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薛湄萧靖承 > 第416章 故作冷漠

第416章 故作冷漠

作者:免费阅读全文 返回目录

萧靖承已经做回白崖镇的打算。


若不是为了薛湄,他断乎不会在京都住这么久。


现如今,加上生病那一年,已经住了快三年了。


幸而成家兄弟个个骁勇,加上匈奴的鬼戎单于以修养为主,不怎么挑事。


偶然有几次小冲突,也是匈奴里的小部落跟守军产生的,或许只是大将不甘心,亦或者是小小试探。


一切太平。


他对薛湄道,“待你除服时,我一定会把事情都安排妥当。”


薛湄还有一年除服。


整整一年。


她母亲是去年正月“死”的,距离现在一年零七个月,她的孝期就只剩下一年了。


如果明年七月议亲,年底可以完婚。


“安排妥当?”


薛湄没听懂这话。


“我会彻底丢下白崖镇的事,搬回京都。”


萧靖承道。


“那白崖镇怎么办?”


“所以,我打算用一年时间,杀了鬼戎,再派人把匈奴分化成十个部落,让他们自相残杀,永远不成气候。”


萧靖承道。


薛湄:“……”“分化之事,我早已着手,现如今只等收网。”


萧靖承又道,“你别担心,此事可成。


唯一难办的,是杀鬼戎。


此人谨慎,神出鬼没,细作很难近身。


他又见过我,我不可能像杀弘吉提那样,混进去杀了他。”


薛湄沉吟了下。


也许,她可以去做这个刺客。


鬼戎认识她,她借机被俘虏,杀了他之后躲进空间。


空间里储存好长时间生存的水和干粮,只要匈奴人不是一直守着那个位置,她就可以想办法撤离。


她甚至可以一点点的跑。


先跑一段距离,被发现之后就原地消失,趁着夜色再跑一段。


总之,脱身并非难事。


薛湄没跟萧靖承说自己的想法。


“……你放心,我会回来娶你。”


萧靖承道。


薛湄:“……”她恨不能捂住萧靖承的嘴。


“我会回来娶你”,简直是千百年经典flag。


在影视剧里,哪个角色一说这台词,就等于编剧给他发了死亡通知单。


“怎么?”


萧靖承见薛湄一脸无语的样子,有点误解了。


薛湄就把这个Flag说给了萧靖承听。


萧靖承听了,也是很无语:“你能否把脑子里的水倒一倒?”


这也是薛湄的词。


上次薛湄这样说她五弟,被萧靖承听到了。


他占为己有。


薛湄:“……”看在他可能要去吃黄沙的份上,薛湄决定不跟他一般见识。


夜已深,薛湄说完了正经事,便要回家睡觉去了。


萧靖承亲自送她回去。


两人各有心事,一夜无话。


廖真逃走的消息,朝廷不知道。


皇帝养的密探,还不如萧明钰、薛池他们的,毕竟皇帝人总在宫里。


朝廷只是听说廖真死了。


既然廖真死了,廖家也被夺爵了,此事皇帝打算放过去。


廖家夫人进宫向胡太后哭诉,胡太后很冷淡。


“天灾人祸,谁能想到?


你家还有儿子,别太过于伤心,看开些。”


胡太后的话,说得直白却难听。


廖夫人哭着回去了。


“当初皇后娘娘那般精明,只可惜她走得早,又没留下亲生的一儿半女,否则咱们用得着这样受气?”


廖夫人跟婆婆告状。


这个时候,她还不知道,廖真跟匈奴人走的事如果败露,他们全家都要下大牢。


也许到时候,他们宁愿廖真死了吧。


朝廷没有太过于重视,萧靖承却把此事告诉了皇帝。


皇帝震怒。


然而,皇帝跟廖氏也有斩不断的关联,廖皇后把他们捆绑在一起。


廖真这事,最好不要拿到朝堂上说。


“陛下,臣弟不日就要启程了。”


萧靖承道,“廖真曾在外游历过三年,他知道不少事。


师父赋闲在家,成家兄弟到底年轻了些,臣弟恐怕他们受不住,上了匈奴人的当。


臣弟需得亲自坐镇,方可安心。”


皇帝颔首。


这个时候,自然只有萧靖承人在白崖镇,他才会放心。


“你何时启程?”


皇帝问。


萧靖承:“还有点琐事。


廖真不会一时半刻撺掇匈奴人发兵,他们最有可能是冬日进犯。


臣弟想过了中秋节再出发。”


也就是一个月之后。


皇帝同意了。


正如萧靖承所言,边疆并未起战事。


萧靖承去坐镇,只是未雨绸缪。


他在京有段日子了,还跟成阳郡主两情相悦,自然有很多事要处理。


不像从前,每次回来都只是小住,有时候连王府都不回,就住在兵部的驿站里。


随时离开,轻松自在。


萧靖承也去了戚太后宫里,跟她说明情况。


戚太后心中生出一股浓浓不舍。


然而,那是儿子自己的差事,戚太后面上淡淡,丝毫不显露半点情绪,就跟从前一样:“那你好好收拾。


府上一切都要安排妥当,哀家也会派人时常替你照看。”


没有半句不舍,也没挽留。


萧靖承在她这里感受不到太多的母爱,习以为常了。


他颔首:“知道。


母后也保重。”


“中秋到宫里过节。”


戚太后又说。


因她口吻平淡,萧靖承也随意道:“不了。


中秋可能跟湄儿一起过,毕竟要走了。”


“让她也来。”


戚太后道。


她这一句,说得有点急。


待萧靖承看向她时,她已经转开了目光,薄薄眼皮往下一沉,那股子冷漠就笼罩了她。


萧靖承想起自己昏迷不醒时,她在他床边那种关切,又想起薛湄说他眼神总是很冷,而他明明没那个意思。


他倏然就明白,他的母亲并非那般寡情。


只是,他们母子外表比旁人更显得冷漠些,总让人误解。


萧靖承不知自己猜测是否准确,故而带着几分试探:“也好,湄儿说想见见宫里的花灯与歌舞。”


戚太后的眉梢微扬,唇角笑意浓郁,竟是很开心。


她分明是想让萧靖承进宫来的。


萧靖承看着她这样,心头有点酸。


“宫里的花灯年年看,都看不出什么新样子。


只有宫外的人,才感兴趣。”


戚太后道,“让湄儿也来。


哀家单独给她下一道懿旨,让她进宫陪哀家过中秋。”


萧靖承道是。


此事说妥,萧靖承离开了万景宫。


他心里琢磨着,去了薛湄那边,把此事告诉了她。


薛湄一听便知怎么回事。


“好。”


薛湄道,“我对宫里的中秋节的确很好奇。”