留下一些体面。


王扈是看重这份体面的。


否则,也不会二十余年不曾返乡。


“奶奶,你怎么哭了。”


一旁女童拿着方帕,给老妇人擦拭眼泪,有些无措。


老妪将孙女揽入怀中,一言不发,可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昔年她在王童生身上,看不到希望,只能另觅夫婿。


结婚生子,经历了这么多年人生的酸甜苦辣,如今得知王童生当了官,还差人送来接济银钱。


她心中自然是难以平静的。


后悔吗?


如果当初自己没离开,或许能在王童生左右,这会儿已是诰命夫人。


何至于落到这步田地,缺衣短食,孤苦伶仃,渡过这些年的困顿生活。


若是再年轻二十岁,或许老妇人定会悔青了肠子。


哪怕是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岁数,半截身子埋入黄土里了,她有时闭目小憩,也会时常回溯到记忆中,年轻那会儿的自己。


那时候的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眼见着万帆竞发,风云千墙,人在做出重大决定的那一天,往往不会知道,某些决定将会对自己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还以为只是普通的一天,只是做了个平常的抉择。


上了岁数,一切的蝴蝶效应尘埃落定,她才能看得清楚,哪些时候,是决定自己人生轨迹的机遇。


只是,许多难以释怀的抉择,也只能当做回忆了。


“你若见了他,替我道声谢。”


老妇人沉默了很长时间,最终拜托道。


“我知道的。”


李策之微微点头,转身离开。


.......


.......


“谢谢你。”


老童生声音有些低沉,但很真挚。


他看到了当年的恋人。


也看到了,李策之替他撒了谎。


诚如李策之所想,王童生很感激他能撒这个谎。


给他庸碌的一生,留下最后一丝体面。


“去我家瞧瞧吧。”


老童生很快调整好情绪,带着李策之,顺着西河村继续向前走。


走过了村头,很快,两人来到一户堆满稻谷的人家。


“这是我爹留下的房子。”


老童生自嘲一笑:“父母留下了不少田产,本该是我和大哥平分的,但都被我变卖考功名了”


“我哥体谅我,也从不与我争,只要了这间宅子,用来成亲。”


“我本想着,若能考上功名,一定报答他。


可惜,一转眼,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听到老童生所言,李策之微微一叹,没有说话。


两人在房屋前站了一会儿。


忽然,木门被打开,一个皮实的小男孩飞快的跑出来,刚好和李策之撞了个满怀。


“二柱,你打碎了碗还想跑?


跑哪儿去?”


屋里传来男人谩骂的声音。


随后,男人追了出来,手里捏着一把藤条,怒气冲冲。


这男人约莫三十余岁,正值壮年,瞧起模样,倒和王童生有几分相似。


“二叔......”


男人正寻着自家调皮捣蛋的娃儿,打算好好修理一顿,可一抬头,见了王扈,微微一愣。


“二叔,你怎么回来了。”


他神色激动,一把丢掉藤条,直接抱住了王童生。


王童生有些无措,也认出这是大哥的孩子。


他走时,这孩子才七八岁的年纪。


没想到,如今已是生了孩子,当了爹。


王童生已作鬼,仅是凭一股执念,才能在人间栈留。


这次回乡,只想悄悄看看故人,并不想打扰家人。


却没想到,被侄儿给认了出来,心中也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


“二叔,你回来的好。


你知不知道,我爹娘这些年一直念叨着你。


快进屋,外面冷。”


男人并未察觉出异样,热情的拉着李策之和王童生进屋。


两人对视一眼,只好跟着进了家门。


回到自己的老宅,王童生惴惴不安。


他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


可从未想过,会在这种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和亲人见面。


王童生的大哥比他大三岁,长兄如父,两兄弟感情从小就极深厚。


哪怕这些年,王童生执意变卖家产,考功名,屡败屡战,引得许多邻里街坊说闲话,大哥也从不曾说过他。


但自己一走二十年,未曾归家,也不知大哥见了自己,会不会责怪。


大嫂虽贤惠持家,可自己这些年声名狼藉,变卖家田,没混出什么出息。


若遭她嫌,岂不是给大哥添麻烦了。


正坐立难安之际,大哥大嫂已闻讯赶来。


“你这浑小子,还知道回来!”


王童生的大哥已是满头白发,见了他,原本张嘴想骂两句,可话到嘴边,都成了至亲离别多年的思念。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旁的大嫂并未如他想象的嫌弃,只一个劲的安慰一家子人。


大哥咽下了责怪,只是拍了拍王童生肩膀:“我还道,你这一口气咽不下,考不上功名,混不出头来,便一辈子不回来,我这老家伙咽了气,也未必能等到你归家。”


“这些年,是我钻牛角尖了。”


王童生声音有些哽咽:“只可惜,虚度这些年光阴,终归是一事无成。”


“想通就好,你这些年在外,可曾有谋生的手艺?可曾娶亲成家?”


老童生面露愧色:“不曾成家.....这些年庸碌,一事无成。”


大嫂察言观色,连忙道:“既是如此,那你便在家中暂且住下。”


“等过些日子,我托人替你寻个差事。


等做上几年,攒些银钱,怎么着也得成个家,至少,老来有伴。”


年轻那会儿,她对丈夫这个扶不上墙的弟弟也颇有微词。


可这些年过去了,思量起来,终归还是家和万事兴。


王童生面色有异,却没说什么。


.......


.......


王童生与家人吃了顿饭,最终找了个机会,向大哥问明父母所葬的位置,便带李策之出了门。


他在父母坟前,点燃了黄纸,再三叩首。


待到起身,心中执念也尽数消散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儿子这些年眼高手低,落得个一事无成,愧对父母了。”


他嘴里喃喃着,神态也渐渐平缓。


祭拜了父母,见了亲眷和昔日放不下的恋人。


王童生的执念,也算是彻底消散了。


最终,他将目光放在李策之的身上,很认真的道:“李老弟,多谢。”


“些许小事。”


李策之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


百因必有果,他只是随手为之。


当初在贡院与王童生一番攀谈,便是因。


今日再遇已作痴鬼的王扈,替他了却心中执念,此为果。


“真羡慕你,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马蹄疾。


不似我这些年虚度无为,已再无阳寿。


你还有很长,并且很好的一生。


希望,你能好好把握。”


这一刻,老童生再无半点愤世嫉俗的态度,已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


他笑着,身形竟化作点点荧光,缓缓消散在父母坟前。


那荧光飞逝,一部分随风而去,另一部分,却是萦绕在李策之的周身,缓缓进入他体内。


“这是.......”


李策之微楞,只感觉荧光入体,他脑海中多出了许多有关文字的记忆。


这是......老童生多年读书的积累记忆?


一念至此,李策之长叹一声,趁着荧光暂未被风送远,俯首而拜:“多谢王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